2022九师联盟高三4月15、16联考物理试题
通常情况下,空气为绝缘体.人体、大地、食盐水都是导体。
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 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
C.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为零
D. 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 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
C.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为零
D. 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为绝缘体的是( )
A.人体
B.大地
C.食盐水
D.空气
B.大地
C.食盐水
D.空气
A、电场和磁场均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类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场而引入的虚拟的线,实际中并不存在,故A错误;B、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正电荷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如与磁场方向平行,不受安培力作用,故B错误;C、零势点是任意选择的,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D. 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正确。故选:D。
2022九师联盟高三4月15、16联考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