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地先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B. 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属一个族群。
C. 2002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D. 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观点,观点鲜明突出,有说服力。
B. 文章从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古越人的冒险精神、越地的重商传统等方面阐述了越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C. 对越地的航海传统和航海技术的考证,这是文章论述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前提。
D. 文章最后指出,发扬越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分布着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对外港口,这说明越地航 海传统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
B. 以郯县为中心的明州,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展开对外贸易。
C.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败,那么海上贸易可能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和兴盛。
D. 越文化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续写辉煌,就要继续发扬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精神特质。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2002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有误,选项张冠李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可以看出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的是宁波发现的独木舟模型器。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文章并未具体阐述“古越人的冒险精神”。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由文章第三段可知郯县是“自唐时从越州独立出来后”开始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不能因此得出“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展开对外贸易”的结论。
赏析这首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D.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诗人不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他最伤心的是历代人民。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的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对几千年历史一针见血的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