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答案

以下是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答案,发布在新浪微博@还不赶快去看书,如果你要找答案或者联考卷子!完整版内容,可以保存图片扫描二维码,进行查看
联考答案汇总
"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    冲:交通要道
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韩 收:攻取
C.彼安得不而入于秦哉 折:屈服
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秦 摈:排斥,弃绝。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且不知天下势也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
B.①秦之用兵燕、赵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
C.①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②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D.①则韩、魏之附秦也  ②曰弊在赂秦也B.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去召孙夫人,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刘备派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张飞带船赶来接应,救回阿斗。
3.以下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辙从战略角度立论,认为六国缺乏虑患之密,见利之深,且知天下之势的谋士。
B.在苏辙看来,六国政治家大都是一些“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的人,自然难以合力御秦。
C.在苏辙看来,六国的自安之计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D.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韩、魏不能独当秦”。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21届高三收心考试试题答案

下一篇: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