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Zn-65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面包发霉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2.2024年11月15日,2024年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四届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本次大会以“推动低零碳技术创新,共建清洁美丽亚洲”为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大会主题的是( )
A.购物拒绝过度包装 B.及时关闭电器电源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短途出行骑自行车
3.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C.压缩气体: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4.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关于液体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和近似pH如下,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最适宜喝的食物是( )
A.柠檬汁pH(2~3) B.酸奶pH(5~6)
C.玉米粥pH(7~8) D.可乐pH(2~4)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7.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溶解所有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B.氢气发生装置刚产生氢气时,可直接点燃导气管口的氢气
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将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D.粗盐提纯时,为缩短实验时间,将蒸发皿内的液体直接蒸干
10.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含有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
C.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1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单质 D.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12.实验小组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碱溶液滴入酸中
B.该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
C.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两种
1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稀硫酸和KOH溶液
B.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
C.FeCl3溶液和NaOH溶液
D.NaCl溶液和Ba(OH)2溶液
利用物质的性质差异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除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或除杂 方法
A 鉴别氧气和氮气 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溶解后测量温度变化
C 除去水中的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过滤
D 除去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钾 降温结晶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溶液分别制取O2
二.非填空题(共6小题)
16.(共9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化肥、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大豆、菠菜等农产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健康生活需要平衡膳食,在六大营养素中,除水之外,我们每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是 ,其主要作用是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2)现代农业生产中,无人机已被广泛用于农田监测、农药喷洒等。制造无人机需要使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性质?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铝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原子核外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
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分)
(3)现有四种常见化肥:①硫酸铵[(NH4)2SO4];②尿素[CO(NH2)2];③硝酸钾(KNO3);④磷酸二氢铵(NH4H2PO4)。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
17.(共7分)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题17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4kJ的热量,1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kJ的热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植物秸秆大量提取。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电池驱动,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汽车零部件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外壳 B.车窗玻璃 C.橡胶轮胎 D.塑料内饰
(2)由图可知,锂电池优于铝空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
据此推测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性能。
(3)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据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
(5)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18.(共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中标有序号①仪器的名称: 。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该装置中存在的一处不足之处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装置B作发生装置,装置B的优点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
(4)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
(5)实验过程中通常使用装置F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气体应从装置F (选填“a”或“b”)端通入,此处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19.(共12分)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其中a、b仪器的名称是 。
(2)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3)通电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
(4)结合微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2分)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改变,原子重组
D.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二)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2023年4月1日,我国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B5749﹣2022),部分指标及限值如下表:
项目 限值
感官性指标 无异臭、异味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mg L﹣1 450
(5)水的气味—“无臭、无味”属于水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6)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mg。
(7)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常用以下方法: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以上方法按净化过程的排序是 。(填序号,下同)。
(8)某种便携式净水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活性炭可除去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 结构,因此具有 性。
②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 。
20..(共10分)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古往
我国是世界上金属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1。(已知:Zn的冶炼温度为904℃,Zn的沸点为906℃)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碳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二)今来
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大国,钢铁产量全球第一。如图2是实验室仿照工业炼铁原理设计的实验。
(3)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CO,再点燃酒精喷灯的目的 。
(4)装置C作用是 。
(5)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2分)
(三)防范
金属材料在使用时常常因为锈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Ⅰ定性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6)由图3实验a、b、c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Ⅱ定量探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又设计了图4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数据。
(7)结合图4和图6分析,t3时刻将稀盐酸推入三颈烧瓶后压强明显变大,原因是 。(2分)
21.(共7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Cu—Zn合金”或是“Cu—Ag合金”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分析你认为该合金是 合金;
(2)计算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CCBAC DBCCC ADBBC
二.非填空题(共6小题)
16.(1)大豆;菠菜;糖类; (2)密度小、强度大;13;3;4Al +3O2 ==== 2Al2O3 (3)③④;
17.(1)CD;(2)循环寿命;导电;(3)燃料热值高,不排放任何污染物;(4)C;
(5)。
18.(1)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能控制反应的速率;CaCO3+2HCl=CaCl2+H2O+CO2↑
(4)CO2 + Ca(OH)2 =CaCO3↓ + H2O (5)a;
19.(1)试管; (2); (3); (4)ABCD。
(5)物理; (6)180; (7)④②③①; 8)疏松多孔;吸附;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20.(1):增大炉甘石和煤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ZnCO3+2CZn+3CO↑;;
(3)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引发爆炸;
(4)处理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5)Fe2O3+3CO 2Fe + 3CO2; (6)O2和H2O;
(7)铁和稀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且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气体数目增多,气压增大。
21.(1)Cu—Zn;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气体的质量为:52g+100g﹣151.6g=0.4g;
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4g
解得:x=13g
则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