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r-88 Zr-91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有许多手工创作物件,它承载了我国的历史文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孔明灯的燃料是煤油,煤油是通过石油减压蒸馏获得的一种纯净物
B. 皮影的原料主要采用牛羊皮,牛羊皮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
C. 吹糖画的原料是麦芽糖,麦芽糖在酸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 粗布麻衣的原料是富含纤维素的麻秆等作物,经处理得到的长纤维称为人造棉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 用于考古研究中分析古代人类食物结构的氮核素符号为
B. 的电子式:
C. 分子内氢键表示:
D. 的空间结构和VSEPR模型均为
3.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A. 用乙醛与银氨溶液做银镜实验时,试管壁上银用稀硝酸清洗
B.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先用大量水洗,然后用稀NaOH溶液冲洗
C. 酸碱滴定实验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D. 用小刀切取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进行实验,剩余钠块丢入废液缸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中的NO杂质 B.验证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配制NaOH溶液时,定容后摇匀 D.制备乙烯
A. A B. B C. C D. D
5. 化合物M、N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B. 1个M分子中含有8个手性碳原子
C. M与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产生
D. N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6. 下列微粒性质的描述或其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微粒性质描述 解释
A 第一电离能: 磷原子的3p能级电子排布为半充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较高
B 稳定性: 氧原子半径比氮原子小,键的键长比键的短,键的键能较大
C 还原性: 钾原子的电子层数比钠原子的多,钾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较小,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D 沸点: HF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的大,HF的范德化力更大
A A B. B C. C D. D
7. 某团队利用催化剂使丙烯与反应生成化合物X,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B. 该过程中只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C. 中含键数目为
D. X同分异构体中链状结构共有2种
8. 我们日常用到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乙醇,漂白粉,二氧化氯及苯酚等。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足量苯酚加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将漂白粉加入少量亚硫酸钠溶液中:
C. 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还原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
9. 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可用于Friedel-Crafts芐基化和环己基化反应催化剂。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W同主族,X、Y、Z同周期,基态X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基态Y原子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是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Z与W原子的质子数之和是Y原子序数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 B. W的单质易溶于
C. 键角: D. 基态Y、Z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均有5种
10. 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是否具有还原性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溶液是否变质 向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C 检验溶液中的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观察能否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D 比较Cl、S的非金属性强弱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品红溶液是否褪色
A. A B. B C. C D. D
11. 在微生物作用下将2,4-二氯苯酚电解脱氯降解为苯酚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a的电势比电极b的高
B. N极的电极反应式:
C. 由左向右移动通过质子交换膜
D. 当生成9.4g苯酚时,理论上M电极区溶液质量减少4.4g
12. 锆酸锶主要用于玻璃、陶瓷工业,可用碳酸锶()和二氧化铅()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锆的立方晶胞(图1),锆酸锶的立方晶胞(图2)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极性分子,大键可表示为
B. 图2晶胞沿z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C. 若a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则b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D. 若图2晶体的密度为,则相邻0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13. 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可采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相关反应如下:反应I: ;反应II: 。将1mol NO和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总压强为10kPa)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NO、、在含氮物质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如]随温度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条件下,平衡时;,条件下,各物质均为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反应I中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
C. 条件下,平衡时的转化率为31.25%
D. 条件下,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为8.25kPa
14. 常温下,分别向溶液、HCN溶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溶液Px[,代表、、]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代表随pH的变化关系
B. 常温下,
C.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
D. 常温下,向浓度均为的HCN溶液、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两溶液pH相同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钛酸铋钠()是一种钙钛矿结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能源存储领域。以酸钛渣(主要含,还含FeO、、CaO、MgO、等)为原料制备钛酸铋钠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过滤Ⅱ操作后滤液中含有、、和等阳离子。②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酸浸”时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填一条)。
(3)滤渣Ⅱ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试剂X的名称是____,若试剂X过量,则被还原为。羟胺()可以将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铵盐,写出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可制各种催化剂原料、发光油漆等。亚锡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在NaOH碱性环境中能将还原为Bi,自身转化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副产物可用于治理废水。用、和三种还原剂在不同pH下还原废水中的效果如图所示。
①当时,与还原废水中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酸性条件下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6. 苯甲酰氯()是无色液体,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可用作制备染料、香料、有机过氧化物、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可用苯甲酸与氯化亚砜()制备苯甲酰氯。
I.氯化亚砜的制备:采用硫黄、二氧化硫、氯气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作用下的合成反应为、,副反应为(部分加热仪器略,已知:氯化亚砜遇水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
(2)按气流进出三颈烧瓶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仪器Q中的旋塞反应一段时间,再打开仪器N中旋塞的目的是_______。
II.制备苯甲酰氯的装置如图所示:
(5)从含少量氯化钠的苯甲酸粗产品中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_______。
(6)试剂Y是_______。
(7)三颈烧瓶中等物质的量的苯甲酸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7. 化合物L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B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3)、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E与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M是C的同分异构体,M能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的一种水解产物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M的结构共有_______种,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18. 一氧化碳是合成气和各类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燃料及精炼金属的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CO与、可以合成乙二醇,反应为。已知:、、乙二醇(1)的燃烧热分别为、、。则反应的_____。
(2)工业合成光气的原理为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与合成,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倒数(),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该反应的熵变为,则温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时,该反应自发。
②图示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的点是_______(填“a点”“B点”或“c点”)。
(3)重整反应可获得合成气CO和,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一定温度下,起始时将和的混合气体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测得,和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①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②若起始压强为12kPa,则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八羰基二钴[]主要用作有机化合物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可由Co与CO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中碳原子是该配位化合物的配原子,其理由是_______。
(5)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不需要将溶解在水溶液中,而是通过采用多孔催化剂电极将转化为CO的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为了使气体直接发生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层内形成大量的由(气体)、(液体)、催化剂(固体)聚集而成的三相界面,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按的气流速率通过该装置。电解20min后,测得电解效率和选择性,若通过某电极的电子全部用来生成氧气,理论上产生的质量为_______g。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r-88 Zr-91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粉碎酸钛渣、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等(写一种即可)
(3)、
(4) ①. 铁或铁粉 ②.
(5)
(6) ①. ②.
【16题答案】
【答案】(1)球形冷凝管
(2)ebahicdfg
(3)吸收和,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
(4)先由与S反应生成,减少产生,提高的产率
(5)重结晶 (6)NaOH溶液
(7)
【17题答案】
【答案】(1)4-氯苯甲醛或对氯苯甲醛
(2)羟基,酮羰基 (3) ①. 取代反应 ②. 还原反应
(4) (5)
(6) ①. 13 ②.
【18题答案】
【答案】(1)
(2) ①. 小于 ②. a点
(3) ①. 80% ②. 0.643
(4)碳元素的电负性比氧元素小,容易给出孤电子对
(5) ①. ②.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