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于2025-04-14发布,目前衡中同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中同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学科网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一卷数学
2、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数学
3、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
4、学科网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数学答案
5、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月联考卷高三理科数学
6、全国名校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数学
7、2024年4月高三在线大联考文科数学
8、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三
9、2024-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联考试卷数学
10、学科网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一卷文科数学
[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设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s不变,极板间插入陶瓷,则θ变小
4、[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2024-2025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024七上·丰满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的过程。其中,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D.张骞出使西域
2.太阳、地球、月球依次属于什么天体( )
A.恒星、行星、卫星 B.恒星、行星、小行星
5、[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5、[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A.使用仪器有烧瓶、滴定管 B.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C.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
9.已知2SO2(g)+O2(g)2SO3(g) △H=-197kJ/mol。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SO2和1molO2;(乙)1molSO2和0.5molO2;(丙)2molSO3.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C.反应物的转化率α:α乙+α丙>1 D.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10.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为图中实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
6、[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4、[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
材料一 从周朝的翻译活动算起直至鸦片战争前为止的近3000年间,我国翻译活动经
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到唐宋时期大量印度梵文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使印度的佛教和文化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哲学、文学、艺术甚至对外交往等产生深刻影响。
明末清初,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宗教,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由此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即明末清初的以科技翻译为主的翻译活动。
——摘编自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馆,设立初期只是为了培养为朝廷效力的专业外交翻译人才。洋务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西学乃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背后的天文、算学等科学技术,于是1867年陆续增设天文、算学、化学和公法等馆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京师同文馆存续期间(1862-1902年),师生们以翻译国际法为肇端,渐及外交、天文、历史、医学、数学等不同领域,印刷出版《万国公法》《富国策》《化学阐源》等多部西方著作。
——摘编自禹仁朋《从西语到西学:清末京师同文馆创办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分析第一、二次翻译高潮的影响。(6分)
[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答案
[学科网]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数学B(新课标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