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202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u:64 Fe:56 Na:23 Mg:24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1.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
A. 结晶牛胰岛素 B. 青蒿素 C. 阿司匹林 D. 青霉素
2. 能源是为人类提供所需能量的资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核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3. 垃圾归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垃圾归类错误的是
A B C D
垃圾 矿泉水瓶 废钢筋 含汞温度计 剩饭剩菜
垃圾归类
A. A B. B C. C D. D
4. 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 食盐 B. 味精 C. 食醋 D. 香油
5.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A. 小苏打 盐 B. 生石灰 碱
C. 苏打 盐 D. 纯碱 NaOH 碱
6. 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 浓盐酸敞口放置,产生大量白色烟 B. 铁与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 灼烧棉线有烧焦羽毛气味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7.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A. 有机玻璃 B. 硬铝 C. 碳纤维 D. 塑料
8. 某农户家秧苗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等现象,应施用下列肥料中的
A. B. C. D.
9. 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 果汁 B. 牛奶 C. 矿泉水 D. 啤酒
10.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金属活动性: B.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物质在水中溶解性:
11.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或效果的是
A. 证明能与NaOH反应 B. 证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证明生石灰固体与水混合放热 D. 证明是分解的催化剂
12. 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K+和X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
A. Ca2+ B. Fe3+ C. OH- D. CO32-
13. 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如图),点击灰色格,能与该格中物质发生反应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点击图灰色格后剩余物质是
A. B. HCl C. D.
14.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盐酸除铁锈: 复分解反应
B. 实验室制氢气: 置换反应
C.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化合反应
D. 检验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15.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金属与溶液混合的六种方案(如图所示),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⑤⑥ C. ④⑥ D. ②③④
16. 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无法区分的是
A. 氨水 酒精 食盐水 B. 溶液 溶液 溶液
C. 溶液 溶液 稀盐酸 D. CaO NaCl固体 固体
17.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 含氧的化合物与盐属于并列关系
C. 碱溶液与碱性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 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18.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含一种元素,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B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熟石灰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C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 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20. 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混合物样品的质量为11.2g
B. 该混合物样品中与的质量比为5:2
C. 该混合物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28g
D. 实验过程②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7.4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7分)
21. 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氯化钠 ②小苏打 ③熟石灰 ④生石灰 ⑤聚乙烯 ⑥聚氯乙烯
(1)可用来腌制食品________。
(2)可做食品保鲜膜__________。
(3)可做食品干燥剂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__________。
22. 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2025年)春晚突出了非遗元素,非遗手链为其中之一。
(1)锦鲤闹春手链:采用成都银花丝非遗工艺,用银丝搓成麻花丝、银块能被拉成丝是因为银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腾蛇剪纸手链:采用非遗剪纸技艺,以绒布、琉璃珠、水晶为原材料制作。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荷花蜻蜓手链:采用非遗绒花制作荷花和荷叶,再以真丝和银丝所做的花丝镶嵌制作蜻蜓。真丝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4)掐丝珐琅蝴蝶手链:采用掐丝珐琅技艺改良制作,以铝、锆石、铜为原材料。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锆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3. “化”说五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酸:厨房中可用白醋除掉水垢,是因为白醋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甜:“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那样甜,饴即是麦芽糖浆,是一种较早得到利用的糖类化合物,淀粉也是一种重要的糖类化合物,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可以用_______________。
(3)苦:鱼胆胆汁中含有具有苦味且难溶于水的胆汁酸,在沾有胆汁的鱼肉上涂抹白酒可去除苦味,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选填“溶质”或“溶剂”)的种类有关。
(4)辣:辣椒中含有辣椒素,食用时会让我们感到疼痛和灼热感,这时可以食用醋酸、柠檬汁等来解辣,由此说明辣椒素是一种_________物质(选填“酸性”、“碱性”、“中性”)。
(5)咸: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医生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宜超过________g。
24. 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攀登过程中,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搭建阶梯乙。请你从、、Mg、、中选择四种物质,实现阶梯乙领取奖杯。图中由低到高相应的四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重塑阶梯。若将奖杯处的物质换成,下列物质由低到高能够攀登阶梯领取奖杯的是_______。
A. 、、、CO B. Fe、、、
C. CaO、、、 D. 、、、HCl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3分)
25. 某兴趣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任务一:实验室制备CO2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若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制224mL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多少克这样的石灰石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CO2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8g/L)
(2)任务二:实验室制备NH3
①若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若要制备干燥的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任务三:S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①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A处反应产生SO2,可以观察到B处品红溶液褪色,C处__________,D处生成黄色沉淀,E处__________。
②D处反应方程式为,请推导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将A处注射器换成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向A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④用该“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写1点)。
26.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能显著提升建造航母及舰载机的材料性能,含有稀土元素钇的氧化钇()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以富钇稀土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的、CuO、等杂质)生产氧化钇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粉碎机中研磨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向反应釜2中通入气体X使溶液呈碱性,调节溶液的pH除去滤液Ⅰ中杂质,沉淀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沉淀池中“沉钇”过程有等物质产生,“沉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7. 某兴趣小组对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从能量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某小组同学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得出两者能反应结论。某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该同学在室温下借助传感器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0mL、20%盐酸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1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10mL、20%的盐酸与1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三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相同状况下,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数目相同,电导率相同,离子越多,电导率越大。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电导率相同的盐酸,测得电导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2)结合资料解释mn段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过程中离子数目减少 B. 反应过程中离子数目不变
C. 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增大 D. 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3)判断n点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q点所示的溶液中个数与个数关系是:n()________n()(填“>”“<”或“=”)。
(4)用图3表示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水分子在图中未体现),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拓展延伸】
(5)等体积电导率相同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中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
取三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得到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6)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8. 烘焙糕点时,向自然发酵的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使做出的点心疏松多孔,口感更好。
一、成分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信息提示】
①白色粉末的成分只涉及到和。
②溶液不与溶液发生反应。
③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出猜想】
(1)猜想1:该粉末是;猜想2:该粉末是;猜想3:该粉末是__________。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
【问题与讨论】
(2)根据步骤①②,甲同学认为猜想1一定正确,乙同学认为根据步骤①②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该结论,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3)结合步骤③现象及信息提示,可知猜想_________一定不对。
(4)步骤④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a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10g,白色沉淀b的质量_________(填“等于”“小于”或“大于”)10g,可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结论。
【实验与反思】
(5)丙同学指出只要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出现__________现象,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二、组成测定
某处获取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a、b、c为最简整数比),为测定其组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该天然碱样品16.6g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①结晶水合物加热时易失去结晶水;②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实验步骤】
(6)Ⅰ.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Ⅱ.反复推拉注射器后称量E、F的质量,记录数据。
Ⅲ.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Ⅳ.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
Ⅴ.再次称量E、F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E的质量 F的质量
反应前 100.00g 50.0g
反应后 102.25g 51.1g
【问题探究】
(7)C处装置应放_______药品(填“浓硫酸”或“碱石灰”)。
(8)步骤Ⅲ中,看到_______现象,说明D处反应不再进行。
(9)步骤Ⅳ短线上的操作是________。若不进行该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0)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可得:天然碱的化学式中______。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202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u:64 Fe:56 Na:23 Mg:24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7分)
【21题答案】
【答案】(1)① (2)⑤
(3) ④ (4)③
【22题答案】
【答案】(1)延展 (2)+4
(3)天然 (4)40
【23题答案】
【答案】(1)H+ (2)碘酒
(3)溶剂 (4)碱性
(5)5.85
【24题答案】
【答案】(1)
(2) (3)BD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3分)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1.26
(2) ①. ②. a ③. c##d ④. d##c ⑤. e ⑥. f ⑦. 用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D装置f端,观察颜色变化,如果试纸变蓝则气体收集满
(3) ①. 溶液变红 ②. 溶液褪色 ③. Na2SO3 ④.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⑤. 比较环保(合理即可)
【26题答案】
【答案】(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①. 过滤 ②.
(3)Fe(OH)3、Cu(OH)2
(4)6NH4HCO3+2YCl3=Y2(CO3)3↓+3CO2↑+6NH4Cl+3H2O
(5)NH3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放热 ②. 小于 ③. NaOH+HCl=NaCl+H2O (2)BC
(3) ①. 中 ②. <
(4)①③②④ (5)36.5:40
(6)c【28题答案】
【答案】(1)和的混合物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2 (4)大于
(5)产生白色沉淀并溶液仍为红色
(6)再次反复推拉注射器
(7)碱石灰 (8)E装置中不再产生气泡
(9) ①. 再次反复推拉注射器 ②. 偏小
(10)2:1: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2025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

下一篇: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