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06+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跨学科实践】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命题专项突破(原卷版+解析版)

跨学科实践活动0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本实践活动与“燃料的燃烧”知识内容紧密相连,主要包含以下3个活动任务:任务一 调查家用燃料;任务二 了解家用燃料的变迁;任务三 展望未来的家用燃料。中考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活动任务为命题情境,以化学学科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常见燃料的燃烧、让燃料燃烧更充分的方法等为命题落脚点。在选择题和填空题、探究题中均有所涉及。
1.(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2018·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3.(2018·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4.(201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5.(2024·四川成都·二模)我国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柴草中纤维素是有机物
B.将煤块做成蜂窝煤是为了降低蜂窝煤的着火点
C.液化石油气泄漏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D.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应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
6.(2024·广东汕头·二模)回答下列问题:
(1)基础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图中仪器a名称是 。
②实验A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A中水下白磷不燃烧,B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③改进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将80℃的热水从长颈漏斗注入瓶内,接触燃烧匙底部,但不浸没燃烧匙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II.继续加水,缓慢浸没两支燃烧匙(保持药品不掉落)
Ⅲ.用注射器缓慢打入空气(保持药品不掉落)
对比实验AB装置,C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2)跨学科实践: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变迁历程如图所示。
①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 。
②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中,含碳量分别约为82.3%和75%,燃烧等质量的两种燃料,更环保的是 ,理由是 。
7.(2024·广东深圳·二模)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及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Ⅰ.基础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甲同学要制备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从A-D装置中选择并填写字母)。
(3)若甲同学用装置E干燥CO2,则装置E中应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气体应从导管 (填“c”或“d”)口进入。
(4)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跨学科实践: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5)家用燃料的使用历程如上图所示(括号内表示燃料的主要成分)。相较于蜂窝煤,天然气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6)已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3H8+5O23CO2+4H2O、CH4+2O2CO2+2H2O。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若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时,气体流速和进燃气的管道直径不变,则进空气的管道直径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2024·广东深圳·二模)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
(1)钻木取火(如图1),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
任务二:调控燃烧
(2)探究小组以纯柴油(D100)、含乙醇10%(DE10)、20%(DE20)、30%(DE30)的柴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醇部分替代柴油,燃烧时能否减少CO排放量。乙醇掺混比例和柴油机转速对CO排放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2,可得到结论 (答一点)。
任务三:燃料多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绿氢”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燃烧产物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醇燃烧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实验探究】
将甲醇在一定量O2中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 (填实验现象)。
(5)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 ;
【得到结论】猜想三成立。
(6)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的原因是 。
9.(2024·陕西咸阳·一模)某学校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小组同学发现近50年某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1)煤作为家用燃料时,常将煤饼制成蜂窝状使用(如图),原因是 。
(2)、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3)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 。
10.(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消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 。
(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1),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 (填“甲”或“乙”)。
(4)直接用煤作为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广元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明显提升。
①某化学小组计划对水质进行检测。取水样,可以采用 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生活中可以通过 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所使用的汽油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经过分馏得到的,石油的分馏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燃油汽车通过催化转换器,可以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空气中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进行调查,发现城市家用燃料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煤块→煤球→蜂窝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①蜂窝煤比煤球多了许多蜂窝状的孔,目的是 ,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SO2+6X,请写出X的化学式 。
13.(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册教材表7﹣3是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以下为部分数据。
基础储量 年产量
煤 3261亿吨 30.5亿吨
材料二:益阳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从2009年起,估算煤只可开采106.9年,请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下列对我市燃料使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和NO2等污染物
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
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高
1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能源、环境和健康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扬帆”学习小组在劳动教育课上学习包水饺的活动中,对生活中的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 ,它在消化道内会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 ,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煮水饺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们调查发现,近50年我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查阅资料得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代替煤作家用燃料,除了具有便于管运输的优点外,据图分析还具有 优点。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 。
15.(2021·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目前人类生活、生产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连市家用燃料经历了“煤→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的变化过程。结合下表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燃料 主要成分 热值(约) 爆炸极限
煤 C 2.9×107J/kg
液化石油气 C3H4、C4H10 4.6×107J/kg 1.5%~9.5%
煤气 H2、CO 1.9×107J/m3 6.9%~69.5%
天然气 CH4 4.5×107J/m3 4.8%~13.5%
(1)煤作为家用燃料时,常将煤饼制成蜂窝状使用(如图所示),可提高其利用率。说明其中的原理。
(2)相同质量的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均完全燃烧,煤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少。解释原因。
(3)与煤气相比,以天然气为家用燃料除了可以避免中毒外,还具有哪些优点?(写两条)
16.(2020·福建·中考真题)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17.(2024·天津河西·二模)城镇居民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1)煤、 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
(2)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煤炭、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有CO、和,总质量为20.8g,其中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g。
18.(2024·江苏南通·三模)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生活。
(1)上图是家庭用电熨斗构件示意图,电熨斗构件中,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填一种,下同);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电熨斗不用时,要及时断开电源,否则可能引发火灾,电熨斗通电产生热量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使可燃物 而引发燃烧。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
①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 D.煤仅用作燃料浪费资源
②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如果厨房里发生天然气泄露, (填“可以”或“不可以”)开灯检查。
③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如果以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为燃料的家庭改用天然气,则灶具的改进方法可以为 (选填字母)。
A.增大空气的进入量 B.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
C.减小空气的进入量 D.天然气的进入量不变
④写出灌装液化气中主要成分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9.(2024·河南洛阳·三模)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将5.8gC4H10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一定质量的水和一氧化碳,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景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跨学科实践活动0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本实践活动与“燃料的燃烧”知识内容紧密相连,主要包含以下3个活动任务:任务一 调查家用燃料;任务二 了解家用燃料的变迁;任务三 展望未来的家用燃料。中考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活动任务为命题情境,以化学学科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常见燃料的燃烧、让燃料燃烧更充分的方法等为命题落脚点。在选择题和填空题、探究题中均有所涉及。
1.(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答案】C
【详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或空气,“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不确;
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2018·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B
【详解】A、煤炭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等元素组成的,煤炭燃烧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不符合题意;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C、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等产品,不符合题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8·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答案】D
【详解】由题中信息知,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B正确;C、管道煤气有毒,故C正确;D、丁烷化学式是C4H10,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0=24∶5,故D错误。
点睛∶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燃料燃烧一般都放出热量,煤气有毒,使用时应防止煤气中毒。
4.(201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A
【详解】A、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正确;
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正确.故选A.
5.(2024·四川成都·二模)我国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柴草中纤维素是有机物
B.将煤块做成蜂窝煤是为了降低蜂窝煤的着火点
C.液化石油气泄漏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D.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应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
【答案】B
【详解】A、柴草中纤维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B、将煤块做成蜂窝煤是为增大蜂窝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蜂窝煤充分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C、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选项说法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应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2024·广东汕头·二模)回答下列问题:
(1)基础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图中仪器a名称是 。
②实验A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A中水下白磷不燃烧,B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③改进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将80℃的热水从长颈漏斗注入瓶内,接触燃烧匙底部,但不浸没燃烧匙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II.继续加水,缓慢浸没两支燃烧匙(保持药品不掉落)
Ⅲ.用注射器缓慢打入空气(保持药品不掉落)
对比实验AB装置,C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2)跨学科实践: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变迁历程如图所示。
①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 。
②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中,含碳量分别约为82.3%和75%,燃烧等质量的两种燃料,更环保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 烧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白磷火焰熄灭 白磷露出水面再次燃烧 装置是密闭体系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 酸雨 天然气 天然气中碳元素的含量低于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含量,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烧液化石油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少
【详解】(1)①图中仪器a名称是烧杯;
②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实验A中水下白磷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燃烧,B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所以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实验操作I将80℃的热水从长颈漏斗注入瓶内,接触燃烧匙底部,但不浸没燃烧匙,白磷、红磷同时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但未达到红磷着火点,所以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实验操作II继续加水,缓慢浸没两支燃烧匙(保持药品不掉落),白磷、红磷同时与空气隔绝,所以实验现象为白磷火焰熄灭;实验操作Ⅲ用注射器缓慢打入空气(保持药品不掉落),装置内压强增大,热水被压入长颈漏斗内,白磷、红磷露出水面又与空气接触,所以实验现象为白磷露出水面再次燃烧;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因此对比实验AB装置,C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装置是密闭体系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①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酸雨;
②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中,含碳量分别约为82.3%和75%,燃烧等质量的两种燃料,更环保的是天然气,理由是天然气中碳元素的含量低于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含量,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烧液化石油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少。
7.(2024·广东深圳·二模)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及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Ⅰ.基础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甲同学要制备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从A-D装置中选择并填写字母)。
(3)若甲同学用装置E干燥CO2,则装置E中应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气体应从导管 (填“c”或“d”)口进入。
(4)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跨学科实践: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5)家用燃料的使用历程如上图所示(括号内表示燃料的主要成分)。相较于蜂窝煤,天然气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6)已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3H8+5O23CO2+4H2O、CH4+2O2CO2+2H2O。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若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时,气体流速和进燃气的管道直径不变,则进空气的管道直径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酒精灯
(2)BC
(3) 浓硫酸 c
(4)
(5)天然气作燃料比蜂窝煤更环保
(6)减小
【详解】(1)由图示可知仪器a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类型为固液常温型,故选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选C,故组合为BC;
(3)常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为使二氧化碳干燥的更加彻底,与浓硫酸接触面积大一些,故从c口进入;
(4)装置B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5)天然气中碳元素的含量低于蜂窝煤中碳元素的含量,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蜂窝煤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烧蜂窝煤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所以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蜂窝煤更环保;
(6)C3H8 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原使用液化石油气,C3H8与氧气分子反应时的分子的个数比为1:5,在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甲烷分子与氧气分子反应时的分子的个数比为1:2,所以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减小。
8.(2024·广东深圳·二模)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
(1)钻木取火(如图1),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
任务二:调控燃烧
(2)探究小组以纯柴油(D100)、含乙醇10%(DE10)、20%(DE20)、30%(DE30)的柴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醇部分替代柴油,燃烧时能否减少CO排放量。乙醇掺混比例和柴油机转速对CO排放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2,可得到结论 (答一点)。
任务三:燃料多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绿氢”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燃烧产物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醇燃烧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实验探究】
将甲醇在一定量O2中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 (填实验现象)。
(5)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 ;
【得到结论】猜想三成立。
(6)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的原因是 。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
(3)CO、CO2、H2O
(4)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
(5) Ca(OH)2+ CO2=CaCO3↓+ H2O 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6)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
【详解】(1)钻木取火说明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据图2可得到的结论有: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故填: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
(3)根据题意及猜想一、猜想二,可得猜想三为CO、CO2、H2O。故填:CO、CO2、H2O。
(4)D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中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故填: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
(5)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O2=CaCO3↓+ H2O。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为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实验过程中用了装置F。故填:Ca(OH)2+ CO2=CaCO3↓+ H2O;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6)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
9.(2024·陕西咸阳·一模)某学校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小组同学发现近50年某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1)煤作为家用燃料时,常将煤饼制成蜂窝状使用(如图),原因是 。
(2)、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3)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 。
【答案】(1)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C3H8
(3)不可再生
(4)风能等
【详解】(1)将煤饼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2)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4H10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3H8;
(3)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新能源有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10.(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消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原子
(2)甲
(3)
【详解】(1)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
(2)由图可知,甲、丙都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甲为CH3OCH3,属于有机物,丙为CO2,不属于有机物,故填A。
(3)由图可知,乙为O2、丁为H2O,则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 。
(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1),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 (填“甲”或“乙”)。
(4)直接用煤作为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盖上锅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
(3)甲
(4)
【详解】(1)当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隔绝空气,从而灭火,则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小于29,则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应将报警器安装在火的上方,即甲。
(4)由图可知,甲为C,乙为H2O,丙为CO,丁为H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广元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明显提升。
①某化学小组计划对水质进行检测。取水样,可以采用 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生活中可以通过 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所使用的汽油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经过分馏得到的,石油的分馏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燃油汽车通过催化转换器,可以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空气中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进行调查,发现城市家用燃料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煤块→煤球→蜂窝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①蜂窝煤比煤球多了许多蜂窝状的孔,目的是 ,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SO2+6X,请写出X的化学式 。
【答案】(1) 过滤 煮沸 物理变化
(2)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分子在不断运动 H2O
【详解】(1)①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取水样,可以采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②燃油汽车所使用的汽油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经过分馏得到的,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燃油汽车通过催化转换器,可以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空气中两种无污染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生成物中也应含C、N、O,故生成的两种无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蜂窝煤比煤球多了许多蜂窝状的孔,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乙硫醇分子运动到了鼻孔中,从而闻到气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4、12、2、18,生成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4、0、2、1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2个H、6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
13.(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册教材表7﹣3是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以下为部分数据。
基础储量 年产量
煤 3261亿吨 30.5亿吨
材料二:益阳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从2009年起,估算煤只可开采106.9年,请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下列对我市燃料使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和NO2等污染物
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
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高
【答案】(1)节约使用,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等
(2)AB
【详解】(1)化石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同时有不可替代的用途必须使用。所以可建议节约使用,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等,合理即可。
(2)A、 煤中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会排放SO2和NO2等污染物,正确;
B、从燃料的使用经历图可知从煤到液化石油气到天然气,主要燃料越来越容易完全燃烧,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正确;
C、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写为、、CH2、CH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CH4,甲烷中氢元素占比更高,所以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低,错误。
故选:AB。
1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能源、环境和健康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扬帆”学习小组在劳动教育课上学习包水饺的活动中,对生活中的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 ,它在消化道内会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 ,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煮水饺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们调查发现,近50年我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查阅资料得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代替煤作家用燃料,除了具有便于管运输的优点外,据图分析还具有 优点。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 。
【答案】(1) 蛋白质 葡萄糖
(2) 不可再生
(3) 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 太阳能
【详解】(1)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葡萄糖,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据图分析可知,等量天然气、煤燃烧,天然气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15.(2021·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目前人类生活、生产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连市家用燃料经历了“煤→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的变化过程。结合下表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燃料 主要成分 热值(约) 爆炸极限
煤 C 2.9×107J/kg
液化石油气 C3H4、C4H10 4.6×107J/kg 1.5%~9.5%
煤气 H2、CO 1.9×107J/m3 6.9%~69.5%
天然气 CH4 4.5×107J/m3 4.8%~13.5%
(1)煤作为家用燃料时,常将煤饼制成蜂窝状使用(如图所示),可提高其利用率。说明其中的原理。
(2)相同质量的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均完全燃烧,煤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少。解释原因。
(3)与煤气相比,以天然气为家用燃料除了可以避免中毒外,还具有哪些优点?(写两条)
【答案】(1)将煤饼制成蜂窝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会更充分,放出更多的热量
(2)根据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煤气的含碳量比液化石油气少,因此充分燃烧后,煤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比液化石油气更少
(3)燃烧产生的热量高;更加安全
【详解】(1)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燃烧,将煤饼制成蜂窝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会更充分,放出更多的热量,故填:将煤饼制成蜂窝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会更充分,放出更多的热量。
(2)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等,根据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煤气的含碳量比液化石油气少,因此充分燃烧后,煤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比液化石油气更少,故填:根据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煤气的含碳量比液化石油气少,因此充分燃烧后,煤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比液化石油气更少。
(3)与煤气相比,以天然气为家用燃料除了可以避免中毒外燃烧产生的热量高;更加安全,故填:燃烧产生的热量高;更加安全。
16.(2020·福建·中考真题)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答案】 CH4 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或“ ”等其他合理答案) 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置换反应写方程式及解决能源危机可开发新能源等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1)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H4;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等;
(3)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条件下,仅用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合理即可;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为缓解能源危机,可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
17.(2024·天津河西·二模)城镇居民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1)煤、 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
(2)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煤炭、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有CO、和,总质量为20.8g,其中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g。
【答案】(1)石油
(2)A
(3)
(4)5.6
【详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
(2)A、煤炭、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
B、气体燃料,与空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充分,利用率更高,说法正确;
C、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家用燃料更新,能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说法正确;
故选:A。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有CO、CO2和H2O总质量为20.8g,H2O的质量为10.8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甲烷的质量=,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
18.(2024·江苏南通·三模)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生活。
(1)上图是家庭用电熨斗构件示意图,电熨斗构件中,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填一种,下同);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电熨斗不用时,要及时断开电源,否则可能引发火灾,电熨斗通电产生热量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使可燃物 而引发燃烧。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
①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 D.煤仅用作燃料浪费资源
②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如果厨房里发生天然气泄露, (填“可以”或“不可以”)开灯检查。
③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如果以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为燃料的家庭改用天然气,则灶具的改进方法可以为 (选填字母)。
A.增大空气的进入量 B.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
C.减小空气的进入量 D.天然气的进入量不变
④写出灌装液化气中主要成分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铜质插头/不锈钢底板 塑料手柄/橡胶皮线 物理 温度达到着火点
(2) A 合理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不可以 A
【详解】(1)铜质插头的铜和不锈钢底板的不锈钢都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写:铜质插头或不锈钢底板;
橡胶皮线的橡胶和塑料面板的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写:橡胶皮线或塑料面板;
电熨斗通电产生热量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写:物理;
放出的热量使周围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燃烧,故填写:温度达到着火点。
(2)①A.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气体相对于固体燃料更易燃烧,利用率更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含碳量低,不含硫元素,相同质量的天然气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少,不生成二氧化硫,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煤还可以冶炼金属,仅用作燃料浪费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填写:A。
②CH4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露,房间上部的浓度将会更大,因此,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该在房屋的上方,故填写:合理;
理由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露,房间上部的浓度将会更大,故填写: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正确的做法是: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轻轻打开门窗通风,故填写:不可以。
③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时,天然气消耗的氧气多;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燃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进风口(即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故填写:A。
④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19.(2024·河南洛阳·三模)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将5.8gC4H10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一定质量的水和一氧化碳,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景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答案】(1)CH4
(2)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3)5:3
(4)开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1)将化学式CH4变形为C2H8,与C3H8相比,每个分子中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含碳原子个数越多,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可见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故填:CH4;
(2)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碳氢化合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越小,燃烧等质量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小,而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所以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加剧。
(3)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e=4-1=3,f=10÷2=5,y=5,所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3。
(4)缓解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研发并推广使用节能器具等。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浯溪二中2024-2025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仿真试卷(答案)

下一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