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1(原卷版+解析版+ppt)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1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1~3题。
1.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H B.N
C.O D.Al
2.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氦-3资源,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3
C.2 D.1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属于液氢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臭
4.2024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力引进化工企业,加速经济发展
B.提倡使用纯电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垃圾清运工焚烧垃圾减轻运输负担
5.莲藕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C76H52O46),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化血而不留瘀。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汽车尾气中部分气体发生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利用该反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8.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案
9.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纯铝更高
B.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硬度比纯铝小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0.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铒的原子序数是68 B.铒是非金属元素
C.铒的元素符号是Er D.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7.3
第10题图
11.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涉及了下列化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D)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向蔬菜大棚中加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12.通过图中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中使用的蒸馏水是经过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B.对比①和③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C.①中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处
D.探究过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第12题图
1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炉甘石(主要含ZnCO3)冶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十觔……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O3+2C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合金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化学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是 标识。
(2)图2是内层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锅材料的铁锅,聚四氟乙烯是一种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图3是冰箱除味剂,除味包中有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4)图4是碳酸氢钠片,医疗上常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4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气。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 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图1  图2
(1)图1中分离空气得到N2的方法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氨气易液化,液化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的变化是 。
(3)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图2分析,合成氨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 B.200大气压、500 ℃
C.400大气压、300 ℃ D.400大气压、500 ℃
16.(5分)钨(W)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
(2)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 。
(3)压煮器中发生的反应为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的化学式为 。
(4)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的名称是 。
(5)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5分)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产甲醇(CH3OH)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CH3OH。
(1)甲醇(CH3OH)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若生产16 t甲醇,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常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其突出的优点是 ,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装置C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
19.(6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K2CO3。同学们对草木灰展开探究。
(1)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 性。
(2)经查阅资料可知,草木灰中还可能含有硫酸钾、氯化钾。
探究一:为检验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氯化钾,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讨论】某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完整,还应该向步骤 (填“①”或“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则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探究二: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向装置A中滴入足量稀硫酸,测定装置C实验前后的质量差,计算。
①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试剂X的名称为 。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但实验测得的结果始终略小于实际含量,可能的原因是 。
20.(4分)纵观古今,引火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Ⅰ.古籍中的引火方法
(1)东汉郑玄《礼记注》:“木燧,钻火也”。“钻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Ⅱ.近代的点火方式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稀硫酸进入内筒与锌片反应产生氢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从内筒中冲出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关闭开关,喷嘴被堵住,氢气不再产生,火焰熄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内筒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2)图1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a点在打火机中对应的操作是 (填“打开”或“关闭”)开关。
Ⅲ.现代的点火方式
(4)如图3,电子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来点燃各种可燃气体,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 。
()(共36张PPT)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中考模拟卷讲解课件
2025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卷01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1~3题。
1.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H B.N
C.O D.Al
D
2.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氦-3资源,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3
C.2 D.1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属于液氢化学性质的是
(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臭
C
C
4.2024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力引进化工企业,加速经济发展
B.提倡使用纯电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垃圾清运工焚烧垃圾减轻运输负担
B
5.莲藕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C76H52O46),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化血而不留瘀。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A
6.汽车尾气中部分气体发生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利用该反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C
8.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案
A
9.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纯铝更高
B.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硬度比纯铝小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
10.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铒的原子序数是68
B.铒是非金属元素
C.铒的元素符号是Er
D.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7.3
第10题图
B
11.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涉及了下列化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向蔬菜大棚中加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D
12.通过图中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中使用的蒸馏水是经过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B.对比①和③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C.①中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处
D.探究过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第12题图
B
1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炉甘石(主要含ZnCO3)冶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十觔……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O3+2C 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合金
D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化学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________标识。
(2)图2是内层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锅材料的铁锅,聚四氟乙烯是一种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节水
合成
(3)图3是冰箱除味剂,除味包中有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4)图4是碳酸氢钠片,医疗上常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图4
吸附
NaHCO3+HCl===NaCl+H2O+CO2↑
15.(4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气。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 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图2
(1)图1中分离空气得到N2的方法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氨气易液化,液化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物理
氨气分子间的间隔
变小
(4)由图2分析,合成氨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__(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
B.200大气压、500 ℃
C.400大气压、300 ℃
D.400大气压、500 ℃
图2
C
16.(5分)钨(W)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
充分
+2
(3)压煮器中发生的反应为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
的化学式为_______。
(4)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5)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O2
过滤
W+3H2O
17.(5分)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产甲醇(CH3OH)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 △CH3OH。
(1)甲醇(CH3OH)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4
(2)若生产16 t甲醇,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CO+2H2 △CH3OH
4 32
x 16 t
x=2 t
答: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2 t。
18.(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其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用装置C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二氧
19.(6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K2CO3。同学们对草木灰展开探究。
(1)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______性。
(2)经查阅资料可知,草木灰中还可能含有硫酸钾、氯化钾。
探究一:为检验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氯化钾,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讨论】某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完整,还应该向步骤______(填“①”或“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则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3)探究二: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向装置A中滴入足量稀硫酸,测定装置C实验前后的质量差,计算。
①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试剂X的名称为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2NaOH+CO2===Na2CO3+H2O
③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但实验测得的结果始终略小于实际含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二氧化碳残留于装置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C中的NaOH浓溶液完全吸收(合理即可)
20.(4分)纵观古今,引火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Ⅰ.古籍中的引火方法
(1)东汉郑玄《礼记注》:“木燧,钻火也”。“钻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Ⅱ.近代的点火方式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稀硫酸进入内筒与锌片反应产生氢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从内筒中冲出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关闭开关,喷嘴被堵住,氢气不再产生,火焰熄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内筒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2)图1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a点在打火机中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开关。
图1  图2 
关闭
Ⅲ.现代的点火方式
(4)如图3,电子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来点燃各种可燃气体,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图3
子点火器(合理即可)
家用燃气灶的电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1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1~3题。
1.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D)
A.H B.N
C.O D.Al
2.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氦-3资源,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C)
A.4 B.3
C.2 D.1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属于液氢化学性质的是(C)
A.沸点低 B.密度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臭
4.2024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B)
A.大力引进化工企业,加速经济发展
B.提倡使用纯电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垃圾清运工焚烧垃圾减轻运输负担
5.莲藕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C76H52O46),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化血而不留瘀。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单宁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汽车尾气中部分气体发生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乙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利用该反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8.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选项 A B C D
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案
9.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熔点比纯铝更高
B.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硬度比纯铝小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0.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铒的原子序数是68 B.铒是非金属元素
C.铒的元素符号是Er D.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7.3
第10题图
11.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涉及了下列化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D)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向蔬菜大棚中加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12.通过图中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①②中使用的蒸馏水是经过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B.对比①和③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C.①中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处
D.探究过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第12题图
1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炉甘石(主要含ZnCO3)冶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十觔……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O3+2C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冶炼锌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合金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化学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是 节水 标识。
(2)图2是内层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锅材料的铁锅,聚四氟乙烯是一种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图3是冰箱除味剂,除味包中有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4)图4是碳酸氢钠片,医疗上常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15.(4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气。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 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图1  图2
(1)图1中分离空气得到N2的方法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氨气易液化,液化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的变化是 氨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3)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N2+3H22NH3 。
(4)由图2分析,合成氨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C (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 B.200大气压、500 ℃
C.400大气压、300 ℃ D.400大气压、500 ℃
16.(5分)钨(W)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2)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 +2 。
(3)压煮器中发生的反应为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的化学式为 O2 。
(4)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
(5)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WO3W+3H2O 。
17.(5分)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产甲醇(CH3OH)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CH3OH。
(1)甲醇(CH3OH)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填最简整数比)。
(2)若生产16 t甲醇,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CO+2H2CH3OH
4 32
x 16 t

x=2 t
答: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2 t。
18.(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室通常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其突出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用装置C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19.(6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K2CO3。同学们对草木灰展开探究。
(1)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 碱 性。
(2)经查阅资料可知,草木灰中还可能含有硫酸钾、氯化钾。
探究一:为检验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氯化钾,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讨论】某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完整,还应该向步骤 ① (填“①”或“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则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
(3)探究二: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向装置A中滴入足量稀硫酸,测定装置C实验前后的质量差,计算。
①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试剂X的名称为 浓硫酸 。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③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但实验测得的结果始终略小于实际含量,可能的原因是 部分二氧化碳残留于装置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被装置C中的NaOH浓溶液完全吸收(合理即可) 。
20.(4分)纵观古今,引火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Ⅰ.古籍中的引火方法
(1)东汉郑玄《礼记注》:“木燧,钻火也”。“钻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Ⅱ.近代的点火方式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稀硫酸进入内筒与锌片反应产生氢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从内筒中冲出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关闭开关,喷嘴被堵住,氢气不再产生,火焰熄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内筒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2)图1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3)图2中a点在打火机中对应的操作是 关闭 (填“打开”或“关闭”)开关。
Ⅲ.现代的点火方式
(4)如图3,电子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来点燃各种可燃气体,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 家用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合理即可)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五年级下学期期英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下一篇:专题07 句图匹配12篇(专项训练)-2024-2025三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复习专项冀教版(三起)(2024)(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