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金山区 2024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一 北国风光吉林省 吉林省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从白城自驾出发可经过长春、延边等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临海,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展明太鱼加工,现在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明太鱼加工地。明太鱼

2、是一种冷水性海鱼,明太鱼鱼干是朝鲜族的传统美食,鱼干需要反复“冻结融化”。1.吉林省经常出现寒潮带来的暴雪、冻雨等气象灾害。寒潮属于(1)(单选:A.气旋 B.反气旋),其带来的冻雨对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树种危害较大的可能是(2)。(单选:A.阔叶白桦 B.针叶松树)2.通过专家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稻治碱”的土壤治理模式,白城市现已成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气候因素对白城市水稻生产的有利影响有(1);不利影响有 (2)。3.下列选项中,与明太鱼分布区域直接相关的洋流是 。(单选)A.北太平洋暖流 B.日本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高三地理 第 1 页 共 6 页 4.目前,

3、明太鱼主产地已从日本海转至鄂霍次克海及白令海,俄罗斯成为该鱼类最大捕捞国。推测明太鱼主产地发生转变的原因可能是 。(不定项选择)A.日本沿岸工业发达,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B.日本等国鱼类产品需求量大,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 C.全球气候变暖,明太鱼群向北迁移 D.俄罗斯太平洋海域渔业发展迅速,捕捞技术发达 5.说明延边明太鱼加工地选择“冬季自然晾晒”方式的气候原因。6.为延边明太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二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全球最高、聚光面积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电站内定日镜围绕着吸热塔并自动跟随太阳光的变化而移动,将光线尽量全部聚集到集热塔顶上

4、,一部分热量将塔内熔盐加热,熔盐再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发电,另一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等太阳下山后,开始释放热量推动汽轮机发电。7.祁连山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分布区。在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为 (1)(单选:A.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 B.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形成该时期煤炭的主要植物是 (2)(单选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8.发电站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的水平移动方向是 (1)(单选: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定日镜正午仰角最大的月份是(2)(单选:A.6 月 B.9 月 C.12 月)。定日镜的主要作用是实现 (3)(单选:A.有效储存太阳光能 B.

5、捕获最大太阳辐射 C.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与普通的光伏发电相比,熔盐塔式光热发电(4)(单选:A.投资成本 高三地理 第 2 页 共 6 页更低 B.占地更少 C.稳定性更强)9.河西走廊大力发展沙漠、戈壁光伏产业,主要是为了 。(单选)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土地资源 依托亚欧大陆桥,增加出口贸易 为西电东送工程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 降低地表风速,减少沙尘飞扬 A.B.C.D.10.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不定项选择)A.降尘影响镜面反射效果 B.云量较多,影响稳定性 C.风大影响反光精准性 D.加剧土地盐碱化 11.国家能源局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

6、开工规模目标为 300 万千瓦左右。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说明建设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意义。三 上海大都市圈发展中的湖州涔港生态智慧 上海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的范围包括上海、无锡、湖州等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沪苏湖高铁于 2024 年 12 月正式通车,湖州被纳入上海大都市圈“1 小时通勤圈”。湖州以此为契机,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灌溉排水工程类型,淡港将太湖与周边的农田、河流相连,实现了多种功能。12.上海都市圈内主要以吴方言为主,方言区的划分主要依据 (1)(单选:A.自然指标 B.人文指标 C.综合指标)。上海都市圈“1+8”市域行政区域 (2)(单选:A.等级相同 B.边界明确 C.服务相同),湖州被纳入上海都市圈体现了区域的 (3)(单选:A.差异性 B.开放性 C.动态性)。13.评价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对上海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高三地理 第 3 页 共 6 页14.纵向的“溇”或“港”与太湖相连,横向的“塘”横贯其间,将陆地分割成块块围垦农田。“溇港文化”属于 (1)(单选:A.物质 B.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在太湖的(2)(单选: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2024-2025高一(下)调研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