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历史押题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新高考历史押题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新高考历史押题模拟试卷2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证,距今1万年前后,陶器在中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出现并得到发展。如距今9000年前后浙江上山文化的彩陶,距今7500年
2、前后湖南高庙文化的白陶,距今5500年前后湖北油子岭文化的黑陶。这可以用来佐证新石器时代 A.贫富分化现象日渐凸显 B.人们重视手工技艺传承 C.农耕定居生活渐趋稳定 D.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 2.西汉时,政府曾经多次将公田分给农民。但从西汉末年起,政府可分配的土地愈加减少,东汉政府授田的次数远远少于西汉,甚至一度将皇家掌管的山林开放,允许农民前去采食。据此推知,东汉时期 A.朝廷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D.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3.下表为南朝梁、陈两朝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单位:人),其数据变化反映了当时 朝代高门士族寒门庶族梁朝1
3、08合计 19127陈朝29合计 4877A. 选官制度发生异变 B.中枢权力结构有所调整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D.南北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4.宋代,对于那些“父母疾,子弃不敢养”“厚于婚丧”“民未知学”等鄙陋民俗,地方官在沿袭唐代诱劝、晓谕、明列科防等做法的同时,进一步推行教化。例如,陈尧佐任潮州通判时,修孔子庙,建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这说明宋代 A.政府重视儒学世俗化 B.乡约与法律实现合流C.律令儒家化得以实现 D.社会主流价值观始变 5.明代废相后,六部地位尊崇,“是明以六部为相也”。内阁设立后,一时权势之炽,“逐然为真宰相”。“故事,家宰(吏部尚书)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这从
4、本质上反映了明代 A.分权制衡机制逐渐形成 B.内阁侵夺六部职权C.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完善 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郑观应等人提出“商战”思想,“以商战之竞胜,凭恃知识学问之精进,根本在于智力之竞胜。然智力之培育,因教育与学习而见增长”,遂又从“商战”观念自然引申出“心战”和“学战”的思想。这反映出 A.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B.中国社会舆论受制于列强C.近代社会转型趋势的加强 D.洋务运动的阶级基础扩大 7.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通过单方面的外交照会、宣传以及军事措施,不断给列强施加压力。列强被迫由避免联系转为间接联系,再转为直接交往,后来发展到六大国一致以正式照会表
5、达“严正中立”,事实上承认了军政府的地位。据此可知,湖北军政府的做法 A.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C.实现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D.贯彻了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8.1921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李达翻译的荷兰人郭泰所著唯物史观解说。在该书附录中,李达择要翻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重要论述。该书在15年间印行了14次之多。这表明 A.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传播新思想 B.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C.唯物史观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一定基础 9.1936年,保定福和公遇记面粉厂投资建成325.4平方米的制粉大楼,使用三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面粉机,取代了原来
6、的石磨、石碾,并为产品注册了“天水桥牌”商标。这主要得益于 A. 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B.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0.1955年9月,陈云指出:我们的工业品虽然不能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但我们的成本要低一些。我们也要出口一些工业品,好的东西自已不用,出口换外汇买机器,还可换回原料维持生产。其旨在 A. 推进国家工业化战略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调整工农业发展关系 D.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1.下图为古巴比伦时期褐铁矿滚印。图中场景为滚印的主人觐见马尔杜克神(右侧)。印中铭文大意为“辛伊图姆/普祖尔马尔图之子/马尔杜克神之侍从”。该印章反映出A.楔形文字的普及 B.两河流域的统一C.早期文明的特质 D.权贵阶层的特权 12.在中世纪的英国城市,行会能够组建自己的法庭,处理并决定行会内部以及与本行会相关的各种事宜。行会还承担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