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二模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二模模化学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二模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杨浦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一)综合测试试卷 2025.4(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两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Mg-24 S-32 Fe-56 Cu-64五、选择题(本大题17小题,共20分)213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2.下列饮品中屈于纯净物的是A.柠檬水 B.蒸饵水 C.自来水 D.苏打水23.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

2、的单质,下列物质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白磷 B.干冰 C.臭氧 D.金刚石24.纳米二领化钛(TiCh)可用于光催化抗菌涂料。TiCh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2 C.+2 D.+42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Zn B.Fc C.Cu D.Ag26.下列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 B.KNO3 C,K2SO4 D,Ca(H2Po4)227.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具有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28.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A.Fe2O3

3、B.Fe C.Na2cO3 溶液 D.稀 NaOH 溶液29.分子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A.质量 B.体积 C.物质的量 D.摩尔质量30.关于Ca(OH)2的说法正确的是A.俗称:石灰水 B.类别:氧化物C.性质:能与金属反应 D.用途:改良酸性土壤31.中国传统印染工艺常用能蓝(C16HloN202)作染料。关于膑蓝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4种原子构成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垠小C.含有氧分子 D.氢、氟元素的质量比为5:13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锥形瓶中添加多孔隔板,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B.关闭弹簧夹,锥形瓶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C.导管末端接近集气瓶底部,

4、为了尽可能排出瓶内空气D.集气瓶口放置毛玻璃片,为了防止空气进入集气瓶中33.利用传感器测:ft Ba(0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所得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忖,白色沉淀增加B.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BaSO4C.b-c时,溶液的温度升高D.整个过程中溶质质量不断增加34.C02等许多非金屈氧化物屈于酸性氧化物,能体现酸性氧化物通性的反应是A.SO2+NazCh=Na2sChC.SiO2+2NaOH=Na2SiO3+H20B.SO2+2H2s-3sl+2H2OD.3NO2+H20=2HNO3+NO353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

5、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项目组同学利用生锈的薄铁片制作金属书签35.在除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法有A.用砂纸打磨B.刷上防锈油C.使用热的酸溶液D.称铁锈质量36.在制作花纹时,使用硫酸铜溶液刻蚀铁片,铁片表面会出现的颜色是A.黑色B.蓝色C.红色D.白色37.为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小组同学又设计了从废液(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的实验方案,以下流程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的操作包括溶解和过滤B.M与固体A的质量可能相等C.步骤n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N已过量D.溶液B与溶液C所含的溶质种类不相同六、简答题(共30分。第38题7分,第39题7分,第40题

6、7分,第41题9分)38.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系统思维。如图是乙块(C2H2)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修,2碳原子(夕 氯原子甲 乙 丙 J o氢原子(1)物质变化角度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若有0.1 molO2 参与反应,生成物中共含有氯原子约 个。写出乙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o从宏观角度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种产物:点燃纯净的乙快气体,_(写出后续操作、现象及结论)。(2)能量变化角度乙快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o(3)反应条件角度使用乙快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可(填“调大”或“调小”)氧气的进气量,从 而调控燃烧。请另列举一个调控化学反应的实例 o39.对水的组成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辿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将“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火焰呈_,同时有水雾产生。但他没能突破“燃素说”的束缚,错误地认为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 四川省德阳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考试(二)数学PDF版含答案

下一篇: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二模模化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