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答案)

2025年4月南宁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古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深受人们喜爱。如图所示古筝,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A.速度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露水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湖中倒影 B.水球成像
C.雨后彩虹 D.阴晴圆缺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空中加油机给多架战斗机加油的场景。说“战斗机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太阳
C.运-20加油机 D.空中飞行的小鸟
5.关于材料、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B.“复兴号”动车组控制系统中的芯片由半导体制成
C.超导材料既可用于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又可用于制作电炉的电阻丝
D.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传输光信号
6.如图是一种不用外接电源就能工作的水泵,其基本原理是水泵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的电又能供给水泵工作。下列选项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B. C. D.
7.“安全用电,珍爱生命”。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双手分别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 D.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
8.短道速滑是一项激烈的运动比赛,此图是北京冬季奥运会员比赛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看到看台上的观众急速后退,是以看台为参照物
B.运动员在加速冲刺过程中,受平衡力,且动能不断增大
C.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若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他将立即停下来
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会快速向前,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的秋冬季我们经常会遇到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B.梳头发时,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头发和梳子带同种电荷
C.摩擦起电实际上就是物体摩擦后创造了新的电荷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0.某小区地下车库门口装有自动识别系统,当录入系统内的车牌号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题中以灯泡代替)发光,然后电动机启动,横杆抬起,车子可以进入车库;当未录入系统内的车牌号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发光,横杆不会抬起,车子不能进入车库。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针对下列物理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确保小车的滑行距离相同
B.乙: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若开始时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丙: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逐渐改变入射角度时,入射角总是等于反射角
D.丁: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若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可以将导体棒换成一个多匝线圈
12.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利驱动的春捣式加工粮食的机械—水碓。将水车放置在水流当中,水流带动水车转动,水车带动连通轴及其上的拨杆一起转动,拨杆旋转去拨动木槌的一端,使木槌高高抬起,让木槌上下敲击,以此捣碎加工器皿中的粮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拨杆将木槌抬起时,木槌相当于费力杠杆
B.木槌落下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粮食被捣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在水车与连通轴间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小明用包装盒、海绵等物品制作了一个隔音房间模型,如图所示。该模型能明显改变模型外的人所听到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考虑,该模型主要在 减弱噪声。
14.2024年1月,我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被成功发射升空。当它进入外太空后,所装载的货物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与地球间传递信息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电磁波”或“次声波”)传递的。
15.宋代诗人陆游的诗“花气袭人知骤暖”蕴含的科学道理是:当 升高时,花香分子做无规则 更加剧烈,使人闻到浓浓的花气。
16.如图是火遍全网的2025年春晚《秧BOT》节目,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舞台上扭起了秧歌,还玩着转手绢、抛手绢等花样,呈现出极其灵巧的动作。“机器人扭秧歌”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抛手绢”环节,抛出去的手绢在上升过程中,机器人对手绢 (选填“做了功”或“不做功”)。
17.火是文明的象征和推动者。中国古代传说,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内能;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集,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点燃了圣火。
18.箱式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驱动的垂直升降机,用于高层建筑乘人或运载货物。假设早上的上班高峰,电梯从一楼开始上升时里面有很多乘客,在到达顶层的过程中有乘客在不同楼层陆续离开电梯、但始终没有再上新的乘客,则在电梯由一楼上升至顶层的过程中:电梯自身的重力势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载机械,这一过程中其机械效率将 (选填“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9.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名称,在方框内标出电源的极性(“+”或“-”)和静止小磁针的磁极名称;
(3)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带开关的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2) (3)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0.(5分)小明非常喜欢学校食堂里的红烧土豆排骨这道菜,于是回家买了些土豆,想自己学做这道美味。他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土豆的密度。
(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将土豆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土豆的质量为 g。
(3)由于土豆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小明将它缓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直至浸没,测得浸出水的质量为140g。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m3,则土豆的密度为 g/cm3。在测量溢出水的质量时,不小心有水溅出。测得土豆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又用家里的电子秤、杯子和水测出了土豆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把土豆放在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m1;
②取下土豆,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m2;
③将用细线系好的土豆缓缓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且土豆不触碰杯底。电子秤示数为m3;
④求出土豆的密度ρ= 。(用m1、m2、m3、ρ水表示)
21.(6分)牛顿物理小组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如图甲所示,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则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为该实验设计一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之后,挂钩码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处于水平平衡。继续实验,如图丙所示,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下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2,则F2 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一操作可以加深对 (填物理量名词)的理解;
(4)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组同学思考实验记录的数据,他想能否将:“F1l1/(N m)”中的单位“N m”换成“J”,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2.(7分)如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中:
实验操作 电流表指针
1 保持导体与磁体静止 不偏转
2 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左切割磁感线 向右偏转
3 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右切割磁感线 向左偏转
(1)比较1、2(或1、3)实验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 。实验时,小明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要使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B.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C.上下调换磁极,同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3)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由此发明了 ;
(4)要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可以 。
23.(7分)小明在游泳馆游泳时发现: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水区走,这种感觉越明显;同时,他还发现,虽然都是齐胸深的水,在游泳池中和在海水中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1)下列是小明提出的两个猜想,请你帮他写出另一个:
猜想一: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 有关;
(2)小明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究竟。图甲是他周末在家利用带孔的矿泉水瓶作为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瓶上各点代表小孔所在位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一,他应选择瓶 (选填“①”或“②”)进行实验;
(3)周一返校后小明借来U形管压强计继续实验。组装器材时,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种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如图乙所示,为了能更好反映压强的细微差别,小明应该选择橡皮膜 (选填“A”或“B”)。若还没有按压橡皮膜前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下面的选项)
A.向右侧支管内添加适量水 B.从右侧支管内抽出适量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D.将压强计倾斜着使用
(4)如图丙,小明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改变探头朝向和浸入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在表格中。为验证他的猜想二他应选择 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组⑤⑥⑦,他得到的结论为: 。
次数 探头朝向 探头浸入深度/ cm U形管液面高度差/cm
水 盐水
① 左 5 5 —
② 右 5 5 —
③ 上 5 5 —
④ 下 5 — 6
⑤ 下 5 5 —
⑥ 下 10 9 —
⑦ 下 20 17 —
⑧ 下 10 — 11
⑨ 下 20 — 20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交流优化实验装置:为了防止在组装器材时U形管两端液面不平,在U形管同橡胶管的连接处可加装一个“三通接头”(如图丁),在用橡胶管连接U形管与探头时,为确保U形管内的水面相平,阀门K应处于 (选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有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清算过程的,不得分。)
24.(8分)为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某品牌推出了一款新型电热饭盒如图甲,图乙虚线内是电热饭盒内部的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R1=374Ω(阻值不随温度变化,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求:
(1)电热饭盒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及低温挡的功率;
(3)高温挡工作5分钟,低温挡工作3分钟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低温挡
高温挡 440W
25.(11分)柱形水杯的质量M=100g,外底面积100cm2,高为10cm,漂浮在容器中水面上。向水杯中加水,水杯外底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与加水质量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未加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m2的数值;
(3)从m1=800g~m2的过程中浮力对水杯做的功。
2025年4月南宁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卷
物理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B 6.A 7.B 8.D 9.A 10.A 11.BD 12.AD
13.响度、传播过程中 14.不变、电磁波 15.温度、运动
16.机械、不做功 17.做功、凹面 18.变大、降低
19.(1) (2) (3)
20.(1)平衡螺母 (2)154 (3)1.1、偏大 (4)
21.(1)便于测量力臂、左
(2)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3)能、大于、力臂 (4)不可以
22.(1)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2)B
(3)机械、发电机
(4)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电路中一定有电源,所以将电流表换成电源,导体成为通电导体,可以探 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23.(1)液体密度 (2)① (3)A、C (4)④⑤、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5)打开
24.(1)电热饭盒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
(2)当开关接触电1时,R1与R2串联,根据串联电阻规律可知,此时总电阻较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功率较小,电热饭盒处于低温挡;由图乙可知,开关接触电2时,只有R2工作,此时电阻较小,由可知,电功率较大,电热饭盒处于高温挡;R2的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R1、R2的串联总电阻R=R1+R2=110Ω+374Ω=484Ω
则低温挡的功率
(3)高温挡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Q1=W1=P高t1=440W×5×60s=1.32×105J
低温挡工作3min消耗的电能Q2=W2=P低t2=100W×3×60s=1.8×104J
消耗的总电能Q=W=W1+W2=1.32×105J+1.8×104J=1.5×105J
25.(1)未加水时,M漂浮,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水杯M所受浮力为
此时,M排开水的体积为
M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由乙图可知,当加入水的质量为0时,M外底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0=14.5cm,M放入后水的总深度为
h总=h0+h浸=14.5cm+1cm=15.5cm=0.155m
未加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由图乙分析可知,开始时M外底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0=14.5cm,当逐渐向M中加水时,M会逐渐下降,h会逐渐减小;当加水800g后,M内水装满,此时水会进入容器中,由于h又逐渐增加,则可知装满水的水杯M处于漂浮状态;当加水后,h不再变化,说明此时容器中的水已加满;综上所述可知,当加水800g后,水杯受到的浮力等于M的重力和加入水的重力,即水杯受到的浮力为
此时M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M浸在水中的深度为
因M处于漂浮状态,则加水后,容器中水的总高度为
当加水800g时,增加的浮力等于水的重力,即增加的浮力为
此时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为
M浸入水中后增加的高度为
容器中水上升的体积,等于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增=(S容-S)h增
由此可知容器的底面积为
当加水后容器中水加满,M外底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2=11cm,从M中加满到容器中装满水,加入水的质量为
则m2的数值
(3)从m1=800g~m2的过程中,水杯始终漂浮,水杯和内部水的总重力为
水杯上升的高度为
则浮力对水杯做的功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沪科版2024—2025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4-2025度江苏省常州清潭中学七年级下英语期中考试(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