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后作业(二)(答案)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后作业(二)
巩固性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2.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不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NH4H2PO4 D.K2HPO4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 
A.氧化铜和稀硫酸 B.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D.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5.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铜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无现象 无法判断铜和镁的活动性
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该固体含碳酸盐
二、非选择题
6.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性质①中,若生成物是金属铜,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写一个)。
(2)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性质③中,X代表___________类物质。
(4)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写一个)。
7.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下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条)。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还需依次用到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三种药品均过量);
①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
8.小华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0.0 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像可知鸡蛋壳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拓展性作业
一、选择题
9.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Cl、BaCl2、KNO3 B.CuSO4、NaOH、KCl
C.BaCl2、Na2SO4、HCl D.CaCl2、Na2CO3、KNO3
10.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为红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
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
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观察到③中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11.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二、非选择题
12.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如下图所示,“—”两端的物质相互可以发生反应。
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X的溶液与Y的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5)检验反应⑥是否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3.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_________ 含有铵根离子
②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 一定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有NH4Cl存在
【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上述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只写1个)。
探究性作业
14.崇尚真理、证据推理、模型认知都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1)有人说,他能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将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该生鸡蛋还能孵化成小鸡,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a.这是伪科学 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鸡蛋清是纯净物 d.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某硫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铝和硝酸钠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向13.2 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23.3 g沉淀。则对样品中的杂质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 b.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硫酸钾
c.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硝酸钠 d.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
e.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和硝酸钠 f.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和硫酸钾
参考答案
1.B2.A3.B4.C5.B  
6.(1)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2)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3)酸 (4)NaCl(或KCl等,合理即可)
7.(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等,合理即可)  (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④①②③ (4)偏低 (5)除去氯化钙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8.(1)132.4 17.6
(2)解:设50 g鸡蛋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 g
= x=40 g
50 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50 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9.A【解析】氯化钠、氯化钡、硝酸钾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相互之间不反应,无明显现象,A符合题意;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10.D【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②中溶液为红色,A说法正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B说法正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④中溶液存在大量的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钙离子,C说法正确;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碳酸钙全部反应,沉淀消失,氢氧化钠和可能存在的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也全部反应,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产生大量气泡,D说法不正确。
11.D【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A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错误;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C错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D正确。
12.(1)H2SO4+2NaOH=Na2SO4+2H2O (2)Ca(OH)2[或Ba(OH)2,合理即可] (3)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合理即可) (4)复分解反应 (5)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入氢氧化钙,有沉淀生成,合理即可)
13.【实验探究】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②(NH4)2CO3 (NH4)2SO4 ③硝酸银(或AgNO3)溶液 【实验评价】会引入氯离子,影响步骤③中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反思】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NH4)2CO3+Ca(OH)2=CaCO3+2NH3↑+2H2O]
14.(1) abd (2)bdf
【解析】(1)将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这是伪科学,a正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正确;鸡蛋清中含水和多种氨基酸,属于混合物,c不正确;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是鸡蛋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abd。(2)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钠,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钠质量为x,则有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x 23.3 g

x=14.2 g>13.2 g
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钾,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钾质量为y,则有
K2SO4+BaCl2=BaSO4↓+2KCl
174 233
y 23.3 g

y=17.4 g>13.2 g
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铝,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铝质量为z,则有
Al2(SO4)3+3BaCl2=3BaSO4↓+2AlCl3
342 699
z 23.3 g

z=11.4 g<13.2 g
硝酸钠与氯化钡不发生反应;由上述的质量关系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铝,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也可能不含硫酸钾、硝酸钠;故选bdf。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山东菏泽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第三讲 透镜及其应用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安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