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答案)

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 化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Mg:24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早餐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淘米洗菜 B. 开火做饭 C. 番茄切块 D. 搅拌蛋液
2. 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测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臭氧 D. .PM2.5
3. 下列关于量筒量取11 mL水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选取量筒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读取数据
4.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家是
A. 徐光宪 B. 徐寿 C. 袁隆平 D. 闵恩泽
5. 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代表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6. .“食以水为先”。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
B.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
C.丙池的水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水
D.将丙池中的水蒸馏可降低其硬度
7.如图为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
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小
C.该过程采用了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
D.加入二氧化锰后,化学反应类型发生了改变
8. .2024 年11月歼-10CE 型战斗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战机制造材料中含有钼,下图是其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 钼是一种战略性金属
C. 钼的中子数是42 .D. 钼的原子质量为95.96
9. 下列均是与《三国志》有关的词句。其中与灭火原理相关的是
A.盖放诸船,同时放火 B.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C.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D.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10.氯酸钾(KClO 3)粉末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A. +5 -1 B. +3 +1 C. +1 -1 D. +7 +1
11.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
为汽油,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2)n不属于氧化物
B. X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C. (CH2)n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
D. 该过程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铝和硬铝:相互刻画 B.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 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D. 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观察颜色
13.. “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古代人民用卓筒井制盐的步骤如下:钻井→汲卤→晒卤→滤卤
→煎盐,其中 “汲卤”获得的卤水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氯化钾,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
B. 晒卤的过程中得到的主要是氯化钾晶体
C. .20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
D. 煎卤的过程中析出氯化钠时,所剩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4.. 2.3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2:11
B. 该物质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空气中可作食品保护气的一种气体是______ (填化学式)。
(2)人们常说喝牛奶可以补钙,补的是钙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16. 化学家们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玻尔提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右图
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x =_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的微观粒子符
号为______。
(2)拉瓦锡在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为验证分子运动实验,对比①②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若甲试管中产生4mL气体,则乙试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mL。
18. 实验室里有石灰石、稀盐酸、木炭、氧气、高锰酸钾、锌粒和稀硫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室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不选用木炭和氧气反应来制取的理由是______。
(2)若A装置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名称),还可用于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B装置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将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19.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处用到水和单质磷的实验。
(1)请解释图1的实验原理:______。
(2)图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0. 甲、乙、丙和Fe2O3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省略),其中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
(1)写出Fe2O3→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乙→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小, 将乙和丙放入足量盐
酸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
比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某同学用装有干冰的塑料瓶获取二氧化碳,然后用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玻璃管内的干燥
棉团始终未变色,湿润棉团变成红色。
(1)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条性质?
(2)将变红的棉团取出,用吹风机吹干,纸花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达到“减碳”目标,塑料瓶内剩余二氧化碳如何处理
(简述其操作)
22. 如下图所示,将蔗糖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蔗糖“消失”在水中形成糖水。
(1)请从分子的视角解释糖水属于混合物的原因。
(2)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若用蔗糖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糖水,除图中“溶解”
操作外,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哪些?
23. 某同学利用橡皮泥动手制作了密闭容器内的微粒模型。
(1)其中遇明火不易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填序号) 。
(2)写出图④中出现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4. 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由过氧化氢储存容器和催化剂系统组成,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催化剂系统分解产生氧气供用户使用。“分子筛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利用分子筛这种特殊材料及内部微孔结构大小,使空气中直径较小的氧气分子更容易地进入微孔中,而直径较大的氮气分子则不易进入,从而分离出高浓度的氧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2)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和“分子筛制氧机”制氧原理的本质区别。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中常用的研究思路。铜有助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
I ..铜的用途:铜可加工成厚度仅为7um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
II 铜的性质:利用铜与氧气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橡胶塞和小气球,
请预测m1和m2之间的关系。
III 铜的锈蚀:在潮湿环境中久置的铜器,其表面会发生锈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u + H2O + O2 + X = Cu2(OH) CO3 ,请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IV 铜的冶炼:
(1)湿法炼铜: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此湿法炼铜技术是
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该发现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比较铁、铜活动性的
依据之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干法炼铜:在冶金工业中,碳单质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可提取出金属铜。要使120g氧化
铜完全还原,理论上至少可提取出金属铜的质量是多少?中牟县 2024-2025 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 化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Mg:24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分,共14分)
1.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早餐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淘米洗菜 B. 开火做饭 C. 番茄切块 D. 搅拌蛋液
2. 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测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臭氧 D. .PM2.5
3. 下列关于量筒量取 11 mL水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选取量筒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读取数据
4.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家是
A. 徐光宪 B. 徐寿 C. 袁隆平 D. 闵恩泽
5. 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代表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6. .“食以水为先”。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
B.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
C.丙池的水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水
D.将丙池中的水蒸馏可降低其硬度
7.如图为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
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小
C.该过程采用了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
D.加入二氧化锰后,化学反应类型发生了改变
第 1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化学试卷
{#{QQABDYYs4gAYkBZACI6qV0H0CAoQsIETLSouBUCWqAYDwRFABAA=}#}
8. .2024 年11月歼-10CE 型战斗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战机制造材料中含有钼,下图是其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 钼是一种战略性金属
C. 钼的中子数是42 .D. 钼的原子质量为95.96
9. 下列均是与《三国志》有关的词句。其中与灭火原理相关的是
A.盖放诸船,同时放火 B.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C.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D.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10.氯酸钾(KClO 3)粉末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A. +5 -1 B. +3 +1 C. +1 -1 D. +7 +1
11.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
为汽油,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2)n不属于氧化物
B. X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C. (CH2)n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6:1
D. 该过程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铝和硬铝:相互刻画 B.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 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D. 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观察颜色
13.. “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古代人民用卓筒井制盐的步骤如下:钻井→汲卤→晒卤→滤卤
→煎盐,其中 “汲卤”获得的卤水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氯化钾,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
B. 晒卤的过程中得到的主要是氯化钾晶体
C. .20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0%
D. 煎卤的过程中析出氯化钠时,所剩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4.. 2.3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2:11
B. 该物质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个小题,每空1分,共 16分)
15.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空气中可作食品保护气的一种气体是______ (填化学式)。
(2)人们常说喝牛奶可以补钙,补的是钙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16. 化学家们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玻尔提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右图
第 2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化学试卷
{#{QQABDYYs4gAYkBZACI6qV0H0CAoQsIETLSouBUCWqAYDwRFABAA=}#}
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x =_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的微观粒子符
号为______。
(2)拉瓦锡在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为验证分子运动实验,对比①②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若甲试管中产生4mL气体,则乙试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mL。
18. 实验室里有石灰石、稀盐酸、木炭、氧气、高锰酸钾、锌粒和稀硫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室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不选用木炭和氧气反应来制取的理由是______。
(2)若A装置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名称),还可用于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B装置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将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19.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处用到水和单质磷的实验。
(1)请解释图1的实验原理:______。
(2)图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0. 甲、乙、丙和Fe2O3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省略),其中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
(1)写出Fe2O3→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乙→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小, 将乙和丙放入足量盐
酸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
比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个小题,共10分)
21. 某同学用装有干冰的塑料瓶获取二氧化碳,然后用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玻璃管内的干燥
棉团始终未变色,湿润棉团变成红色。
(1)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条性质?
(2)将变红的棉团取出,用吹风机吹干,纸花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达到“减碳”目标,塑料瓶内剩余二氧化碳如何处理
(简述其操作)
第 3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化学试卷
{#{QQABDYYs4gAYkBZACI6qV0H0CAoQsIETLSouBUCWqAYDwRFABAA=}#}
22. 如下图所示,将蔗糖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蔗糖“消失”在水中形成糖水。
(1)请从分子的视角解释糖水属于混合物的原因。
(2)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若用蔗糖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糖水,除图中“溶解”
操作外,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哪些?
23. 某同学利用橡皮泥动手制作了密闭容器内的微粒模型。
(1)其中遇明火不易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填序号) 。
(2)写出图④中出现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4. 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由过氧化氢储存容器和催化剂系统组成,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催化剂系
统分解产生氧气供用户使用。“分子筛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利用分子筛这种特殊材料及
内部微孔结构大小,使空气中直径较小的氧气分子更容易地进入微孔中,而直径较大的氮气分
子则不易进入,从而分离出高浓度的氧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2)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便携式过氧化氢制氧机”和“分子筛制氧机”制氧原理的本质区别。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中常用的研究思路。铜有助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
I ..铜的用途:铜可加工成厚度仅为 7um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
II 铜的性质:利用铜与氧气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橡胶塞和小气球,
请预测m1和m2之间的关系。
III 铜的锈蚀:在潮湿环境中久置的铜器,其表面会发生锈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u + H2O + O2 + X = Cu2(OH) CO3 ,请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IV 铜的冶炼:
(1)湿法炼铜: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此湿法炼铜技术是
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该发现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比较铁、铜活动性的
依据之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干法炼铜:在冶金工业中,碳单质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可提取出金属铜。要使120g氧化
铜完全还原,理论上至少可提取出金属铜的质量是多少?
第 4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化学试卷
{#{QQABDYYs4gAYkBZACI6qV0H0CAoQsIETLSouBUCWqAYDwRFABAA=}#}中牟县2024-2025学年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C A C C C B C A B B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N2(或CO2或He、Ne等稀有气体);元素
16.(1)1 Na+ (2)3Fe+4H2O 高温 Fe3O4 + 4H2
17.(1)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或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不写条件或只答温度影响分子运动速率,扣0.5分) (2)2
18. (1)CaCO3+2HCl = CaCl2+H2O+CO2↑ ;制得气体不纯(或易产生CO污染环境)
(2)酒精灯;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
19. (1)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为固体,
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若写成化学方程式扣0.5分)
(2)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0. (1)Fe2O3+3CO 高温 2Fe+3CO2或2Fe2O3+3C 高温 4Fe+3CO2↑
Fe2O3+3H2 高温 2Fe+3 H2O
(2) 65:56
三、简答题(每问1分,共10分)
21. (1)能与水反应(或能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
(2)H2CO3= CO2↑+H2O
(3)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或倒入蔬菜大棚内作为气体肥料或将其压缩封存于地层深处或海底或通入足量的水中)
22.(1)含有不同种分子(或含有糖分子和水分子)
(2)加速蔗糖溶解
(3)计算、称量、量取(答出“装瓶贴标签”不扣分)
23.(1)③ (2) CH4+2O2 点燃 CO2+2H2O
24.(1)2H2O2 催化剂 2H2O + O2↑(催化剂写成MnO2扣0.5分)
(2)分子种类是否发生改变(或分子种类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合理即可。不能答成分子间隔加大,否则扣0.5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I延展(若写成延展性扣0.5分);
II (1) 固体变黑 气球先胀大后变瘪 (各占0.5分)
(2) 2Cu+O2 △ 2 CuO
(3) m1III CO2
IV (1) 能;Fe+CuSO4==Cu+FeSO4
(2)解:设可提取出金属铜的质量为X (设和答共0.5分)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1分)
160 128
120g X (0.5分)
(
=
) 128 X
160 120g (0.5分)
X=96g (0.5分)
答:提取出金属铜的质量为96g。
学生若用元素守恒计算,只要步骤结果都正确,也可以得满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安徽省天长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24.1 旋转 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