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 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 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2. 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A. 常温下为固体 B. 密度为1.68g/cm3
C. 熔点高于280℃ D. 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3. 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养鱼”实验。在实验中,金鱼藻为斑马鱼提供呼吸所需的
A. B. C. D.
4. 玄武岩“织”出“中国红”。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
A. 单质 B. 盐 C. 氧化物 D. 碱
5.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氨气
6. 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7. 家电以旧换新,节约又环保。废旧电器中含有塑料、钢铁、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塑料 B. 钢铁 C. 玻璃 D. 橡胶
8. 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 K2SO4 B. Ca3(PO4)2 C. NH4Cl D. KNO3
9.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原理:
B. 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
C. 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
D. 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
“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10.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易溶于水 B. 可作补钙剂 C. 高温不分解 D. 属于有机物
11. 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烧杯 C. 量筒 D. 酒精灯
12. 关于蛋雕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蜡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 盐酸有腐蚀性,要做好防护
C. 石蜡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D. 盐酸滴到蛋壳上有氢气生成
13.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 B.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D. 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
14. 下列有关铁制品锈蚀与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与氧气、水等反应导致铁制品锈蚀 B. 将铁制成不锈钢能减缓锈蚀
C. 锈蚀的铁制品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D. 铁栏杆表面刷漆能减缓锈蚀
15.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食品防腐 B. NaCl用作调味品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用作保护气
16. 某小组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时,每次向过氧化氢溶液滴加调节剂,使溶液的从3依次调至13,测得30分钟内产生气体的体积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B 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
C. 过氧化氢溶液在中性溶液中生成氧气体积最大
D. ,30%过氧化氢溶液在的酸性环境中不易分解
17. 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8. 《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
B.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
C. 升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半日晒出盐霜”中“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向装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倒入一定量稀硫酸
B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D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加熟石灰研磨,闻是否有氨臭味
A. A B. B C. C D. D
20. 柠檬酸亚铁(,相对分子质量246)是一种补血剂,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科研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柠檬酸亚铁,制备原理为。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3.2gFeCO3固体、少量铁粉及足量柠檬酸(C6H8O7)溶液,80℃水浴加热,搅拌,充分反应。
步骤2:将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柠檬酸亚铁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1中加入柠檬酸后有气泡产生
B. 用水浴加热温度易控,且受热均匀
C. 步骤2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降低柠檬酸亚铁的溶解度
D. 理论上生成柠檬酸亚铁的质量为49.2g
非选择题(共60分)
21. “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承载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笔:《辞源》中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
(1)枯木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 维生素 B. 糖类 C. 油脂
(2)点燃鹿毛和羊毛,均能闻到___________气味。
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3)松烟由松木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形成,古人用墨作画,经百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纸:下图为一种植物纤维造纸流程。
(4)“浸泡”的目的是软化纤维。竹子含有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蒸煮”时,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________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和纯碱(Na2CO3)溶液的碱性,达到除去木素的目的。将石灰浆和纯碱溶液混合后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
(6)“捞纸”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___________操作相似。
(7)透火烘干是将150~300℃高温气流穿透湿纸页快速脱水,纸的着火点为180~230℃。透火烘干过程中纸张没有燃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砚:《释名》中对砚的释义为“砚者研也,可以研墨和之濡也。”
(8)这说明砚的硬度___________(填“>”、“=”或“<”)墨条。
22. 氢能源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
Ⅰ.按照生产方式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可将氢能源分为以下三类(见图1)。
(1)制取“灰氢”过程中排放较多的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可以制得“绿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请列举一种除氢能源之外的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
Ⅱ.图2是利用天然气中的CH4制得H2的流程。
(2)“CH4重整”:800℃、2.0MPa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研究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和压强对反应中CH4.转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
(3)“CO变换”:在一定条件下,CO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则参加反应的CO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洗涤分离”:洗涤塔内,混合气体从___________(填“底部”或“塔顶”)通入。
(5)“变压吸附”:吸附分离后的其他气体中仍有一定量的CO2,可用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进行“碳捕集”,该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6)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H2属于“蓝氢”。请结合图1、图2流程,分析作出此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
23. 牙膏是一种日用必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美白牙膏的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资料】过氧化钙(CaO2)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H2O2,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性。
【探究一】牙膏中摩擦剂的选择
牙膏摩擦剂最常用的是水合硅石和碳酸钙,关于水合硅石和碳酸钙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价格/元(100g) 外观
水合硅石 100 颗粒圆滑
碳酸钙 5 棱角分明
(1)依据表中信息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选用哪种摩擦剂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牙膏美白原理
(2)在牙膏发展史上出现过具有美白作用的物质CaO2,CaO2具有美白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探究CaO2退出牙膏历史舞台原因,在密闭容器中将CaO2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溶液上方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推测CaO2已变质,产生了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于CaO2易变质,不再用作牙膏美白剂,由配料表知该牙膏中添加的美白剂是二氧化硅。
【探究三】测量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当口腔唾液pH<5.5时,可导致牙菌斑滋生引起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为了调节口腔的酸碱度,该品牌牙膏中添加了碳酸氢钠。同学们设计了图2实验方案,测量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牙膏放置于注射器中,推入足量的稀盐酸(代替口腔中乳酸),产生气体体积56m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约为2g/L,牙膏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4)牙膏中的碳酸氢钠与口腔中乳酸的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调节口腔的酸碱度;请再写出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方案数据计算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24.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含少量SO2、COS(羰基硫)等含硫物质,需进行脱除。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SO2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酸雨的危害有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用CAL液脱除SO2.CAL液是向CaCl2溶液中添加Ca(OH)2所制得的溶液。图1为常温下Ca(OH)2在不同浓度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2)常温下制备CAL液时,应选取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___(填字母)的CaCl2溶液。
A. 10% B. 20% C. 30% D. 40%
(3)常温下用CAL液吸收SO2比用石灰乳吸收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氨脱硫法脱除SO2.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2SO3,再氧化为(NH4)2SO4,(NH4)2SO4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
用Na2SO3溶液脱除SO2.流程如下(图3):
(5)在模拟吸收时使用多孔球泡(图4),其目的是___________。
(6)吸收SO2后的溶液中主要含NaHS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已知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电解”时负极区产生气体单质a,正极区产生Na2SO3和H2SO4.气体a是___________,“电解”过程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
(8)与氨脱硫法相比,该方法模拟脱除S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
使用催化剂Al2O3脱除天然气中COS(羰基硫),机理如图5:
A、B为催化反应中实际发生化学转化的关键部位,简称催化剂活性位点。COS与H2O分子在活性位点上被吸附并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COS的脱除率逐渐下降。
(9)若在催化剂中掺杂NaOH有利于COS的脱除,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5. 铜制品久置在户外容易生锈,失去金属光泽,需要定期除锈、抛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锈成分、抛光及修复过程进行以下探究。
任务一:分析铜锈的成分
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下:
(1)据图可知Cu2(OH)3Cl具有___________(填“致密”或“疏松”)结构,属于___________(填“有害锈”或“无害锈”)。
(2)Cu2(OH)2CO3可表示为,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x:y=___________。
(3)取其样品少许,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推测该反应的现象有___________。
任务二:模拟Cu2(OH)3Cl的生成
【查阅文献】铜在Cl-的环境中生成CuCl,CuCl最终会转化为Cu2(OH)3Cl。
【实验探究】向蒸馏水中加入CuCl粉末,每隔2min测一次pH,结果如图。
【讨论分析】CuCl转化为Cu2(OH)3Cl分两个阶段:
(4)前10分钟:CuCl与H2O反应生成Cu2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第10~20分钟:部分Cu2O在酸性溶液中,吸收空气中一种常见气体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Cu2(OH)3Cl。
任务三:探究化学抛光原理
除锈、打磨后的铜器表面仍有许多微小凸起(铜),某环保型化学抛光液中含有H2SO4和H2O2,能够有效除去凸起的铜,使表面平整。
【查阅文献】①抛光总反应为
②H2O2易分解,分解速率与温度、催化剂和H2SO4的浓度都有关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试管 试剂 现象
① 铜丝+1mL稀H2SO4 无明显现象
② 铜丝+10mL30%的H2O2 铜丝表面产生棕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CuO)
③ 铜丝+10mL30%的H2O2+1mL稀H2SO4 钢丝表面变光亮,溶液变蓝
【讨论分析】抛光过程包含过程1和过程2,
(6)过程1:铜与H2O2反应产生氧化膜和一种常见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过程2:除去氧化膜,除去氧化膜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实验测得:试管③出现蓝色的同时,反应的速率迅速增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任务四:探究抛光过程中,H2SO4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8)设计实验证明H2O2分解速率与H2SO4的浓度有关,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一定量30%的H2O2溶液、1mL5%的H2SO4溶液、1mL10%的H2SO4溶液)
任务五:青铜器的修复与维护
(9)用乙醇和锌粉调成胶状物涂抹在文物表层,将表面的锈迹修复成铜,此过程利用的化学原理是锌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_(填“强”或“弱),能将铜从粉状锈中置换出来。修复后的青铜器表面需用蒸馏水不断地冲洗,去除氯离子,用于检验氯离子洗净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
(10)存放修复完成的青铜器时,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青铜器表面涂缓蚀剂 B. 用自来水清洗青铜器表面的灰尘
C. 搬运青铜器时戴棉质手套 D. 保存在恒温、干燥、充氮气的储藏柜
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D 12. 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非选择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B (2)烧焦羽毛
(3) ①. 不完全 ②. 稳定
(4)是 (5) ①. 放热 ②.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更强的碱性,能够更有效地除去木素
(6)过滤 (7)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8)>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室效应加剧 ②. ③. 太阳能(合理即可)
(2) ①. ②.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中CH4的转化率越大
(3)14:9 (4)底部
(5)
(6)以天然气为原料并采用图2流程制氢,在制氢过程中结合了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碳排放
【23题答案】
【答案】(1)水合硅石颗粒圆润,不会对牙龈造成伤害
(2)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性
(3)
(4) ①. ②. 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症
(5)21.4%
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答: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4%。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可再生 ②. 腐蚀建筑物 (2)C
(3)常温下氢氧化钙在CAL液中的溶解度较大 (4)作氮肥
(5)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吸收速率,使吸收更充分
(6)
(7) ①. 氢气 ②. 化学能
(8)无副产物氨气排放,环保性更好
(9)氢氧化钠能与、反应,使反应向生成和的方向进行,从而提高COS的脱除效率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疏松 ②. 有害锈
(2)1∶1 (3)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
(5)O2 (6) ①. ②. H2SO4
(7)生成的硫酸铜可能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8)取等体积一定量30%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加入1mL5%的H2SO4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10%的H2SO4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9) ①. 强 ②. 硝酸银##AgNO3 (10)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