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华十校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年金华十校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金华十校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金华十校 2025 年 4 月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材料一第五自然段,“被多数人接受”的是“健康的人性”。)2.D (A“中道是不应该存在的”,原文无据;B 材料二第三自然段,“作为终极境界的中,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变成了普遍的行为准则”,才会“造成对人的贬损”;C“伪道学、伪君子层出不穷”的原因是“中庸的随意夸大”和“圆满中庸的理想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不可能”,不是“孔子把中庸视为至德”。)3.D(没有“对比论证”。)4.“折衷主义”不讲原则,“中庸之道”以“仁义”为原则,二者有本质区别。“折衷”指在实践行为上为照顾各方利益、达成一致而进行的妥协,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这符合

2、“中庸之道”。(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逻辑漏洞: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言论和他在颜回去世时“悲伤得天塌一般”的表现相互矛盾。对现实的人的个体价值的深度关切:鲁迅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有缺陷,不可能到达至善;他反对对个体的贬损,主张把人的独立性、主题性灵解放出来。(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C(A 项:刘富愤怒是因动物园违背保护承诺,而非否定自然规律;B 项:“刘富不是因为对天鹅不耐烦才将它送往动物园,而是出于对天鹅的关心和负责;C 项:“结尾刘富因天鹅之死反思生

3、命脆弱,决定“往后给香改治咳嗽还有的是时间”,体现从厌烦到包容的转变,更贴近“珍视”主题;D项:刘富离婚的动机是厌烦香改的缺点,而非“完美主义苛求”。)7.D(刘富“快些回家”是因意识到婚姻需珍视当下,选择延缓离婚而非“逃避”,选项曲解人物动机,与结尾“踏实感”矛盾。)8.情节突转,增强戏剧性。反转一:天鹅被送去动物园保护结果被做成菜,打破“救助成功”的期待。反转二:香改仍在车上未被抛弃,因天鹅之死有了“婚姻转机”的可能。双重反转带给读者跌宕起伏的阅读体验。人物成长的关键推力。天鹅与香改的“咳嗽”始终交织(“比着赛”),结尾天鹅消失而香改留存,香改的咳嗽让他醒悟(“失而复得的踏实”),从想离婚

4、到愿意继续过,性格从自私变负责,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主题批判与人性唤醒。天鹅之死批判功利主义(“脏器老化养着成本太高”),香改的存在反衬刘富对身边人的忽视(“从厌恶咳嗽到失而复得的踏实感”),双重反转揭示“远方的保护”与“近处的漠视”的荒诞对比,引发对生命与情感的反思。(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 分,答对两点就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赋予日常词语新含义。“咳嗽”原指生理反应,但在文本一中,既指天鹅的叫声,又象征香改的疾病,一词多义,超越常规用法。用词语创建新世界、新理念。天鹅的“咳嗽”与香改的咳嗽相互映照,使刘富最终领悟生命的脆弱与陪伴的珍贵。

5、一个普通词语勾连起动物命运与婚姻关系,深化对生命与爱的思考。(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ACF(“不知”与前文“不察”呼应,停顿起强调作用,故 A 处断;“虽”表假设让步,故 C 处断;“而”转折连词,故 F 处断。)11.D(“居为奇货”的“居”为“储存、囤积”的意思。)12.C(“并没有值得尊敬之处”曲解文意,原文“然公卿而无可敬”表示一种假设,而不是事实。)13.(陈先生)用朱氏诗来教授学生,凭借文章辞赋和经世之才在世上闻名的弟子接连不断。(评分参考:“省略句”“受业”“状语后置”“相继”各 1分。)即使(虽然)这样,名

6、声仍然是世人共同追求的。(评分参考:“判断句”“欲”各 1 分,句意 2 分。)14.“叟”侧重体现淡泊虚名,远离世俗浮夸。“滞”侧重体现坚守本心,不随外界改变。(评分参考:“淡泊虚名”“坚守本心”为采分点,每个角度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人生来本没有贵与贱的区别。但是因为才能不及他人,或者德行有所欠缺,所以逐渐生出尊敬或轻慢之心。对一个人轻蔑到极点的时候,用“你”来称呼都觉得不够羞辱,甚至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如果直呼其名仍然感觉不足,便用污秽的绰号来辱骂对方。与之相反,对一个人尊敬到极致的时候,称他的字号都会担心有僭越之嫌,转而称对方的姓氏;如果称姓氏仍然觉得笼统,于是便迂回修饰:对年长的人称“长者”,对授业的老师称“先生”,或者依据对方的住处为他起名号,或者根据对方的德行来使称号美化。然而“先生”“长者”这类称号,难道是强迫他人叫出口的吗?众人对君子的推崇,是因为感到不这样做不足以表达仰慕之情;君子之所以高于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本来无需依赖这些虚名。德行是真正的尊贵,才能是真正的美好,即便世人将公卿宰相的称号加在他的身上,他也不会因此变尊贵,更何况那些微末的虚名呢?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九师联盟]广西省2025届高三4月联考(GX)地理试题

下一篇:2025届4月抚顺市高三试卷(抚顺一模)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