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2月省级联测考试地理含解析

《河北省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2月省级联测考试 地理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河北省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2月省级联测考试 地理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高三省级联测考式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宁夏枸杞久负盛名。过去,宁夏枸杞主要以干果的形式销往全国,以传统的冲泡方式食用。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十大类120多种产品(见下图),让枸杞“跳”出保温杯,变身“致富果”

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宁夏枸杞能够“跳”出保温杯主要得益于(   )A. 生产历史悠久B. 种植规模扩大C. 产品运输便利D. 产业技术升级2. 宁夏枸杞变身“致富果”,是因为当地枸杞产业的发展大幅增加了(   )产品附加值从业者规模市场竞争消费需求A. B. C. D. 【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生产历史悠久只能说明宁夏枸杞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种植经验,但并不能直接促使其从单一的干果冲泡形式转变为多种产品形式,A错误。种植规模扩大只是增加了枸杞的产量,不涉及产品形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与枸杞“跳”出保温杯关系不大,B错误。产

3、品运输便利主要影响的是枸杞的流通环节,方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而不能改变枸杞的产品形式,C错误。产业技术升级使得枸杞能够被加工成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十大类120多种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冲泡方式到多种产品形式的转变,所以宁夏枸杞能够“跳”出保温杯主要得益于产业技术升级,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宁夏枸杞加工成多种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助于成为“致富果”,正确。枸杞产业发展,产品种类增多,生产规模可能扩大,会吸纳更多劳动力,增加从业者规模,从而带动当地居民增收,正确。市场竞争加剧对当地枸杞产业成为 “致富果”是不利因素,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利润空间可能被压

4、缩,错误。消费需求本身不是枸杞产业能直接大幅增加的,而是枸杞产业通过创新产品来适应和吸引消费需求,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每年在常住地和第二居住地之间进行季节性迁移的人群被形象地称为“候鸟人口”,主要分为“雪鸟”和“太阳鸟”两大类。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鹤岗、伊春等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渐聚集了规模庞大的“太阳鸟”人口

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我国“雪鸟”和“太阳鸟”的人口迁移(   )A. 方向相同B. 规模相同C. 季节不同D. 均为政策原因4. 与三亚相比,鹤岗、伊春等城市吸引“候鸟人口”迁入的主要优势是(   )A. 气候环境优越B. 地域文化独特C. 住房价格较低D. 就业机会较多【答案】3. C    4. C【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地区的鹤岗、伊春等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太阳鸟”人口,说明“太阳鸟”人口指的是季节性迁往较高纬度地区的人口,则“雪鸟”人口指的是季节性迁往较低纬度地区的人口,因此我国“雪鸟”人口在冬季向南迁,“太

6、阳鸟”人口在夏季向北迁,方向相反,两者迁移的方向和季节都明显不同,C正确,A错误;两类人口迁移规模的因素有明显差异,因此两者规模相同的可能性不大,B错误;两类人口迁移都是为了追求较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自发迁移,与政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4题详解】鹤岗、伊春等城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相对较高,夏季较为凉爽,而海南三亚冬季也较温暖,两地气候环境均优越,排除A;与海南三亚相比,鹤岗、伊春等城市经济水平低,房价低,吸引“候鸟人口”夏季到东北避暑度假,C符合题意;两区域的地域文化均有各自特点,与三亚相比,鹤岗、伊春等城市在地域文化独特性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排除B;“候鸟人口”并不是为了就业,排除D。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