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幂的乘除小节复习题
【题型1 由幂的运算进行求化简求值】
1.若(n为正整数),则的值为 .
2.已知,,则 .
3.已知,,则 .(a、b为正整数)
4.已知,则 .
【题型2 由幂的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1.计算: .
2.简便计算:= .
3.用简便方法计算:(结果,可用幂的形式表示).
4.用简便方法计算:.
【题型3 由幂的运算进行整体代入求值】
1.若,则的值为 .
2.已知,求的值为( )
A. B. C. D.
3.若,则的值为 .
4.若,则的值为 .
【题型4 由幂的运算求字母的值】
1.已知,则的值为( )
A.1 B.2 C.3 D.4
2.若 则的值为( )
A. B.0 C.3 D.8
3.若,则n的值为 .
4.若m,n均为正整数,且 2m 1×4n=32,则m+n的所有可能值为 .
【题型5 由幂的运算表示代数式】
1.若且,、是正整数),则.利用上面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1)若,求的值.
(2)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若,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 .
3.已知,,,请用含a,b,c的式子表示下列代数式:
(1)
(2)
(3)
4.在等式的运算中规定:若且,,是正整数),则,利用上面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3)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6 由幂的运算比较大小】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比较和的大小.
解:∵,且
∴,即
小结:指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底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幂的大小
材料二:比较和的大小
解:∵,且
∴,即
小结:底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指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幂的大小
【方法运用】
(1)比较、、的大小
(2)比较、、的大小
(3)已知,,比较a、b的大小
2.比较大小: (用“>”“<”或“=”填空).
3.已知,,,试比较a,b,c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
4.在学习了“幂的运算法则”后,经常遇到比较幂的大小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将幂化为底数相同的形式,另一种是将幂化为指数相同的形式,请阅读下列材料: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填“”或“”).
解:;,且,
,
,
(1)上述求解过程中,逆用了哪一条幂的运算性质: ;
A.同底数幂的乘法 B.同底数幂的除法 C.幂的乘方 D.积的乘方
类比阅读材料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2)比较的大小;
(3)比较与的大小.
【题型7 由幂的运算确定字母之间的关系】
1.若,,,则a、b、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成立的是
①;②;③;④
2.若,则k与m(k,m都为正整数,且)的关系是( )
A. B. C. D.
3.已知,,,那么,,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
4.已知3a=2、3b=5、3c=,那么a、b、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
【题型8 幂的运算中的新定义问题】
1.阅读以下材料:
指数与对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可以互化.
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 (且),那么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比如指数式可以转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可以转化为指数式.
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
,理由如下:
设,,则,
∴,由对数的定义得
又∵,
∴.
请解决以下问题:
(1)将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_______;
(2)求证: ;
(3)拓展运用:计算______.
2.我们定义:三角形=ab ac,五角星=z (xm yn),若=4,则的值= .
3.定义一种新运算:若,则.例如:,则.已知,则的值为 .
4.如果,那么我们规定:,例如,因为,那么我们就说,;
(1)请根据上述定义,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且,求的值.
参考答案
【题型1 由幂的运算进行求化简求值】
1.8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解:当时,
.
故答案为:8.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运算,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幂的乘方的逆运算,代数式求值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代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知,,
故答案为:.
3.2
【分析】本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用和幂的乘方的逆用,掌握运算法则即可解题.
【详解】解: ,,
,,
,
,
,
故答案为:2.
4.4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解得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
∴,
∵,,
∴,
联立得:,
解得:,
∴,
故答案为:4.
【题型2 由幂的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1.
【分析】本题考查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同底数幂乘法的逆运算,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和同底数幂乘法的逆运算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
故答案为:
2.
【详解】原式=== .
3.解:
.
4.解:原式
.
【题型3 由幂的运算进行整体代入求值】
1.16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
∴;
故答案为16.
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熟练掌握幂的原式性质和整体代入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化简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整体代入的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解∶原式
原式
故选:B.
3.9
【分析】由幂的乘方进行化简,然后把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9.
4.16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逆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代数式求值,将转化为,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得到,由变形得到,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16.
【题型4 由幂的运算求字母的值】
1.D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积的乘方的逆运算,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得出,求解即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详解】解:,
∴,
解得:,
故选:D.
2.D
【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题意得出,,代入代数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故选:D.
3.2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逆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应用,根据已知,正确变形计算即可.
【详解】∵,
∴,
∴,
∴
∴,
故答案为:2.
4.4或 5
【分析】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和乘方进行变形:2m 1×22n=2m 1+2n=25,得到m+2n 1=5,由m和n为正整数进行讨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原式=2m 1×22n=2m 1+2n=25,
∴m+2n 1=5,
∴n=,
∵m,n为正整数,
∴当m=2时,n=2,
当m=4时,n=1,
∴m+n=2+2=4或m+n=4+1=5.
故答案为:4或5.
【题型5 由幂的运算表示代数式】
1.(1)解:.
,
,
;
(2)解:,
,
.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运算.熟练掌握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求解作答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知,,
故答案为:.
3.(1)解:,,
;
(2),,
;
(3),,
.
4.(1)解:∵,
∴,
∴,
∴,
∴;
(2)解:∵,
∴,
∴,
∴,
∴,
∴;
(3)解:∵,
∴,
∵,
∴,
∴,
∴.
【题型6 由幂的运算比较大小】
1.(1)解:∵,
,
,
∵,
∴,
即;
(2)解:∵,
,
,
∵,
∴,
即;
(3)解:∵,,
又∵,
∴.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运用,先整理,,结合,得出,即可作答.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幂的乘方的逆运算,幂的乘方计算,先根据幂的乘方和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法则得到,,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解:∵,,
∴,,
∵,
∴,
故答案为:.
4.(1)解:由题意得,上述求解过程中,逆用了幂的乘方计算法则,
故答案为:C;
(2)解:∵,,,且,
∴;
(3)解:∵,,且,
∴.
【题型7 由幂的运算确定字母之间的关系】
1.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②可根据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判断;①可根据幂的乘方的逆用,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判断;③可根据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判断.
【详解】解:,,
,
,
,②关系成立;
,
,①关系成立;
,
,③关系成立;
则①②③成立,
故答案为:①②③.
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根据幂的意义得出,然后利用幂的乘方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
故选:B.
3.
【分析】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逆用,根据题意,得到,逆用幂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
4.3a+b-c=2
【分析】由题意知,则有,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知
∴
∴
∴
∴a、b、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题型8 幂的运算中的新定义问题】
1.(1)解:根据指数与对数关系得:.
故答案为:.
(2)解:设 ,则,
∴ .
∴ .
∴ .
(3)解:原式
.
故答案为:.
2.32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算式,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出,求出,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代数式是,再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进行计算,最后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所以,
即,
所以
,
故答案为:32.
3.3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的运算、同底数幂乘法运算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设,,,易得,,,且,然后根据,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解:设,,,
则有,,,且,
∴,即有.
故答案为:30.
4.(1)2,6,4;
(2).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和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新定义可得,,,然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求出即可.
【详解】(1)解:∵,,,
∴,, ,
故答案为:2,6,4;
(2)解:∵,,,
∴,,,
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