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化学3月月考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选择题(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扬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玉石雕刻 B. 纸张裁剪 C. 木料打磨 D. 腐乳发酵
2. 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 NaOH可用于造纸和印染工业,NaOH属于
A. 单质 B. 酸 C. 碱 D. 盐
4.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 食盐水 B. 氯化钠晶体 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
5. 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会形成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 食醋 B. 氨水 C. NaCl溶液 D. Na2CO3溶液
6. 硫酸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
B. 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 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 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 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是
A. 氢氧化铝 B. 氯化钠 C. 碳酸镁 D. 碳酸氢钠
8.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生石灰:Ca(OH)2 B. 小苏打:NaHCO3 C. 烧碱:NaOH D. 食盐:NaCl
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10. 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B>A>C B. A>B>C C. C>B>A D. A>C>B
11. 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 Cu B. Cu和Al C. Zn和Cu D. Cu、Al和Zn
12. 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主要含 NaOH 和 CaO)干燥的是
A. CO2 B. NH3 C. HCl D. H2
13.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食盐溶液
14. 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⑤
15.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 B. C. D. AlCl3
16.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7. 下列与硫酸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 检验酸碱度 将pH试纸浸入稀硫酸中,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中和碱性废水 向碱性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铁制品除锈 将生锈的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
18. 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NaCl
B.T1℃应介于40℃~50℃
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变大、乙变小
D.等质量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则加入Na2SO4的质量大于NaCl的质量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氮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D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20. 天然气因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
B. 脱硫过程中,理论上每生成32g硫,需要消耗32g氧气
C. 反应过程i,属于置换反应
D. 整个过程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非选择题(60分)
21.(7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性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
A.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范围如下: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5.0-5.5 5.8-6.7 6.0-7.0 7.0-7.5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氢铵()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已知:短时间加热可使微生物失去活性。]
装置1 装置2
①将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分解成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与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2.(15分)二氧化碳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Ⅰ.二氧化碳的制备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上图中选用____(填字母)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制备CO2常用1∶3的稀盐酸(用体积比为1∶3的浓盐酸与水混合配制),已知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mL-1,1∶3的稀盐酸溶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实验室常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若向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CO2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1,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探究了二氧化碳与焦炭的反应(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能说明二氧化碳与焦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装置A中的固体逐渐减少,__________。
Ⅲ.二氧化碳的应用
2021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在淀粉的人工合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具体合成的原理:科学家们先将二氧化碳用无机催化剂还原为甲醇,然后将甲醇转化成为三碳化合物,接下来再将三碳化合物合成为六碳化合物,最后聚合成淀粉。
(7)由CO2制甲醇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多原子金属簇催化剂表面吸附,逐步转化为气态的甲醇(CH4O)和另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受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图1、2,分析图像可知,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__(填“A”、“B”或“C”),合适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______。
(8)一定条件下,CO2也能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 。
23.(18分)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等,他们在工业上有很多的用途。
(一)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由工业废料铁泥(含Fe、Fe2O3、FeO和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制取Fe3O4的一种流程如下图。(已知: )
(1)步骤①加入过量稀硫酸和铁泥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2)步骤②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 。
(3)步骤③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在进行操作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4) FeOOH与FeSO3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2FeOOH+FeSO3=Fe3O4+H2SO3,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Fe3O4中+3价铁原子和+2价铁原子个数比为 。
(5)为获得纯净、干燥的四氧化三铁,操作Ⅳ包含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二) 铁红(Fe2O3)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其生产流程如下,反应均在氢氧化铁悬浊液中进行,氢氧化铁所起作用类似于催化剂。
(1)在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后需要及时添加铁粉,否则反应速度将快速降低, 写出该原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得到的铁红固体需经过滤、洗涤、烘干。洗涤铁红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铁溶液
(3)该工艺生产铁红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三)铁触媒催化剂【单相碳化铁(FexCy)】组成分析,触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单相碳化铁,工业单相碳化铁中常常含有铁单质。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FexCy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36.0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0.2gH2。
实验2:另取36.0g样品,按如图进行实验。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碱石灰(CaO、NaOH)足够多。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 (选字母,下同) A. 检查气密性 B.通氧气加热反应
(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段时间氧气,其作用是 。
A.将装置内的气体全部排到B装置中吸收 B.让氧气和含铁的物质继续反应
(3)装置C的作用是 。
A.吸收剩余的CO2,防止CO2进入空气中 B.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B装置内
(4)FexCy中,x︰y= 。表中m的值是 。
(5)反思:若用空气替代O2进行实验,测得x︰y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24.(6分)碳酸锰(MnCO3)是一种高性能磁性材料。以软锰矿粉(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量的Fe2O3、Al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沉锰”反应为MnSO4+2NH4HCO3=(NH4)2SO4+MnCO3↓+H2O+CO2↑
(1)“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SO4+MnO2+2H2SO4=X+MnSO4 +2H2O,X的化学式为 ______ ;“酸浸”时还发生的反应有 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2)流程中虚线内工序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沉锰”工序中,如图为MnCO3的产率与溶液pH、反应时间t的关系,由图可知应控制溶液的pH 为 ______。
(3)“过滤Ⅱ”后续的操作为洗涤、干燥,证明MnCO3固体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关于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H+和OH-发生反应
B.b点表示的溶液中的离子是K+、
C.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K2SO4和H2SO4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V的值最接近_____mL。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K2SO4和KOH
丁同学首先提出,猜想三不成立,因为______。
【进行实验】
(5)为了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学习小组选用CuO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表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应方程式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K2SO4,猜想一正确 K2SO4+BaCl2=BaSO4↓+2KCl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O粉末 ______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6)戊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一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
(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二中的CuO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不能代替CuO粉末的字母序号______。
A.Mg B.Fe2O3 C.Cu(OH)2 D.Na2CO3 E.KCl
(8)下列选项的应用与中和反应的原理无关的是______。
A.浓硫酸使小木条脱水炭化
B.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