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2024-2025第二学期初三物理3月月考卷(答案)

苏州高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物理3月月考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初中学生人体体积大约是50dm3 B.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5m/s
C. 一个苹果的重力约0.2N C. 书写台灯的正常工作电流约1A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
5.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一定慢
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6.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光纤不导电,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光纤通信不会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7.台灯有一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放张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8.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且鸡蛋静止时两杯盐水的液面高度相同,则可以判断
A.甲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比乙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小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比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
C.甲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甲杯中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比乙杯中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大
9.如图是手摇式手电筒,只要转动手电筒的摇柄,灯泡就能发光。下列实验能揭示手电筒工作原理的是
10.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 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 W甲<W乙
11.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实验中,可以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B.乙组实验中,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C.每组实验中,燃料的质量均应相等
D.每组实验中,杯中物质的质量均应相等
12.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2消耗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的阻值为20Ω B.R2的最大阻值为40Ω
C.电源电压为7V D.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3.6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现在正处春天时节,空气中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 现象;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 。
14.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红、 、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15.如图所示,A和B均为外形相同且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则 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 棒肯定有磁性.
16. 大型载重货车在长距离下坡行驶时,不断进行制动以控制车速,刹车片和轮毂长时间摩擦会产生高温,为防止高温烧坏刹车片导致刹车失灵,所以要在刹车时给刹车片喷水进行降温,一方面通过 方式减少其内能,另一方面水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吸热/放热)迅速降温,以保行车安全。
17.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能源家族中:①煤炭、②核能、③石油、④天燃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地热能、⑧潮汐能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序号),其中不来自太阳的能源是 (填序号).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 .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
18.右图的汽油机冲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则它每秒钟燃气对外做功 次.
19.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有温度决定的,己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和氧的烙点和沸点如右表所示:
(1)-200℃的氮是 态;
(2)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 。
20.用手将一质量为0.8kg,体积为1dm3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待物体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m3。(g取10N/kg)
21.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小明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也相同).由表可知,在第一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有 次是相同的.
22.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
(1)如果要检查L1支路,则要同时闭合的开关是   ;
(2)如果L2支路完好无损,则在只闭合S、S2时,L0的发光情况是   (选填“比正常发光时亮”、“正常发光”或“比正常发光时暗”);
(3)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则L3所在的支路   。
三、解答题(共50分.解答25、26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3.(8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2)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
(3)根据图丙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4)如图丁所示,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4.(4分)如图甲所示,重500N、底面积为0.2m2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块直木板将该箱子匀速拉上平台(图乙)。已知拉力为350N,箱子沿板移动了2m,升高1m。求:
(1)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2)上移过程中箱子所受的摩擦力为 N。
25.(6分)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用200N的拉力F,10s内使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改提600N的物体,求此时的机械效率.
26.(6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V,灯泡L规格为“6V 3W”。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S、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1)求灯泡L的额定电流;
(2)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断开S1、S3,闭合S、S2,调节滑片P,使R2的电功率为灯泡的2倍,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27.(7分)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1中,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 铁圈的高度。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2,则图2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 0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8 …
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min时的数据错误,温度应该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时当地的大气压 (大于/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高,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大量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28.(8分) 小明利用图1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确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还应进行调整,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约在凸透镜的 上。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成的是 (正立/倒立)的像,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有 。
(3)若将凸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体遮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也只剩一半 B.不可能成像
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4)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在图1中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的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5)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成的是 (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6)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已知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29.(6分) 几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不同的方法测量Rx的阻值,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还有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可以选用。
(1)第一组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单刀双掷开关拨至a位置,在乙位置连接电流表;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则Rx= Ω;
(2)第二组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单刀双掷开关S1拨至a位置;
②乙位置用导线连接,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小端,闭合开关S,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1;
③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记为U2;
④则Rx= (用上述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第三组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接入甲位置,乙位置用导线连接,先将单刀双掷开关S1拨至 (填a或b)位置;
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记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
③断开开关S,将单刀双掷开关S1拨至 (填a或b)位置;
④闭合开关S,调节 ,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⑤读出电阻箱示数,即等于Rx的阻值;
(4)第三组同学发现前两组的测量结果都一样,本组测量结果却比他们的大了2Ω,检查分析后发现是在步骤④之前不小心碰到了滑动变阻器滑片,导致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Ω。
30.(5分)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2)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 ,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
为 Ω。
(3)若将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调小,则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化学试题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绍兴市2025届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