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5套(含答案解析)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 5套(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 5套(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1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赵国颁布了国律;魏国有大府之宪;楚国有宪令;秦国则有秦律;韩昭侯重用申不害,颁布大量的法令,“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A.反映阶级关系的新变动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缓和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2.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描写汉武帝经营西域时提到:“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

2、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汉朝消除来自匈奴的威胁B.河西四郡设立的具体时间C.丝绸之路兴起的时代背景D.西域都护府设立意义重大3.陈长琦先生对晋宋齐的八种高级官位(录尚书事、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宗等高级职位)的拥有者分为士族势力和宗戚势力分开进行统计,西晋的时候这几种高级官职士族占48%,宗戚占19%;到了东晋士族上升到78.4%了,宗戚骤然下降到7.4%;到刘宋士族占64%,宗戚上升到19%;到南齐,士族下降到55%,宗戚上升到38%。这样一个此消彼长变化反映出( )A.世族势力不断衰落,宗戚势力持续增强B.选官制度变化影响世族与宗戚地位变化C.政治权力中皇权有

3、所增加但仍不稳定D.地方局势混乱导致中央官职比例失调4.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早在78世纪,便曾在“国学”内设立算学科,置“算学博士若助教一人,以缀经三开九章六章教授之”。其中所说缀经当是祖冲之缀术九章即九章算术。这可以说明( )A.新罗典章制度仿效中国B.东亚各国文明相互交融C.遣唐使主要学习数学成就D.中华文化对周边影响深远5.下表是宋代国有矿场的经营情况。据此可知,宋代国有矿场( )经营者经营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从业者身份官府劳役征发课额制或抽分制厢兵、罪犯、役夫招募厢兵、罪犯、役夫、民匠私人买扑(承佃)民匠A.深受产品消费市场影响B.经营理念趋向灵活多元C.出现了全新的生产关系D.仍居于矿冶

4、业主导地位6.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谈到“知行合一”时曾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歧路之险夷者邪?”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善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孝弟?”与上述意思相符的是( )A.“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B.“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D.“其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7.晚清时期,中国商业组织中已形成了楔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外资商业、在通商口岸及其他城市的华资新式商业、在中国广大内地乡镇和农村的传统商业三重结构,这种结构在民国时期又有较大发展。近代中

5、国商业发展的这种状况( )A.表明工业化必须以传统产业为基础B.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C.体现出转型时期商业发展的复杂性D.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8.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群体提出的关于女性的主张。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群体具体主张太平天国领导者男呼兄弟,女呼姊妹,不列尊卑,不分贵贱;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尽杀妖维新派人士女子与男子同为人体,同为天民,亦同为国民,并明确提出“推女学之源,国家兴衰存亡之系焉”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人士“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列担”A.近代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C.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冲突加剧D

6、.专制与共和思潮的激烈较量9.20世纪30年代初,江西一些地区的雇农、贫农、中农、知识分子等通过选举,成为乡苏维埃代表,同时,农民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也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取代了没落的乡绅和宗族领袖成为“新的精英管理阶级”。这些举措( )A.重建了基层政治秩序B.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D.使反“围剿”取得了胜利10.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奥运会组委会正式邀请新中国参会,新中国派出40人的体育代表团。代表团动身前,周恩来指出:“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中方此次参会意在( )A.提升群众体育水平B.揭露鲜战争的真相C.分化资本主义阵营D.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11.1987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简单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二模试题物理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