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重点题型突破】开放推理题强化训练(答案)

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重点题型突破】开放推理题强化训练
类型一 开放类试题
1.(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2024年6月2日6时23分,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南极。探测器由“轨返组合体”和“着上组合体”组成,“着上组合体”上装有着陆相机,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进行研究。“着上组合体”的落月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当距离月面约90~110米高度时,进入悬停段,这一阶段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发射激光,通过反射获得这个探测器与月面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完成高精度三维成像,帮助实现平稳着陆。
请从文中摘取一段与物理相关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
物理知识: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年河南周口中考三模题)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如惯性、摩擦力、浮力等在厨房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物理知识对应的应用和危害.
【示例】应用:切刀削面入锅时,面条由于惯性飞入水中.
危害:油锅里滴入水后,油会飞溅出来,由于惯性继续飞行,烫伤手臂.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5年河南林州市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在火箭发射时点燃燃料,向下喷出高温火焰,使火箭向上加速升空。请你从上述情景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进行解释。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火箭为什么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
解释:液态氢的热值比较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液态氢放出的热量比较多。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5年贵州土家族自治县中考一模题)图甲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向地面上的中学生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和展示在我国空间站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并且生动地演示了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的神奇现象,如图乙所示,演示的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实验做完后王亚平还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主课堂与分课堂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的问题。根据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王亚平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主课堂与分课堂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视频通话是靠什么传递信息
(2)如图乙为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成功演示浮力消失实验场景。她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放手后观察到乒乓球没有上浮而继续停留水中,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浮力消失的原因。
5.(2025年河南泌阳县中考一模题)在足球运动中,运动员常会踢出“香蕉球”,如图所示。请你估照示例。就上述踢球过程指出一个物说问题并解释。
【示例】问题:足球踢出后为什么继续运动
解释:足球具有惯性。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如图所示,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高于100℃,于是对此进行探究。
(1)小华猜想:可能是实验室中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导致的。她应该选用 (填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验证;
(2)小丽猜想:可能是因为盖了硬纸板,增大了水面上方气压,提高了水的 。要验证猜想,应 ,进行实验验证;
(3)小明猜想: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导致的。要验证猜想,请简述做法: ;
(4)小芳猜想:可能是由于水蒸气温度高于100℃导致的。她的猜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7.许多仪器的制作都运用了转换的科学思想,把不易观察的物理量转换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请根据实例填写下表:
仪器名称 工作原理 转换方法 所测物理量
温度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短 温度
弹簧测力计 ①_______________ 将力的大小转换为弹簧伸长的长短 ②________
电流表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③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
8.电磁轨道炮是一种远程、高能、多任务的武器,以舰船上储存的电能为动力来源.小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一款简易版的电磁炮模型如图所示。请你简述电磁炮发射的原理________.为提高所发射的炮弹速度,请你猜想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类试题答案】
1.物理信息: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理信息: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发射激光,通过反射获得这个探测器与月面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完成高精度三维成像;
物理知识: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
2应用:菜刀的手柄比较粗糙,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危害:厨房的地板上有水若不及时清除,会导致摩擦力变小,人容易摔倒。
3.问题: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解释: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推动火箭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火箭向上加速升空。
4.(1)王亚平与地面课堂视频通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2)乒乓球和水一起在太空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所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球和水改变运动方向,即使球和水处于“失重”状态,球和水虽然紧密接触,但没有相互作用力,即球所受浮力消失(或球排开的水失重,球受的浮力消失)。
5.问题1:踢球的同时,运动员为什么会感觉到脚被“顶”了一下
解释:运动员踢球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受到球的作用力。
问题2:运动员踢球后,足球的运动状态为什么会改变
解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踢球时对球施加了力,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其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
问题3:足球为何呈弧线运动
解释:足球两侧空气流速不同,流速快的一侧压强小,产生压强差。
问题4:为什么足球最终会停下来
解释:足球受阻力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
问题5:足球为何会在空中会划出弧线轨迹
解释:运动员踢足球时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影响足球的运动轨迹。
问题6:运动员用力大小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为什么不一样
解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动员用力越大,对足球施加的能量越多,足球获得的初速度越大,飞出的距离就越远。
6. (1)气压计 (2)沸点 去掉硬纸板,重新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 (3)换一支温度计测量 (4)小芳的猜想不合理,因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发生汽化,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最高为100℃,不会更高(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未接触水蒸气)。
7.①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得就越长(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②力 ③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
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增大电源电压(或更换更强的磁场)
类型一 推理类试题
1. (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一模题)在物理社团活动中,洛洛和丹丹把一条约10 m长的导线连在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如图所示,当他们像跳大绳摇绳子一样迅速摇动导线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他们两个面朝_____(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站立摇动导线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将最为明显,你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2024年河南三门峡中考二模题)“踢沙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将一个沙包从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分别沿竖直向上和斜向上踢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到达最高处时沙包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这两种状态下沙包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题)学习“液体压强”时,老师展示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辉辉同学观察实验后,得出结论: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水喷出的最远距离就越大。下课后,辉辉将自己的结论告诉老师,老师表扬了辉辉爱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和辉辉一起到了思考乐实验室,另找一个矿泉水瓶,在侧边扎了两个小圆孔C和D(圆孔A、B、C、D的直径相同),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观察得sc小于sd。
(1)现已知hc(2)其他条件不变,将木板向右移,最远的水流依然落在木板上,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木板上表面平移后的位置;
(3)sc′和sd′分别为现在的最远距离,现在求sc′ sd′;
(4)思考乐辉辉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
4.(2025年河南平舆县中考一模题)将一物块放在上表面粗糙的小车上,如图所示,物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当小车突然遇到障碍物停车时,相对于小车而言,物块可能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倒,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5.(2024年贵州中考题)电流热效应引发的用电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很多是由于电路老化或电线选择不规范所致。如家庭电线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绝缘皮老化脱落;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选用电线过细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用焦耳定律说明大功率用电器连接细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6. (2024年内蒙古赤峰中考题)《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的古人用脚踏碓将稻米去皮的情景(如图所示)。脚踏碓实质是费力杠杆,碓头砸打稻米时,动能越大,稻米越容易去皮。
(1)请分析脚踏碓做成费力杠杆使稻米容易去皮的原因。
(2)早在汉代,人们就学会了用水力代替人力,脚踏碓就演变成水碓。水碓一般安装在水流较急的地方,请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安装在水流较急地方的原因。
7.(2025年河南郏县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木块A和B分别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顶端自由下滑(不计空气阻力),两木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A___________(选填“>”、“=”或“<”)vB,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题)(1)一个圆形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甲同学认为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乙同学认为不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丙同学认为:热量只能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是,丁同学却认为,只要条件合适,热量也可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请举例说明。
【推理类试题答案】
1.东西 磁感线的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两位同学站在东西方向,摇动导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更大一些
2.不同 沙包竖直向上和斜向上运动到最高处时,前者速度为零,后者速度不为零;沙包不受外力时,前者保持静止状态,后者沿运动最高点的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1) < (2) (3) > (4)由上述实验可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木板向右移,因此水流由C和D两孔流出的速度和方向不变,由于D点较低,因此水流到木板的时间较短,因为木板挡住了水流,导致从D孔流出的水流在水平方向运动距离减小,才出现sc′>sd′,因此辉辉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
4. 右 小车停车时,物块受到小车上表面对物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惯性物块上半部分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导致物块相对小车向右运动,物块向右倾倒。
5.(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2)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细电线的横截面积小,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容易引发火灾。
6.(1)脚踏碓做成费力杠杆,脚踩下较小的距离,可以将碓举得更高,获得较大的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得打击的速度很大,容易将稻米去皮。
(2)水碓一般安装在水流较急的地方,相同的水动能较大,可以做功较多,容易将稻米去皮。
7. = 由于斜面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滑过程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木块的机械能守恒。开始时木块的重力势能相等,木块到达底端时,重力势能转化全部转化为动能、滑动斜面底端的动能相等。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木块的质量相等,速度也相等。
8.(1)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理由:一个圆形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铁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改变物体内能方式除了热传递之外还有做功,所以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铁片温度升高,比如可以用钢丝球摩擦铁片,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片的温度也会升高。
(2)丁同学的说法正确。
内能(热量)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但当存在外部干预,如对物体做功,热传递的方向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冰箱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电流做功,将内能(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内部传递到温度较高的外部,从而保持冰箱内部的低温。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2.2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