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度物理试题
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其中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0题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是
A.电阻 B.电功 C.能量 D.质量
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二字描述的是声音的
A.波形 B.速度 C.音调 D.以上都不是
3.一辆放入水中的玩具车,其车轮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水上。从侧面看车轮变扁了,这是光的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
4.如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水沸腾后所产生的水蒸气将软木塞冲起。水蒸气冲起软木塞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额定电压均为220 V、额定功率均为800 W的电热水壶和洗衣机,正常工作时
A.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少 B.相同时间内,两者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C.洗衣机产生的热量多 D.相同时间内,两者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6.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 8cm B.·一定在8cm 到 10 cm之间
C. 一定大于20cm D. 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间
7.“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是同学们必备的意识。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B.用电器着火时用水灭火
C.开关接在电灯和零线之间 D.更换灯泡前断开电源开关
8.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牛顿最早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C.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D.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9.如图,为疫情期间学校配备的电子测温仪及它的内部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R为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 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
B.被测者体温升高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C.被测者体温升高时,显示仪的示数变大
D.测量相同体温时,若电源电压降低,显示仪示数变小
10.小杰骑自行车沿斜面向下匀速直线骑行,其车把上挂了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骑行过程中悬绳保持竖直,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和杯中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B.杯子所受重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下
C.杯子对水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D.杯中水面一定水平
二、非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每空1分,每图1分,第20题8分)
11.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将宇航员和“神舟十八号”飞船送入太空。已经完成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合体。
(1)对接后相对于“神舟十八号”,天和核心舱是 的。火箭高速运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使温度急剧升高,这是以 的方式改变火箭的内能;
(2)对宇航员通过 将信息传送到地面。
(3)交会对接过程是在太阳照不到的阴影区完成的,从光学角度看,阴影是光的 现象。
12.如图所示是一种磁悬浮台灯,台灯底部装有磁铁,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灯座通电后,灯泡会悬浮在灯座上方,内部LED灯发光。
(1)灯泡能够悬浮在空中,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 的原理;
(2)LED灯是由 材料制成的,它发出的光照射在底座上,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底座,说明光在底边上发生的是 反射。
13.驾驶员的头枕和安全带在安全驾驶中起着重要作用。头枕是为了减小汽车在 (选填“追尾前车”或“被后车追尾”)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轿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 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此时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
14.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她若想测小车运动过程中后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可是将小车放在 B 点,按下秒表并同时让小车从静止开始下滑,当小车下滑到C 点时停止计时。你认为这个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所测时间 小车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2)在测量AB 段运动时间时,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小车 BC 段的平均速度偏 。
(3)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 。
(4)如图乙所示,小组利用位置传感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象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是 运动的。
15.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将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
(1)图甲中,激光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 °。
(2)纸板上可以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和法线在 内。
(3)如图乙所示,在甲图基础上将激光笔紧贴纸板,并一同绕CD 轴向后转动一定角度。与甲图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法线的位置 B.反射角的大小
C.反射光线的位置 D.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在图乙中,让光线OE 顺时针旋转,则该光线在平面镜中的像 旋转。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帮助他完成图丙光路图。
16.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磁感线方向判断蹄形磁体的上端是 极。
(2)让导线AB 在磁场中做 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回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一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根据这个现象制成了 。
17.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两组同学从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先调整铁夹 (选填“A”或“B”)。
(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
(3)观察到丁图中的实验现象是在水沸腾 (填“前”或“时”)。
(4)图戊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知:其中图线 是根据甲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
(5)小组同学实验中发现水加热到沸腾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可能的原因是 。
18.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比赛充满了智慧。冰壶比赛时,运动员有时要不断地擦冰,这是为了改变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此,小兰和小海一起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
(1)小兰和小海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方式,使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的是图 的方式,依据的是 知识;另一种方式中,同样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按图甲的做法,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f ,发现 这说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发现 这说明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冰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地擦冰,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 摩擦的,目的是使冰壶在冰面上运动的距离更 一些。
19.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3 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 Ω 1 A”。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0.6 1 1.5 2 2.5
电流I/A 0.12 0.2 0.3 0.4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压表仍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有变化。若电路故障只有一处,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 发生 ;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5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 示, 为 A;
(4)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在电阻一定时, ;
(5)利用这个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分别接入阻值为5Ω、10 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且每次只接入一个定值电阻,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不改变现有器材的规格,设定的电压应在 V~ V范围内,才能保证五次实验顺利进行,得出正确结论。
20. 物理社团成员设计了一款多量程密度计,其结构如图甲所示,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均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其变化规律恒定不变,其中 所受压力每增大1 N,电阻减小1Ω,R 所受压力每增大1 N,电阻减小值为 图乙是一个质量不计的杯子,可平稳放在R 、R 上,并在1000 mL处有标记。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为
(1)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2)向杯中装水至标记处,则杯中水的重力为 N。
(3)把装好水的杯子缓慢放置在. 上,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如果把杯中的水倒出擦干,加入密度 的另一种液体至标记处,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电源电压U和(1)中刚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Ⅰ。(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最后结果)
(4)若将杯子改放在. 上,向杯子中加入密度为 的液体至标记处,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社团成员发现,分别将杯子放在. 和 上改成量程不同的液体密度计,其中杯子放在 上时量程较大,杯子放在 上时精确度较高。省二2025.3九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B 7.D 8.A 9.BCD 10.ACD
11.(1)静止做功
(2)电磁波
(3)直线传播
12.(1)排斥
(2)半导体
漫
13.被后车追尾小于
小
14.(1)不可行大于
(2)大·
(3减坡度
《4)加速
15.(1)50(2)同一Ψ躐
(3)AD
(4)逆时针(5)见下图
16.(1)N
(2)切割磁感线
电
,发电粗
17.(1)B(2)94
(3)前
(45.b
〔)水敏多‘初温低)
18.(1)甲二力平衡
大于
(2)大
粗
3)减小远
19.(1)见下图(2)短路
(3)05
(4)流与电压成正比
(5)控制电阻两端电乐“定1,5
3
20.(2)10
(3)12V0.4A
(4)R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