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B D C B BC AD
9. 1.20 -11
10. 越小 越大 控制变量法
11. 静止 =
12. 1∶1 4∶5
13.
14.
15.(1)
(2)
16.(1)B
(2)不可靠
(3)C
(4)
(5)
(6)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17.(1) 未点燃 完全重合
(2)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对称 3
18.(1)振动
(2)直径
(3)3
(4) 小 短
19.(1)拔河比赛中,可以在手上涂镁粉
(2)见详解
20.见解析
21.(1)0.009m3
(2)0.01m3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可能会胀破水管
22.(1)0
(2)
(3)增大
(4) 不同意 因为铁棒中的声速比空气中声速大得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g
0.63
3
15
uhliut
A
0.
3
+
S
Li
L2
FN
A
YG金沙县第四中学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物理学的“殿堂”是经过无数“巨人”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究构建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巨人”是( )
A.富兰克林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研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建立模型法
C.比值定义法 D.微小量放大法
3.电能便于输送和转化,运用广泛,但电能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通常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而来。下列发电方式中,通过消耗可再生能源获取电能的是( )
A.利用核能发电 B.利用太阳能发电
C.燃烧煤炭发电 D.燃烧天然气发电
4.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5.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m。
A. B. C. D.
6.如图中有一种利用海水盐差能发电的装置,甲、乙两块渗透膜将容器隔成三个区域,分别加入海水和纯水,微粒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甲渗透膜只能让带正电的钠离子通过,乙渗透膜只能止带负电的氯离子通过,容器就变成了个电源,把小灯泡接进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可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发电装置左边是电源的负极
B.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C.该发电装置内部,只有电子在发生定向移动
D.该发电装置不做任何改变,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并且很环保
二、多选题
7.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要清晰的成在光屏上,水透镜前可放一个凸透镜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要清晰的成在光屏上,水透镜前可放一个凹透镜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要清晰的成在光屏上,水透镜前可放一个凸透镜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要清晰的成在光屏上,水透镜前可放一个凹透镜
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H”形容器,右侧装有植物油,左侧可能装有水或酒精,中间用一个可以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密封,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ρ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左侧可能装有酒精
B.左侧可能装有水
C.若想让活塞向右侧移动,可以在a处水平吹气
D.若想让活塞向右侧移动,可以在b处水平吹气
三、填空题
9.如图所示,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温度计的示数是 ℃。
10.当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 ,压强越大;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 ,压强越大。这其中蕴含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
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在10~15s内甲物体运动状态为 ;在0~15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
12.甲、乙两个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5∶4,将它们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则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将乙切去,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四、作图题
13.请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其对应的电路图。
14.如图所示,物体A 在光滑斜面上向上滑动,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5.按要求作图;
(1)请参照吸气冲程示意图甲,画出压缩冲程示意图,要求画出活塞、曲轴的位置及阀门的开闭情况;
(2)请根据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要求线路不能交叉,电流表接0.6A量程,电压表接3V量程。)
五、实验题
16.小明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在开关闭合之前,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 ;
A.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B.使用前电流表没有调零
C.电流表量程较小
(2)实验时,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亮。小刚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据此他认为把电路接成了串联电路。小刚的判断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
(3)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4)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来实现测量L2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5)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6)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接下来他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17.如图甲所示为小王在实验课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
(1)实验思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镜前,眼睛在镜前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用一支外形、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蜡烛A的像的位置 ,这样就能确定A的像的位置,再进行多次探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在白纸上分别标记玻璃板的位置、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接下来小王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数据分析:小王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5 5
2 10 10
3 15 15
…… …… ……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4)评估交流:小李同学按照小王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确定了蜡烛A的位置a、b、c和对应的像的位置、、(如图乙),接下来他将白纸沿MN对折,发现a、b、c与、、重合,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细心的小张同学又发现每次实验时都有两个像出现,经过大家讨论得出这是由于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于是小张测出每次实验两个像间的距离,发现两个像间的距离始终是6mm,则玻璃板的厚度是 mm。
18.如图的金属管风铃在微风吹过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海想探究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相同的3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20 2.0 1685
3 30 2.0 1284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 产生的;
(2)根据表中编号1、2的数据,可得: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 有关;
(3)若想探究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编号2和编号 的数据;
(4)若要发出音调更高的声音,应选用直径更 、长度更 的直管。
六、简答题
19.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与摩擦相关的现象,这些摩擦中,有的是有益摩擦,有的是有害摩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拔河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比赛中,你是如何增大这个摩擦的呢?
(2)请列举一个有害摩擦的实例,并提出一种减小这个摩擦的方法。
20.今年暑假期间上映了许多好看的电影,比如热播的《孤注一掷》,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电影的幕布都要用白色的而且是粗糙的布制成,请你从光学的角度解释一下:
(1)银幕都是白色的原因是什么?
(2)银幕为什么是粗糙的?
七、综合题
21.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常被冻裂。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以下计算,你便能回答。已知一根水管中水的质量为9kg,,。
(1)求水管中水的体积。
(2)求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冰的体积。
(3)请说明水管被冻裂的原因。
22.某同学利用声速测量器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如图所示为测量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会显示出甲、乙第一次接收到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s=1000ms)。即:甲乙中任意一个采集器接收到声信号时开始计时,直到另一个接收器接收到声信号时停止计时。
(1)若将铜铃放在甲乙连线的中点处(如图A),则敲响铜铃后,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会为: ms。
(2)调整甲乙的位置(如图B),测量出s1、s2的长度,敲响铜铃后,液晶显示屏上即显示出时间差t。请用s1、s2和t写出计算声速的表达式:v = 。
(3)保持图B中器材位置不变,打开实验室空调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并敲响铜铃,发现显示屏上的示数变小,这说明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4)该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声速表,想继续利用该装置测量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他将一根直铁棒架在甲乙之上,并用锤子敲击铁棒(如图C),根据显示屏上出现的示数计算出结果。同组小黄同学指出:声音除了通过铁棒传播,同时也通过空气传播,采集器采集到的可能是从空气中传播过来的声信号,所以这个测量方法不合理。你同意小黄同学的说法吗?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 。
声速表
介质 声速
空气(15℃) 340m/s
铁棒 3750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