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题(答案)

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4级3月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
B.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的导电性好,可制作光导纤维
C.汉代烧制出的“明如镜、声如磬”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是黏土
D.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以下反应能量变化符合图像所示的是( )
①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②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③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④铁片与盐酸的反应
⑤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⑥ 铜与浓硝酸反应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①③⑥
3.中办、国办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之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全部 D.只有②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到过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苹果块会变干瘪 B.乙中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丙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丁中pH试纸变成红色
5.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以制成计算机的芯片
B.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CO2↑
C.步骤②③需控制为无氧环境
D.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CI和H2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NO3-+4H+===3Fe3++NO↑+2H2O
B.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Al3++4NH3·H2O===4NH4++[Al(OH)4]-
C.少量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SiO2+4OH-===SiO32-+2H2O
7.湿润的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NO2为还原剂
B.过程Ⅱ中NO2-为还原产物
C.Fe2+为催化剂
D.总方程式为:4NO3-+NH4+===4NO2+NO2-+2H2O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O2、SO2、氯水、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都有漂白性,其原理相同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可生成BaSO4沉淀
C.检验SO2中含有CO2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石灰水
D.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9.下列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A.③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①③⑤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 mol SO2 与 1 mol O2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NA
B.3 mol 的 NO2与 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2NA
C.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3NA
D.5.6gFe与足量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铅蓄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4+2H2O-2e-=== PbO2+4H++SO42-
B.放电时,负极质量减少
C.充电时,生成PbO2电极附近酸性增强
D.充电时,生成1molPb(s)通过溶液转移的电子为2mol
1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放出a kJ能量
C.1 mol A2(g)和1 mol B2(g)反应生成2 mol AB(g)吸收的热量为(a-b) kJ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制氨气 实验室氨气尾气吸收 用氯化氢气体和饱和食盐水做喷泉实验 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 强氧化性
14.几种含硫物质的转化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试剂a可以是Cu
B.②中,需要确保NaOH溶液足量
C.③中,生成1molNa2S2O3 时,转移4mol电子
D.③中,将S换为Cl2,氧化产物为Na2SO4
1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生产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硫物质可以是单质硫,也可以是黄铁矿(FeS2)
B.A到B的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
C.试剂C可以是纯水
D.制备过程的化学反应不完全为氧化还原反应
第Ⅱ卷(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
I.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相关物质的一些性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写出Na2SO3与70%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验证生成二氧化硫 。
(3)将生成的二氧化硫通入B装置中,B中现象为 。
(4)某同学拟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他还原性气体)。
你认为不可行的装置是 (填“a”或“b”),理由是 。
II.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装置如图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7)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8)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除⑤标明外,其余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17.(12分)
Ⅰ.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图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Ⅱ.分别按图所示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中的溶液为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甲中 为电流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作正极,乙中铜片作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中的H+浓度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甲装置中,某同学发现不仅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原因可能是

(3)甲装置中,若把稀硫酸换成CuSO4溶液,试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18.(12分)
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化工原料,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7,制取E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1)A的电子式为     。
(2)反应A+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E+G→C的离子方程式为 。
(4)D+F→E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实验室保存E的浓溶液时用棕色试剂瓶,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6)有一瓶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其中c(H2SO4)=2.0 mol/L,c(HNO3)=1.0 mol/L。取100mL该混合溶液与12.8 g铜粉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L。
19.(16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亚氯酸钠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但其在工业上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清毒剂、拔染剂等,NaClO2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Ca2+、SO42-,加入的除杂试剂依次为 、 、 ,过滤后为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还需加入 (以上填写相应物质的化学式)。设计除杂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要考虑所加试剂的种类,还要考虑 。
(3)“电解”过程产生的Cl2可用于工业制漂白液,写出工业制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5)新冠流行期间,一种名叫“VB空气防护卡”成为了网红。商品介绍卡片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NaClO2。在接触空气时可以释放安全可靠的低浓度ClO2,从而达到消除病毒、细菌活性的防护效果。有同学推测VB空气防护原理是因为。N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得到ClO2,同时得到NaCl和钠的另一种正盐,试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4级3月月考
化学答案
1-15 BCDDB ACDAB CCACC
16.【答案】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 分)
(2)把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则有二氧化硫气体;若不褪色则没有二氧化硫气体 (2 分)
(3)紫红色褪去 (1 分)
(4)b (1 分)
装置b中的碱石灰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硫还能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 分)
(5)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 分)
(6)向下排空气法 (1 分)
(7)D (2 分)
(8)②④⑤ (2 分)
17.【答案】
答案 
Ⅰ.(1)A-2e-===A2+ (2 分) 
(2)Cu2++2e-===Cu (2 分)
(3)D>A>B>C (2 分)
Ⅱ.(1)C  (2 分)
(2)锌片不纯,锌与杂质构成原电池 (2 分) 
(3)Cu2++2e-===Cu (2 分)
18.【答案】
(1) (2 分)
(2)4NH3+5O24NO+6H2O (2 分)
(3)3Cu+8H++2===3Cu2++2NO↑+4H2O (2 分)
(4)1∶2 (2 分)
(5)4HNO34NO2↑+O2↑+2H2O (2 分)
(6)2.24 (2 分)
解析 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化工原料,则A为NH3;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则B为氧气;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G为Cu;根据转化关系,可知C为NO,D为NO2,F为H2O,E为HNO3。
(6)100 mL混合溶液中n(H+)=0.1 L×2×2 mol·L-1+0.1 L×1 mol·L-1=0.5 mol,12.8 g Cu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由方程式3Cu+8H++2===3Cu2++2NO↑+4H2O,可知硝酸根离子不足,故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应根据硝酸根离子计算,即产生0.1 mol NO,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
19.【答案】
(1) SO2+2NaClO3+H2SO4=2NaHSO4+2ClO2 (2 分)
(2) ①NaOH溶液 (1 分) 、BaCl2(1 分) Na2CO3(1 分)
②.HCl (1 分)
③所加试剂顺序和用量 (2 分)
(3)Cl2+2NaOH=NaCl+NaClO+H2O (2 分)
(4) ①2:1 (2 分)
②O2 (2 分)
(5)2CO2+5NaClO2=NaCl+4ClO2+2Na2CO3(2 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牛津译林版 期中复习 易错选择题80题(Unit1-Unit4)(含解析)

下一篇: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试题化学PDF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