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物理试卷
、单选题(本题共 8 题,每 题 3分,共 24分。在每个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据新闻报道,我国科学家在江 地下 700m的实验室捕捉到中微 v。中微 是最基本的粒 之 ,它
乎没有质量且不带电, 间戏称为“幽灵粒 ”。中微 与 中的 发 核反应的 程式为
,则 x粒 为( )
A. B. C. D.
2. 甲图为某 型发电机原理图,不计发电机线圈电阻,外接电阻 ,当线圈匀速转动时,产 的电动
势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
B. 线圈产 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C. 电阻 R的热功率为 48W
D. 若将电阻 R换成击穿电压为 12V的电容器,电容器不会被击穿
3. 2024年 8 4 在巴黎奥运会体操男 吊环决赛中,中国选 刘洋和邹敬园包揽冠亚军。如图甲所示是
刘洋在 赛中的“ 字 撑”动作。要完成该动作,运动员先双 向下撑住吊环,此时两根等 的吊绳沿竖直
向,然后双臂缓慢张开身体下移,如图 所示。若吊环的两根绳的拉 均为 ,它们的合 为
F,则在运动员双臂张开两 距离增 的过程中( )
第 1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 增 ,F不变 B. 不变,F增 C. 减 ,F不变 D. 增 ,F增
4. 定质量的理想 体从状态 a开始分别变化到状态 b和状态 c, 体的 p-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 体在 a
状态时的体积为 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状态 b 体分 的平均动能 于状态 c 体分 的平均动能
B. a到 c过程,单位体积内的 体分 数减少,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单位 积器壁上的 体分 数减少
C. 体在 c状态时的体积为 0.5L
D. a到 c过程, 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5. 质量为 m的某国产新能源汽 在平直道路上以恒定功率 P由静 启动,经过时间 t达到最 速度,汽
在 驶时所受阻 恒为 f,该过程中( )
A. 汽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汽 达到的最 速率为
C. 汽 的平均速率为 D. 汽 驶的距离为
6. 利 全反射棱镜可以 便地获取指纹图像 制成指纹锁。如图所示,在棱镜的两个直 边外侧分别放置
照明光源和摄像孔,当 指按在斜边的折射 上时,指纹的突出部分因与棱镜的折射 紧密接触 破坏了
全反射条件,因 相应位置的反射光较弱, 指纹的凹槽部分因其未与折射 接触 反射光线强,从 在
摄像机所在位置可以清楚地摄得折射 上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关于全反射棱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是因为光的 涉
B.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0.75c
第 2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C. 制作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应不 于
D. 棱镜截 可以是 个顶 为 的直 三 形
7. 采 如图甲所示电路来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现分别 a、b两束单 光照射同 光电管,得到光电流 I与
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 U的关系图像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直流电源左端为正极,将滑动变阻器滑 P向右滑动,则电流表示数 定增
B. 若直流电源右端为正极,电流表示数可能为零
C. a光照射时 b光照射时,所获得的光电 最 初动能
D. a光照射时的遏 电压 于 b光照射时的遏 电压
8. 如图所示,边 为 L的正四 体 ABCD的中 为 O,A、B两点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q、+q,设 穷
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D两点电场强度 相等, 向不同
B. O点场强 为
C. 电 在 C点的电势能 在 D点的电势能
D. 将位于 A点的-q电荷移到 C点,D点的电势不变
、多选题(本题共 5 题,每 题 4分,共 20分。在每个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 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分)
9. 6G通信技术有望在未来引领新的通信变 ,相较于 5G,它有着更卓越的性能提升。已知 5G 络通信技
术 采 3.3GHz-5GHz频 段 的 电 磁 波 , 6G 络 预 计 将 使 太 赫 兹 频 段
第 3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的电磁波。以下关于 5G和 6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6G信号是横波,5G信号是纵波
B. 6G信号的光 能量 5G信号的光 能量
C. 相同情况下 6G信号衍射现象 5G信号衍射现象更明显
D. 6G信号和 5G信号相遇不会发 涉现象
10. 某 层住宅楼层 为 3m, 明从 楼乘电梯回家, 智能 机记录了电梯运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 向,根据图像可知( )
A. 2s末电梯速度 向与 8s末速度 向相反
B 2s末电梯加速度 向与 8s末加速度 向相反
C. 0~3s内, 明处于超重状态
D. 明家所在楼层为 14层
11. 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 向传播, 时刻波传播到 处 M点,波形如图 1所示;图 2是
处质点 N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 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1m/s
B. 该简谐横波的起振 向为 y轴正 向
C. 时质点 Q 次到达波 位置
D. 从开始计时到波刚传到 Q点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 50cm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 为定值电阻,且 ,电容器 电容为 C,灯泡电阻也为
且保持不变,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 S,电流稳定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 U,电流表
示数为 I,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 P到特定位置,待电路稳定,该过程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电流
第 4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则( )
A.
B.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 ,灯泡变亮
C. 通过 的电荷量为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减 ,总功率增
13. 现代科学仪器常利 电场、磁场控制带电粒 的运动,真空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多层紧密相邻的匀强电
场和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的宽度均为 d,电场强度为 E, 向 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 , 向
垂直纸 向 。电场、磁场的边界互相平 且与电场 向垂直,粒 在电场、磁场交界处只受磁场 的作
。 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带正电粒 在第 1层电场左侧边界某处由静 释放,粒 始终在电场、
磁场中运动。不计粒 重 及运动时的电磁辐射,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 在第 1层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 粒 法进 第 5层磁场
C. 粒 运动的最 速度为
D. 若粒 恰好不能从第 n层磁场右边界穿出,换成 荷较 的其它带正电粒 也 法从第 n层磁场右边界
穿出
第 5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三、实验题(其中 14题 10分,15题 10分,共 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14. 某学习 组进 “ 油膜法估测分 ” 的实验。
(1)该实验中,将油酸分 看成是球形的,所采 的 法是_______。
A. 等效替代法 B. 理想模型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值定义法
(2)在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 为 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 V。在浅盘中
的 上均匀撒上痱 粉,将 滴溶液滴在 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 为 a的正 形 格的玻璃
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 形 格个数为 x。 以上字 表示油酸分 的半径
约为_______。
15. 某同学 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 平桌 间的动摩擦因数,重 加速度 g取 。
(1)在砂桶中放 适量细砂,接通电源,由静 释放滑块,打出 条纸带。从 较清晰的点迹起,每 5个
点取 1个计数点,在纸带上连续标出 5个计数点 A、B、C、D、E,测出各计数点到 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
所示。电源频率为 50Hz,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_______ (结果保留 1位 数)
(2)实验中多次改变砂桶中细砂的质量,重复实验,测得多组 传感器示数 F及对应的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a,以 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 a-F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
为 _______ ,滑块与桌 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
16. 某实验 组使 某个多 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并探究欧姆表的原理。
第 6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使 多 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 欧姆挡“ ”挡,经欧姆调零后进 测量,指针指在如
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了使多 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欧姆挡_______挡(选填“ ”
或“ ”);
(2)该 组进 步探究欧姆表的原理,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开关 S,可使欧姆表具有“×1”
和“×10”的两种倍率,可 器材如下:
A. 电池(电动势 ,内阻不计);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内阻 );
C.定值电阻 (阻值为 5.0Ω);
D.滑动变阻器 (最 阻值为 150Ω);
E.定值电阻 (阻值为 1.0Ω)、 (阻值未知);
F.开关 个,红、 表笔各 ,导线若 。
虚线框内是双量程电流表,已知当 S接 a时,对应电流表量程是 0~0.1A;
①.定值电阻 _______Ω;
②.测电阻时,B表笔应是_______(填“红”或“ ”)表笔。
③.当开关 S拨向_______(填“a”或“b”)时,欧姆表的倍率是“×10”
④.使 段时间后电池 化,电动势下降到 1.45V、内阻增 到 3Ω,但仍可调零,正确操作后,测量另
个定值电阻,欧姆表读数为 150Ω,则这个电阻的实际阻值应为_______Ω。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题,第 16题 8分,第 17题 12分,第 18题 16分,共 36分。把答
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 字说明、 程式和演算步骤)
17. 2024年 5 3 ,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 征五号遥 运载 箭,在中国 昌航天发射场点 发射,进
第 7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地 转移轨道,6 2 ,嫦娥六号探测器组合体成功着陆 背预选着陆区,并从 背上采集 壤,为我
国研究 球做出巨 的贡献。假设嫦娥六号在 球表 做如下实验,在距离 球表 度为 h的位置将
球以初速度为 平抛出(不计阻 ),实验测量落点离抛出点 平距离为 x。将 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
且不考虑 转的球体, 球半径为 R,万有引 常量为 G。求:
(1) 球表 重 加速度 g的 及 球质量 M;
(2) 球的第 宇宙速度ν。
18. 某轨道模型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轨道,在 B处与光滑 平轨道 BC平滑相接。CDE为半径
的光滑圆形光滑轨道,C、E略微错开,圆形轨道在 E处与光滑 平轨道 EF平滑相接,轨道 EF
末端 F处放置 度 ,质量 的 板。质量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距 平轨道
h处静 释放。已知滑块与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在通过各连接处时均 能量损失。重
加速度 ,求:
(1)滑块静 释放 度 ,滑块在通过圆轨道最 点 D时对轨道的压 ;
(2)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前提下,讨论 h不同时滑块与 板摩擦所产 的热量 Q与滑块静 释放 度 h的
关系。
19. 如图所示, 质量为 、电阻 ,边 为 的正 形单匝线框 abcd放在平板
上,线框 abcd的 ab边刚好与 左端对 , 上表 与 平台 AC等 , 度 ,
和线框 起以速度 向右匀速运动。当 与 平台左侧碰撞后 即停 运动,线框 abcd继续
向右运动进 平台。AB间距离为 。在离台 度为 空间上 (以虚线 NQ为边界),有
匀强磁场区域MNQP,区域内磁场 向垂直纸 向 ,磁感应强度 为 。当线框 abcd的 cd边
刚到达虚线MA时,给线框施加 个 平外 F,使线框匀速进 匀强磁场区域MNQP,当线框 abcd的 ab
边刚到达虚线 MA时,撤去外 F。已知线框与 和 平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 加速度
为 。求:
第 8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线框 abcd进 磁场区域 MNQP的过程中,线框 abcd中的电流 ;
(2)外 F做功的 ;
(3)已知 平台 BC区光滑,在虚线 PB右侧存在 向垂直纸 向 、磁感应强度 随距离均匀增强的
磁场。紧靠虚线 PB竖直放置 个边 ,质量 、匝数 匝、电阻 的正
形线框 efhj。在线框左边界 ef处的磁感应强度 为 ,线框右边界 hj处的磁感应强度 。线
框 abcd的 cd边运动到虚线 PB时,与静 的线框 efhj发 弹性碰撞,线框 abcd与线框 efhj碰撞后,直到
两线框都静 时,求线框 abcd的 cd边与线框 efhj的 ef边间的距离 。
第 9 /共 9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四校联考物理试卷
、单选题(本题共 8 题,每 题 3分,共 24分。在每个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据新闻报道, 我国科学家在江 地下 700m的实验室捕捉到中微 v。中微 是最基本的粒 之 ,
1
它 乎没有质量且不带电, 间戏称为“幽灵粒 ” H。中微 与 中的 1 发 核反应的 程式为
1
1 H
0
+1 e x,则 x粒 为( )
A. 11H B.
0
1e C.
1
0n D.
2
1H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x粒 的电荷数为 0,质量数为 1,即 x 1粒 为 0n。
故选 C。
2. 甲图为某 型发电机原理图,不计发电机线圈电阻,外接电阻 R=6Ω,当线圈匀速转动时,产 的电动
势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
B. 线圈产 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u 12sin50πt V
C. 电阻 R的热功率为 48W
D. 若将电阻 R换成击穿电压为 12V的电容器,电容器不会被击穿
【答案】A
【解析】
U 12 2
【详解】A.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U m V 12V
2 2
故 A正确;
B.由图 可知周期T 0.4s
第 1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
则 5 rad/ s
T
线圈产 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u 12 2sin5πt V
故 B错误;
U 2C 12
2
.电阻 R的热功率为P I 2R W 24W
R 6
故 C错误;
D.电容器的击穿电压是交变电压的最 值,将电阻 R换成击穿电压为 12V的电容器,电容器会被击穿,
故 D错误。
故选 A。
3. 2024年 8 4 在巴黎奥运会体操男 吊环决赛中,中国选 刘洋和邹敬园包揽冠亚军。如图甲所示是
刘洋在 赛中的“ 字 撑”动作。要完成该动作,运动员先双 向下撑住吊环,此时两根等 的吊绳沿竖直
向,然后双臂缓慢张开身体下移,如图 所示。若吊环的两根绳的拉 均为 FT,它们的合 为
F,则在运动员双臂张开两 距离增 的过程中( )
A. FT增 ,F不变 B. FT不变,F增 C. FT减 ,F不变 D. FT增 ,F增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运动员受 分析,受到两根绳的拉 FT和重 mg,两根绳拉 的合 F与重 mg等 反
向,所以F mg
设两根绳的夹 为2 ,则 F 2FT cos
在运动员双臂张开两 间距增 的过程中, 增 , cos 减 , F 不变,所以 FT增 。
第 2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 A。
4. 定质量的理想 体从状态 a开始分别变化到状态 b和状态 c, 体的 p-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 体在 a
状态时的体积为 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状态 b 体分 的平均动能 于状态 c 体分 的平均动能
B. a到 c过程,单位体积内的 体分 数减少,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单位 积器壁上的 体分 数减少
C. 体在 c状态时的体积为 0.5L
D. a到 c过程, 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温度是分 平均动能的标志 ,图像可知状态 b、状态 c温度相等 ,所以状态 b和状态 c 体
分 的平均动能相等,故 A错误;
B.图像可知 a到 c过程,压强 p不变,温度 T升 ,则体积 V增 。单位体积内的 体分 数减少;
因为压强不变,温度升 ,分 平均动能增 ,根据压强的微观解释,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单位 积器壁上
的 体分 数减少,故 B正确;
1L V
C.a c到 c过程,压强 p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250K 500K
可得 体在 c状态时的体积Vc 2L
故 C错误;
D.a到 c过程,温度升 , 体内能增加( U 0),体积 V增 , 体对外做功W 0,根据热 学第
定律 U W Q
可知Q 0, 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 D错误。
故选 B。
5. 质量为 m的某国产新能源汽 在平直道路上以恒定功率 P由静 启动,经过时间 t达到最 速度,汽
在 驶时所受阻 恒为 f,该过程中( )
第 3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汽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汽 达到的最 速率为 Pf
P Pt mP2
C. 汽 的平均速率为 D. 汽 驶的距离为
2 f f 2 f 3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汽 ,由 顿第 定律可得 F f ma牵
P
因为F牵 v
可知功率不变时,随着速度增 , F牵减 ,合 减 ,加速度减 ,故 A错误;
P
B.速度最 时,汽 加速度为 0,此时牵引 等于阻 ,即 F f牵 vm
P
得最 速度 vm f
故 B错误;
vm 0 PC.若汽 做匀加速运动,则汽 的平均速率为
2 2 f
P
但汽 做的是加速度减 的加速运动,故平均速率不等于 ,故 C错误;
2 f
1
D 2.对汽 ,由动能定理有 Pt fx mv
2 m
x Pt mP
2
联 解得汽 驶的距离为
f 2 f 3
故 D正确。
故选 D。
6. 利 全反射棱镜可以 便地获取指纹图像 制成指纹锁。如图所示,在棱镜的两个直 边外侧分别放置
照明光源和摄像孔,当 指按在斜边的折射 上时,指纹的突出部分因与棱镜的折射 紧密接触 破坏了
全反射条件,因 相应位置的反射光较弱, 指纹的凹槽部分因其未与折射 接触 反射光线强,从 在
摄像机所在位置可以清楚地摄得折射 上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关于全反射棱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是因为光的 涉
B.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0.75c
C. 制作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应不 于 2
D. 棱镜截 可以是 个顶 为30 的直 三 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是因为指纹的突出部分与棱镜折射 紧密接触破坏全反射条件,
反射光弱;凹槽部分未接触,反射光强,这是基于全反射原理, 光的 涉,故 A错误;
1
BC.题图中光路可知,该棱镜为等腰直线三 形,若恰好在斜 发 全发射,则有 sinC sin 45
n
解得折射率 n 2
c 2
则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v c
n 2
题意知棱镜得全反射临界 于等于 45 ,则棱镜对光的折射率 于等于 2,则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2
于等于 c 0.71c
2
故 B错误,C正确;
D.若棱镜截 顶 为30 , 何关系可知光在棱镜斜 上的 射 与反射 均为60 ,则光线在直 边
的 射 为60 , 于了棱镜的临界 ,将发 全发射,光不能从棱镜直 边射出,则收集不到指纹,故
D错误。
故选 C。
7. 采 如图甲所示电路来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现分别 a、b两束单 光照射同 光电管,得到光电流 I与
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 U的关系图像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5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若直流电源左端为正极,将滑动变阻器滑 P向右滑动,则电流表示数 定增
B. 若直流电源右端为正极,电流表示数可能为零
C. a光照射时 b光照射时,所获得的光电 最 初动能
D. a光照射时的遏 电压 于 b光照射时的遏 电压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直流电源左端为正极,光电管两端是正向电压,将滑动变阻器滑 P向右滑动,正向电压
增 ,若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后不再增 ,故 A错误;
B.若直流电源右端为正极,光电管两端是反向电压,将滑动变阻器滑 P向右滑动,反向电压增 ,达
到遏 电压后电流表示数是零,故 B正确;
CD.根据 eUC Ek h W0可知, 射光的频率越 ,光电 的最 初动能越 ,其对应的遏 电压
越 ,所以 a光的频率 b光的 , a光照射时,遏 电压 于 b光照射时的遏 电压,获得的光电
最 初动能较 ,故 CD错误。
故选 B。
8. 如图所示,边 为 L的正四 体 ABCD的中 为 O,A、B两点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q、+q,设
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D两点电场强度 相等, 向不同
第 6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kq
B. O点场强 为
3L2
C. 电 在 C点的电势能 在 D点的电势能
D. 将位于 A点的-q电荷移到 C点,D点的电势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B两点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q、+q,根据 何关系可知 C、D两点位于 A、B两点连
线的中垂 上,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中垂线电场分布特点可知,C、D两点电场强度 相等, 向相
同,故 A错误;
2
B h L2 3 L 6.正四 体的 为 L
3 3
设OA OB r 3,根据 何关系可得 r r 2 ( L)2 h
3
6
解得 r L
4
E kq 8kq2
A、B两点的点电荷在 O点产 的场强 均为 6 3L
2
L
4
1 L
设OA、OB与 AB的夹 为 ,则 cos 2
6
6 3L
4
则 O点场强 为 EO 2E cos 2
8kq 6 16 6kq
3L2 3 9L2
故 B错误;
C.C、D两点位于 A、B两点连线的中垂 上,因为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 为等势 ,所以 C、D
两点的电势相同,则电 在 C点的电势能等于在 D点的电势能,故 C错误;
D.将位于 A点的-q电荷移到 C点,由于 D、A两点距离与 D、C两点距离相等,所以 D点的电势不变,
故 D正确。
故选 D。
、多选题(本题共 5 题,每 题 4分,共 20分。在每个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 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分)
第 7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 6G通信技术有望在未来引领新的通信变 ,相较于 5G,它有着更卓越的性能提升。已知 5G 络通信技
术 采 3.3GHz-5GHz 频 段 的 电 磁 波 , 6G 络 预 计 将 使 太 赫 兹 频 段
0.1THz 10THz, lTHz 1000GHz 的电磁波。以下关于 5G和 6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6G信号是横波,5G信号是纵波
B. 6G信号的光 能量 5G信号的光 能量
C. 相同情况下 6G信号衍射现象 5G信号衍射现象更明显
D. 6G信号和 5G信号相遇不会发 涉现象
【答案】BD
【解析】
【详解】A.5G信号和 6G信号都是横波,选项 A错误;
B.根据 E h 可知,6G信号的光 能量 5G信号的频率更 ,则光 能量 ,选项 B正确;
C.6G信号 5G信号的波 短,则相同情况下 6G信号衍射现象 5G信号衍射现象更不明显,选项 C
错误;
D.6G信号和 5G信号频率不同,则相遇不会发 涉现象,选项 D正确。
故选 BD。
10. 某 层住宅楼层 为 3m, 明从 楼乘电梯回家, 智能 机记录了电梯运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 向,根据图像可知( )
A. 2s末电梯速度 向与 8s末速度 向相反
B. 2s末电梯加速度 向与 8s末加速度 向相反
C. 0~3s内, 明处于超重状态
D. 明家所在楼层为 14层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电梯在 10s内 直向上运动,可知 2s末电梯速度 向与 8s末速度 向相同,选项 A错误;
第 8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 2s末电梯加速度 向与 8s末加速度 向相反,选项 B正确;
C.0~3s内, 明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C正确;
D.图像的 积等于位移可知,电梯向上运动的位移 h 21 1 1m 21m
明家所在楼层为 8层,选项 D错误。
故选 BC。
11. 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 向传播, t 0时刻波传播到 x 5m处的 M点,波形如图 1所示;图 2是
x 3m处质点 N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 x 10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1m/s
B. 该简谐横波的起振 向为 y轴正 向
C. t 8s时质点 Q 次到达波 位置
D. 从开始计时到波刚传到 Q点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 50cm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 1可知波 5m 1m 4m
由图 2可知周期T 4s
所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v 1m/ s
T
故 A正确;
B.由图 1可知质点 M的起振 向是 y轴负 向,所以该简谐横波的起振 向为 y轴负 向,故 B错误;
MQ 10 5
C.波从M传播到 Q的时间 t1 s 5sv 1
t 8s时质点 Q振动的时间 t2 8s 5s 3s
3T
4
t 8s时质点 Q 次到达波峰位置,故 C错误;
1
D.从开始计时到波刚传到 Q点 时 t1 5s 1 T4
从开始计时到波刚传到 Q点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 s 4A A 50cm
第 9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 D正确。
故选 AD。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0为定值电阻,且 r R0,电容器的电容为 C,灯泡电阻也为
R0且保持不变,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 S,电流稳定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 U,电流表
示数为 I,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 P到特定位置,待电路稳定,该过程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U ,电流
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I,则( )
U
A. r
I
B.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 ,灯泡变亮
C. 通过R0的电荷量为CΔU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减 ,总功率增
【答案】C
【解析】
U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 r
I
故 A错误;
B.滑动变阻器滑 P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 电路中的阻值减 ,电路中总电阻减 ,由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示数增 ,灯泡变亮,电源内压增 ,则路端电压减 ,故 B错误;
C.通过R0的电荷量为Q CΔU
故 C正确;
E2R E2P
D.电源的输出功率 R r 2 R r
2
2r
R
当R 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 ,由于 r R0,滑动变阻器接 电路中的电阻减 时,电源的外阻依然 于
内阻,但更接近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增 ;电源的总功率 P EI总 ,增 ,故 D错误。
第 10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 C。
13. 现代科学仪器常利 电场、磁场控制带电粒 的运动,真空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多层紧密相邻的匀强电
mE
场和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的宽度均为 d,电场强度为 E, 向 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 B , 向
2qd
垂直纸 向 。电场、磁场的边界互相平 且与电场 向垂直,粒 在电场、磁场交界处只受磁场 的作
。 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带正电粒 在第 1层电场左侧边界某处由静 释放,粒 始终在电场、
磁场中运动。不计粒 重 及运动时的电磁辐射,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π 2md
A. 粒 在第 1层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6 qE
B. 粒 法进 第 5层磁场
C. 2 3qEd粒 运动的最 速度为
m
D. 若粒 恰好不能从第 n层磁场右边界穿出,换成 荷较 的其它带正电粒 也 法从第 n层磁场右边
界穿出
【答案】ABD
【解析】
1 2
【详解】A.粒 在第 个电场中被加速 Eqd mv
2 1
v21
进 第 个磁场时 qv1B m r1
解得 r1 2d
可知 sin
d 1
2d 2
第 11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粒 在第 1层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6 T m π 2md
2 6qB 6 qE
选项 A正确;
B n nEqd 1 mv2.粒 在磁场中所示洛伦兹 不做功,运动到第 层磁场时,则有:
2 n
2
qvnB m
vn
rn
设粒 在进 第 n层磁场时,速度 向与 平 向的夹 为 αn,从第 n层磁场射出时,速度 向与 平
向的夹 为 θn,局部轨迹图如下图所示:
由于粒 穿过电场的过程,垂直于电场 向分速度不变,因此有:vn-1sinθn-1=vnsinαn
同时由 何关系得:rnsinθn-rnsinαn=d
联 可得: rnsin n rn 1sin n 1 d
由等差数列的知识,可得到关系式: rnsin n r1sin 1 (n 1)d
由 何关系可得粒 在第 层磁场偏转时有:r1sinθ1=d
可得:rnsinθn=nd
sin B qnd联 解得: n 2Em
令 θn=90°,则有:sinθ
qnd
n=1,即: B 1
2Em
2Em
解得: n
B2qd
第 12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 mE代
2qd
可得:n=4
说明粒 穿过第四层磁场时速度 向恰好沿边界竖直向上,粒 法进 第 5层磁场,选项 B正确;
nEqd 1C mv2.根据
2 n
n=4 2qEd当 时粒 速度最 ,可知粒 运动的最 速度为 vm 2 m
选项 C错误;
D.若粒 恰好不能从第 n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则 θn=90°,sinθn=1
q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换 荷更 的粒 ,设其 荷为 ,假设能穿出第 n层磁场右侧边界,粒
m
q q
穿出时速度 向与 平 向的夹 为 θn',由于 ,则导致 sinθ '>1,说明 θ '不存在,即原假设不m m n n
成 。所以 荷较该粒 的粒 不能穿出该层磁场右侧边界,故 D正确。
故选 ABD
。
三、实验题(其中 14题 10分,15题 10分,共 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14. 某学习 组进 “ 油膜法估测分 ” 的实验。
(1)该实验中,将油酸分 看成是球形的,所采 的 法是_______。
A. 等效替代法 B. 理想模型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值定义法
(2)在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 为 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 V。在浅盘中
的 上均匀撒上痱 粉,将 滴溶液滴在 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 为 a的正 形 格的玻璃
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 形 格个数为 x。 以上字 表示油酸分 的半径
约为_______。
第 13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VA
【答案】(1)B (2)
Nxa2
【解析】
【 问 1详解】
在这个实验中,将油酸分 看成球形,且认为它们紧密排布形成单分 油膜,把油酸分 简化成了 个理
想的球形模型, 单分 油膜厚度来等效油酸分 直径,采 的就是理想模型法。
故选 B。
【 问 2详解】
V
题意可知 滴溶液所含纯油酸体积为V0 AN
每 滴所形成的油膜的 积为 S xa2
V0 VA
所以油膜的厚度,即为油酸分 的直径为 d
S Nxa2
15. 某同学 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 平桌 间的动摩擦因数,重 加速度 g取10m / s2。
(1)在砂桶中放 适量细砂,接通电源,由静 释放滑块,打出 条纸带。从 较清晰的点迹起,每 5
个点取 1个计数点,在纸带上连续标出 5个计数点 A、B、C、D、E,测出各计数点到 A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 所示。电源频率为 50Hz,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a _______m / s2(结果保留 1位 数)
(2)实验中多次改变砂桶中细砂的质量,重复实验,测得多组 传感器示数 F及对应的滑块运动的加速
度 a,以 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 a-F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
质量为M _______ kg,滑块与桌 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
【答案】(1)1.0 (2) ① . 2 ② . 0.04
【解析】
【 问 1详解】
每 5个点取 1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5 0.02s 0.1s
a xCE xAC (21.60 8.81 8.81) 10
2
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 2 2
4T 2 4 0.12
m / s 1.0m / s
第 14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问 2详解】
[1][2]以滑块和动滑轮为对象,根据 顿第 定律可得 2F Mg Ma
2
可得 a F g
M
2 0.4 1 2
由图丙可得 kg , g 0.4m / s
M 0.4
解得M 2kg, 0.04
16. 某实验 组使 某个多 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并探究欧姆表的原理。
(1)使 多 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 欧姆挡“ 100 ”挡,经欧姆调零后进 测量,指针指在如
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了使多 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欧姆挡_______挡(选填“ 1000 ”
或“ 10 ”);
(2)该 组进 步探究欧姆表的原理,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开关 S,可使欧姆表具有“×1”
和“×10”的两种倍率,可 器材如下:
A. 电池(电动势 E 1.5V,内阻不计);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Ig 1mA,内阻Rg 90 );
C.定值电阻R0(阻值为 5.0Ω);
D.滑动变阻器R1(最 阻值为 150Ω);
E.定值电阻 R2(阻值为 1.0Ω)、R3(阻值未知);
F.开关 个,红、 表笔各 ,导线若
。
虚线框内是双量程电流表,已知当 S接 a时,对应电流表量程是 0~0.1A;
第 15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定值电阻 R3 _______Ω;
②.测电阻时,B表笔应是_______(填“红”或“ ”)表笔。
③.当开关 S拨向_______(填“a”或“b”)时,欧姆表的倍率是“×10”
④.使 段时间后电池 化,电动势下降到 1.45V、内阻增 到 3Ω,但仍可调零,正确操作后,测量另
个定值电阻,欧姆表读数为 150Ω,则这个电阻的实际阻值应为_______Ω。
【答案】(1) 10
(2) ① . 9 ② . ③ . a ④ . 145
【解析】
【 问 1详解】
使 多 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 欧姆挡“ 100 ”挡,经欧姆调零后进 测量,指针指在如图甲
所示的位置,即指针偏 过 ,倍率档选择过 ,为了使多 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欧
姆挡 10挡;
【 问 2详解】
①.[1]由电路可知 Ig (Rg R3) (I Ig )R2
解得定值电阻 R3 9 ;
②.[2]测电阻时,B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可知应是 表笔。
E
③.[3]当开关 S拨向 a时,电流表量程较 ,根据 Im R
内
则欧姆表内阻较 ,即欧姆表的倍率是“×10”。
E
④.[4]电池没有 化时,满偏电流 Im=0.1A,当读数为 150Ω 时对应的电流为 I,可知 Im R ,
内
I E
Rx R内
E ' E '
电池 化时,指针对应的电流仍为 I, Im , IR ' R ' '
内 x R内
解得R 'x 145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题,第 16题 8分,第 17题 12分,第 18题 16分,共 36分。把答
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 字说明、 程式和演算步骤)
17. 2024年 5 3 ,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 征五号遥 运载 箭,在中国 昌航天发射场点 发射,进
第 16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 转移轨道,6 2 ,嫦娥六号探测器组合体成功着陆 背预选着陆区,并从 背上采集 壤,为我
国研究 球做出巨 的贡献。假设嫦娥六号在 球表 做如下实验,在距离 球表 度为 h的位置将
球以初速度为 v0 平抛出(不计阻 ),实验测量落点离抛出点 平距离为 x。将 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
且不考虑 转的球体, 球半径为 R,万有引 常量为 G。求:
(1) 球表 的重 加速度 g的 及 球质量 M;
(2) 球的第 宇宙速度 ν。
v2 2hv2 2
【答案】(1) g 2h 0 M 0R,
x2 Gx2
v
(2) v 0 2hR
x
【解析】
【 问 1详解】
h 1 gt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 v
2 0
t
2
联 解得 g 2h v0
x2
2
由 代换式有GM gR
2hv2R2
联 解得 球质量M 0
Gx2
【 问 2详解】
第 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星球表 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此时万有引 提供向 ,在星球表 重
v2
等于万有引 ,则有mg m
R
v0
联 解得 v 2hR
x
18. 某轨道模型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轨道,在 B处与光滑 平轨道 BC平滑相接。CDE为半径 R 0.2m
的光滑圆形光滑轨道,C、E略微错开,圆形轨道在 E处与光滑 平轨道 EF平滑相接,轨道 EF末端 F处
放置 度 L 3m,质量M 0.3kg的 板。质量m 0.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距 平轨道 h处静
释放。已知滑块与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滑块在通过各连接处时均 能量损失。重 加速度
g 10m / s2,求:
第 17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滑块静 释放 度 h 0.2m,滑块在通过圆轨道最 点 D时对轨道的压 ;
(2)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前提下,讨论 h不同时滑块与 板摩擦所产 的热量 Q与滑块静 释放 度 h
的关系。
【答案】(1)0.6N
(2) 解析
【解析】
【 问 1详解】
1
A D 2滑块从 点静 释放到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mg 2R mv
2 D
2
在 D mv点根据 顿第 定律 F DN mg R
联 解得FN 0.6N
根据 顿第三定律,滑块在通过圆轨道最 点 D时对轨道的压 FN FN 0.6N
【 问 2详解】
mv2
滑块恰好通过圆轨道最 点 D时,在 D点由重 提供向 mg D0
R
解得 vD0 2m/s
1
从 A点到 D 2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0 mg 2R mv2 D0
解得 h0 0.5m
当0 h 0.2m时,滑块不会脱离轨道,且滑块不会滑上 板,此时热量为Q 0
当 h 0.5m时,滑块能通过 D点,从 A点到 板上停 ,设 x为滑块在 板滑 的距离,根据能量守恒
定律mgh mgx
若滑块恰好滑到 板右端,设滑块滑上 板的速度为 v0,共同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mv0 (m M)v
1 2 1 2
再由能量守恒 mv (m M)v mgL
2 0 2
第 18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联 解得 v0 2 10m/s
1
A F 2从 点到 点,由机械能守恒mgh1 mv2 0
解得 h1 2m
1
当0.5m h 3.2m mgh mv 2时,根据
2 0
由动量守恒mv0 (m M)v
1 2 1 2
再由能量守恒 mv0 (m M)v Q2 2
3
联 可得滑块在 板上滑 热量为Q h
4
当h 3.2m时,滑块从 板右端滑落,热量为Q mgL 1.5J
19. 如图所示, 质量为m1 1kg、电阻 R1 2 ,边 为 L 0.4m的正 形单匝线框 abcd放在平板
上,线框 abcd的 ab边刚好与 左端对 , 上表 与 平台 AC等 , 度 L0 4.8m,
和线框 起以速度 v0 12m / s向右匀速运动。当 与 平台左侧碰撞后 即停 运动,线框 abcd继续
向右运动进 平台。AB间距离为 s 4m。在离台 度为 h 0.2m空间上 (以虚线 NQ为边界),有
匀强磁场区域 MNQP,区域内磁场 向垂直纸 向 ,磁感应强度 为B 1T。当线框 abcd的 cd边
刚到达虚线 MA时,给线框施加 个 平外 F,使线框匀速进 匀强磁场区域 MNQP,当线框 abcd的 ab
边刚到达虚线 MA时,撤去外 F。已知线框与 和 平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重 加速度
为 g 10m / s2。求:
(1)线框 abcd进 磁场区域 MNQP的过程中,线框 abcd中的电流 ;
(2)外 F做功的 ;
(3)已知 平台 BC区光滑,在虚线 PB右侧存在 向垂直纸 向 、磁感应强度 随距离均匀增强的
磁场。紧靠虚线 PB竖直放置 个边 L 0.4m,质量m2 3kg、匝数 n 25匝、电阻R2 10 的正
第 19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形线框 efhj。在线框左边界 ef处的磁感应强度 为 B1 1T,线框右边界 hj处的磁感应强度
B2 2T。线框 abcd的 cd边运动到虚线 PB时,与静 的线框 efhj发 弹性碰撞,线框 abcd与线框 efhj
碰撞后,直到两线框都静 时,求线框 abcd的 cd边与线框 efhj的 ef边间的距离 。
【答案】(1)1A (2)2.08
(3)1.72m
【解析】
【 问 1详解】
线框和 起向右以 v0 12m / s匀速运动
当 与 平台相撞后 即停 运动,此后滑块将向右减速运动
设滑块运动到磁场时的速度为 v,根据 顿第 定律 m1g m1a1
v2 20 v 2a1(L0 L)
则线框进 磁场后 cd边部分切割磁感线,则 E B(L h)v
E
回路电流 I =
R1
解得 I 1A
【 问 2详解】
线框 cd边刚进 磁场时,在外 F作 下做匀速运动,则 F F μm安 1g
2 2
F BI (L h) B (l h) v
安 R1
因为线框匀速运动,则外 F为恒 ,所以外 F做的功WF FL
解得WF 2.08J
【 问 3详解】
线框 abcd的 cd边恰好运动到 PB边界时的速度为 v1
v2 v2则 1 2a1(s L)
解得v1 8m/s
线框 abcd与线框 efhi发 弹性碰撞。则
第 20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m1v1 m1v1 ' m2v2 '
1 m v 2 11 1 m1v1 '
2 1 m2v '
2
2 2 2 2
解得 v1 ' 4m/s, v2 ' 4m/s
①对线框 abcd分析
v ' 21 2a1x1
解得 x1 1.6m
②对线框 efhi分析
磁场B B1 kx
当 x L 0.4m时, B2 2T
B 1 5故 x(T)
2
' '
则线框切割磁感线产 的电动势为 E n BLv2
E '
电流 I
R2
F n BIL
安
n2 ( B)2L2F v
'
2
联 得 安 R2
n2 ( B)2L2v
由动量定理得 t 0 m2v
'
R 22
解得 x2 v t 0.12m
所以最终停下来 cd与 ef的间距为 x x1 x2 1.72m
第 21 /共 21
学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