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一条曲线
1.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2024广东)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 ℃升温至40 ℃,仍是饱和溶液
B.20 ℃时,将16.0 g硫酸铝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 g
D.40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两条曲线
3.(双选)(2023潍坊)如图为Na2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4 ℃,为使两种溶液恰好饱和,所加固体质量相等
B.T2 ℃时,Na2CO3饱和溶液升温到T4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T3 ℃时,将30 g Na2CO3固体加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80 g
D.T4 ℃时,将142 g NH4HC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20 g
4.(2024威海)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时,将60 g硝酸钾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 g
B.t2 ℃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C.将t1 ℃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相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5.(2023聊城)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Ⅰ、图Ⅱ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 Ⅱ
(1)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填“>”“=”或“<”)乙。
(2)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Ⅱ所示,则B烧杯内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D.t2 ℃时,在50 g水中加入30 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70 g甲溶液
6.(2024绥化)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若降温到t1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降温到t1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三条曲线
7.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a g A、b g B、c g C分别在10 ℃、20 ℃、30 ℃时加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对应图中a、b、c三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c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升温至30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8.(2024广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如图Ⅱ是选用图Ⅰ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 Ⅱ
A.图Ⅱ试管中固体对应图Ⅰ中的丙
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9.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任写一种)。
(3)t2 ℃时,30 g硒酸镉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t1 ℃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数据表综合
10.KCl和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B.40 ℃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t1的值介于20~30
D.将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溶解度曲线与实验探究的综合
11.(2023铁岭)如图Ⅰ所示,t1 ℃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 ℃。图Ⅱ是KNO3和KCl的溶解度
曲线。
Ⅰ Ⅱ
(1)图Ⅰ烧杯甲中溶解的物质是 。
(2)t2 ℃时,烧杯乙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KNO3。
(4)t3 ℃时,将50 g KNO3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一条曲线
1.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2024广东)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 ℃升温至40 ℃,仍是饱和溶液
B.20 ℃时,将16.0 g硫酸铝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 g
D.40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两条曲线
3.(双选)(2023潍坊)如图为Na2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T1 ℃时,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4 ℃,为使两种溶液恰好饱和,所加固体质量相等
B.T2 ℃时,Na2CO3饱和溶液升温到T4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T3 ℃时,将30 g Na2CO3固体加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80 g
D.T4 ℃时,将142 g NH4HC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20 g
4.(2024威海)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t2 ℃时,将60 g硝酸钾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 g
B.t2 ℃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C.将t1 ℃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相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5.(2023聊城)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Ⅰ、图Ⅱ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 Ⅱ
(1)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 (填“>”“=”或“<”)乙。
(2)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Ⅱ所示,则B烧杯内的溶质是 乙 (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填字母)。
A.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D.t2 ℃时,在50 g水中加入30 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70 g甲溶液
6.(2024绥化)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0.6% (精确到0.1%)。
(3)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填字母)。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若降温到t1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降温到t1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三条曲线
7.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a g A、b g B、c g C分别在10 ℃、20 ℃、30 ℃时加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对应图中a、b、c三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a、b、c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c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升温至30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8.(2024广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如图Ⅱ是选用图Ⅰ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Ⅰ Ⅱ
A.图Ⅱ试管中固体对应图Ⅰ中的丙
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9.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 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任写一种)。
(3)t2 ℃时,30 g硒酸镉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3.3%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t1 ℃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
A.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数据表综合
10.KCl和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B.40 ℃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t1的值介于20~30
D.将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溶解度曲线与实验探究的综合
11.(2023铁岭)如图Ⅰ所示,t1 ℃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 ℃。图Ⅱ是KNO3和KCl的溶解度
曲线。
Ⅰ Ⅱ
(1)图Ⅰ烧杯甲中溶解的物质是 氯化钾(或KCl) 。
(2)t2 ℃时,烧杯乙中的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提纯KNO3。
(4)t3 ℃时,将50 g KNO3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