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第2节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共37张PPT)
第1章
<<<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C A B A C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C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第3周期ⅤA族 
(3) 
(4)Si>C>N H2O Cl2O7 Mg>Al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第3周期ⅠA族 Al 
(2)S2->O2->Na+ 
(3)NH4NO3 
(4)O2+4Na===2Na2O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氧 P 
(2)第3周期ⅢA族 Al2O3 
(3)S2->Cl->Al3+ 
(4)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P2O5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原子结构、同位素
1.(2023·上海松江质检)科学家们创造出了最轻的镁的同位素18Mg,18Mg与24Mg具有
A.不同电子数 B.不同物理性质
C.不同核电荷数 D.不同化学性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8Mg和24Mg都具有12个电子,A错误;
18Mg和24Mg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B正确;
18Mg和24Mg核电荷数均为12,C错误;
18Mg和24Mg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两者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
14
15
答案
2.假设R元素没有同位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
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A-x+m) mol B.(A-x-m) mol
C. mol D. mol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R原子的质子数是x-m,中子数是A-x+m,所
以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x+m) mol。
3.(2023·日照高一质检)放射性元素钍和镭的衰变过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过程为化学变化
B.X与Y互为同位素
C.的中子数为136
D.R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通过衰变过程,根据质量数和质子数守恒可求得m=2,n=2,b=4,所以X与Y都为He,B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的质量数a为226-4=222,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 C正确;
相对原子质量与丰度有关,Rn有220Rn、226Rn等同位素,故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220,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
4.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XY2
C.X2Y D.XY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由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X是Na、
Y是O,二者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
D.常温常压下,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剧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该元素可能是H、Na、K等,A项正确、B项错误;
若为H,其化合价还有-1价和0价,常温常压下,其单质与水不反应,C、D项错误。
6.X、Y、Z、W均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核外电子总数等于电子层数,Y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W+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2-与W+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B.YZ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化合物YZ2属于电解质
C.化合物WZX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元素X、Z可以形成化合物X2Z和X2Z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析可知,X为H、Y为C、Z是O、W是Na。Z2-与W+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A项正确;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碳酸发生电离,所以碳酸为电解质,而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
化合物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项正确;
元素氢和氧可以形成H2O和H2O2,故D项正确。
14
15
答案
三、元素周期律
7. (2023·河南南阳高一联考)几种原子序数均不大于18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答案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
原子半径/pm 30 66 70 143 99 64
主要化合价 +1 -2 -3、+3、+5 +3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答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b、c的单质不能直接化合生成cb2
C.六种元素中,只有d为金属元素
D.b、d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由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a为H,b为O,c为N,d为Al,e为Cl,
f为F。H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而N、O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A项错误;
N2和O2直接化合只能生成NO,B项正确;
H、N、O、Cl、F为非金属元素,Al为金属元素,C项正确。
14
15
1
2
3
4
答案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
原子半径/pm 30 66 70 143 99 64
主要化合价 +1 -2 -3、+3、+5 +3 -1 -1
8.如图是部分1~18号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离子半径:N>Z B.原子序数:MC.失电子能力:Y>Z D.单质的氧化性:X>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由题意知X为氟元素,Y为锂元素,Z为钠元素,M为硅元素,N为氯元素。
A项,离子半径:Cl->Na+,正确;
B项,原子序数:Cl>Si,正确;
C项,失电子能力:Na>Li,错误;
D项,单质的氧化性:F2>Cl2,正确。
9.如图字母代表了部分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化物沸点:H2X>H2R
B.最高正化合价:W>R
C.原子半径:R>W>Y
D.离子半径:R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根据图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X为O元素,
Y为F元素,Z为Na元素,R为S元素,W为Cl元素。H2X为H2O,H2R为H2S,结合常温下H2O为液体,H2S为气体可知,沸点:H2X>H2R,A正确;
最高正化合价:Cl>S,即W>R,B正确;
原子半径:S>Cl>F,即R>W>Y,C正确;
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
判断离子半径:R2->X2->Y->Z+,D错误。
四、元素周期表
10.(2023·滕州高一期中)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的数值等于5
B.溴元素的质量数为79.90
C.在化学反应中,溴原子获得电子形成Br+
D.溴为第4周期的主族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核电荷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n=7,A错误;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B错误;
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形成Br-,C错误;
溴为第4周期ⅦA族元素,D正确。
14
15
答案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同一族
D.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纵列,也就是16个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1周期不含碱金属元素,除第1周期外,各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A错误;
第2、3周期各含8种元素,则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如Li与Na、O与S等,B正确;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分为16个族,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列为Ⅷ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2024·山西运城高一期中)下列各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元素周期表第1周期有2种元素,且10号元素Ne应在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故A错误;
13号元素为Al元素,在13号元素下面应该为31号Ga元素,故B、D错误。
五、大题综合练
1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指导学生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短周期元素中共有  种金属元素。
(2)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用形式表示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5
第3周期ⅤA族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则①、②、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③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④、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Si>C>N
H2O
Cl2O7
Mg>Al
14.已知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E同主族,A、B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C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D的元素符号是   ,
画出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3周期ⅠA族
Al
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为Al;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F的原子序数均大于Al,处于第3周期,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即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S,F为Cl;B、E同主族,则B为O;A、B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则A为N;C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介于氧、铝之间,C为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B、C、E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具体微粒符号表示)。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S2->O2->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A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A为N,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NH3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反应生成NH4NO3。
NH4NO3
(4)常温下,B形成的单质(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与C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O2+4Na===2Na2O
B为O,C为Na,常温下氧气与钠反应生成Na2O。
15.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能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H2,E形成的阳离子与A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元素A的名称为   ,元素B的符号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P
(2)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3周期ⅢA族
Al2O3
S2->Cl->Al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由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A在第2周期,B、C、D处于第3周期,设C的质子数为x,则A的质子数为x-8,B的质子数为x-1,D的质子数为x+1,
14
15
答案
A、B、C、D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56,则x+(x-8)+(x-1)+(x+1)=56,解得x=16,即A为O,B为P,C为S,D为Cl。1 mol E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能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H2,设反应后含E的化合物中E
的化合价为+y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y=×2=3,又因为E形
成的阳离子与A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E为A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般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Al3+。
(4)单质B在单质A2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产生大量白烟
P2O5作业5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一、原子结构、同位素
1.(2023·上海松江质检)科学家们创造出了最轻的镁的同位素18Mg,18Mg与24Mg具有 (  )
A.不同电子数 B.不同物理性质
C.不同核电荷数 D.不同化学性质
2.假设R元素没有同位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x+m) mol
B.(A-x-m) mol
C. mol
D. mol
3.(2023·日照高一质检)放射性元素钍和镭的衰变过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上过程为化学变化
B.X与Y互为同位素
C.的中子数为136
D.R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0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
4.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 B.XY2
C.X2Y D.XY3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
D.常温常压下,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剧烈
6.X、Y、Z、W均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核外电子总数等于电子层数,Y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W+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2-与W+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B.YZ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化合物YZ2属于电解质
C.化合物WZX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元素X、Z可以形成化合物X2Z和X2Z2
三、元素周期律
7. (2023·河南南阳高一联考)几种原子序数均不大于18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
原子半径/pm 30 66 70 143 99 64
主要化合价 +1 -2 -3、+3、+5 +3 -1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b、c的单质不能直接化合生成cb2
C.六种元素中,只有d为金属元素
D.b、d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8.如图是部分1~18号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Z B.原子序数:MC.失电子能力:Y>Z D.单质的氧化性:X>N
9.
如图字母代表了部分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H2X>H2R
B.最高正化合价:W>R
C.原子半径:R>W>Y
D.离子半径:R2-四、元素周期表
10.(2023·滕州高一期中)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n的数值等于5
B.溴元素的质量数为79.90
C.在化学反应中,溴原子获得电子形成Br+
D.溴为第4周期的主族元素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同一族
D.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纵列,也就是16个族
12.(2024·山西运城高一期中)下列各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
五、大题综合练
13.(14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指导学生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短周期元素中共有    种金属元素。
(2)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用X形式表示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则①、②、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③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④、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14.(12分)已知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E同主族,A、B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C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D的元素符号是    ,画出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B、C、E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具体微粒符号表示)。
(3)A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4)常温下,B形成的单质(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与C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14分)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能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H2,E形成的阳离子与A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元素A的名称为     ,元素B的符号为     。
(2)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单质B在单质A2中燃烧,现象是                      ,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精析
1.B [18Mg和24Mg都具有12个电子,A错误;18Mg和24Mg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B正确;18Mg和24Mg核电荷数均为12,C错误;18Mg和24Mg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两者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
2.C [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R原子的质子数是x-m,中子数是A-x+m,所以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x+m) mol。]
3.C [通过衰变过程,根据质量数和质子数守恒可求得m=2,n=2,b=4,所以X与Y都为He,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Rn的质量数a为226-4=222,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 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与丰度有关,Rn有220Rn、226Rn等同位素,故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220,D错误。]
4.C [由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X是Na、Y是O,二者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5.A [该元素可能是H、Na、K等,A项正确、B项错误;若为H,其化合价还有-1价和0价,常温常压下,其单质与水不反应,C、D项错误。]
6.B [分析可知,X为H、Y为C、Z是O、W是Na。Z2-与W+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A项正确;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碳酸发生电离,所以碳酸为电解质,而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化合物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项正确;元素氢和氧可以形成H2O和H2O2,故D项正确。]
7. A [由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a为H,b为O,c为N,d为Al,e为Cl,f为F。H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而N、O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A项错误;N2和O2直接化合只能生成NO,B项正确;H、N、O、Cl、F为非金属元素,Al为金属元素,C项正确。]
8.C [由题意知X为氟元素,Y为锂元素,Z为钠元素,M为硅元素,N为氯元素。A项,离子半径:Cl->Na+,正确;B项,原子序数:Cl>Si,正确;C项,失电子能力:Na>Li,错误;D项,单质的氧化性:F2>Cl2,正确。]
9.D [根据图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R为S元素,W为Cl元素。H2X为H2O,H2R为H2S,结合常温下H2O为液体,H2S为气体可知,沸点:H2X>H2R,A正确;最高正化合价:Cl>S,即W>R,B正确;原子半径:S>Cl>F,即R>W>Y,C正确;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判断离子半径:R2->X2->Y->Z+,D错误。]
10.D [核电荷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n=7,A错误;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B错误;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Br-,C错误;溴为第4周期ⅦA族元素,D正确。]
11.B [第1周期不含碱金属元素,除第1周期外,各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A错误;第2、3周期各含8种元素,则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如Li与Na、O与S等,B正确;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分为16个族,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列为Ⅷ族,D错误。]
12.C [元素周期表第1周期有2种元素,且10号元素Ne应在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故A错误;13号元素为Al元素,在13号元素下面应该为31号Ga元素,故B、D错误。]
13.(1)5 (2)第3周期ⅤA族 (3) (4)Si>C>N H2O Cl2O7 Mg>Al
14.(1)第3周期 ⅠA族 Al 
(2)S2->O2->Na+ (3)NH4NO3 (4)O2+4Na2Na2O
解析 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为Al;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F的原子序数均大于Al,处于第3周期,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即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S,F为Cl;B、E同主族,则B为O;A、B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则A为N;C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介于氧、铝之间,C为Na。(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3)A为N,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NH3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反应生成NH4NO3。(4)B为O,C为Na,常温下氧气与钠反应生成Na2O。
15.(1)氧 P (2)第3周期ⅢA族 Al2O3 (3)S2->Cl->Al3+ (4)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P2O5
解析 由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A在第2周期,B、C、D处于第3周期,设C的质子数为x,则A的质子数为x-8,B的质子数为x-1,D的质子数为x+1,A、B、C、D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56,则x+(x-8)+(x-1)+(x+1)=56,解得x=16,即A为O,B为P,C为S,D为Cl。1 mol E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能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H2,设反应后含E的化合物中E的化合价为+y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y=×2=3,又因为E形成的阳离子与A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E为Al。(3)一般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Al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期中复习之单元语法精讲+精练100题(Unit 1-Unit 3)(原卷版+解析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外研版2024)

下一篇:9.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