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1-10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11-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38分)
1.(3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B.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C.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D.宇宙不会随时间膨胀和演化
【答案】
【解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故错误;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故正确;
、雾霾是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属于机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错误;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随时间膨胀和演化,故错误。
故选:。
2.(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答案】
【解析】、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越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故错误;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错误;
、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工作的,故正确。
故选:。
3.(3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现象
D.“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
【解析】、“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指月亮,月亮不能够自行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错误;
、“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月光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月亮反射来的光,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正确;
、“掬水月在手”中的“月”是月亮的虚像,是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故错误;
、“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错误。
故选:。
4.(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对应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凝固 B.大雾弥漫——汽化
C.霜满枝头——凝华 D.露珠晶莹——熔化
【答案】
【解析】冰雪消融——冰熔化成水,故错误;
大雾弥漫——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错误;
霜满枝头——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正确;
露珠晶莹——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错误;
故选:。
5.(3分)第14届全运会将于9月15日在我省举行,如图是吉祥物演绎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朱朱”打网球时,球拍击中网球,球拍和网球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B.“熊熊”把箭射出,是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C.“玲玲”举起杠铃静止不动,向上的力一定大于杠铃的重力
D.“金金”游泳时手向后划水向前运动,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解析】、球拍击中网球,球拍和网球的形状都发生改变,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故正确。
、“熊熊”把箭射出,弓具有弹性势能,是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正确。
、“玲玲”举起杠铃静止不动,向上的力与杠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错误。
、“金金”游泳时手向后划水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正确。
故选:。
6.(3分)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下列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两个声控开关串联会相互影响,只有都闭合时灯才发光;两个声控开关并联会互不影响,可以独立控制灯的亮灭,根据“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所以两开关应并联,且开关要控制火线。
、图中一只开关控制火线,另一只开关控制零线,且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安全要求,故错误;
、图中两只开关串联,同时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不能控制灯泡,灯一直发光,故错误;
、图中两开关并联切均控制火线,且可以达到“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的目的,故正确;
、图中两开关均控制零线,这样不安全,故错误。
故选:。
7.(3分)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卫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D.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答案】
【解析】、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卫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错误;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正确;
、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错误。
故选:。
8.(3分)下列是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的生活现象,正确的是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B.利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时,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人体内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等候列车,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
【解析】、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故正确;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利用了手的推力,没有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错误;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错误;
、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事故,故错误。
故选:。
9.(3分)以下关于电与磁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绿灯亮
B.如图乙所示,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
C.如图丙所示,与手机无线充电原理相同
D.如图丁所示,小磁针发生偏转是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解析】.当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铁片被吸引,电路中的红灯亮,故错误;
.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电路中有电流,是电流的磁效应,而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错误;
.如图丙所示,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机无线充电原理相同,故正确;
.小磁针发生偏转,是由于通电的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从而偏转,故错误。
故选:。
10.(3分)如图所示为电阻和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阻值为
B.两电阻串联与并联的总阻值之比为
C.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与两端电压之比为
D.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相同时间内,与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答案】
【解析】、根据得的阻值为:
,
的阻值为:
,故错误;
、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为:
,
并联的总阻值为:
,
两电阻串联与并联的总阻值之比为:
,故错误;
、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故错误;
、将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通电1分钟,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与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故正确。
故选:。
(多选)11.(4分)小明家中新购置了一台容积为的挂式电热水器,该热水器设有高温、中温、低温三挡,他查看了电热水器的说明书后,将电热水器内部电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热丝的阻值,,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断开,热水器处于低温挡
B.由高温挡转换为低温挡,通过的电流将变大
C.将满箱水从加热到需要吸收的热量
D.利用中温挡将满箱水从加热到需要,电热转化效率为
【答案】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都闭合时,、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电热水器处于高温挡;
当开关、闭合,断开,只有工作,由于,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电热水器处于低温挡;
当开关、闭合,断开,只有工作,此时电热水器处于中温挡,故正确;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当电热水器由高温挡转换为低温挡,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不变,故错误;
、由可得,满箱水的质量,
水从加热到需要吸收的热量:,故正确;
、中温挡的电功率:,
利用中温挡加热,需要消耗电能:,
电热转化效率:,故正确。
故选:。
(多选)12.(4分)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酒精,现有质地均匀,不吸且不溶于酒精的、两实心柱体,质量之比为,把它们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静止时,如图甲、乙所示;若将置于上面一起放入丙烧杯中,静止时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密度为
B.的密度为
C.在图甲中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与图丙中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之比为
D.、的体积之比为
【答案】
【解析】、、质量之比,则,
丙图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之和,即所受的浮力为:
,
丙图中受到的浮力为,则,
解得:的密度:,故错误;
、由图乙知道,悬浮在酒精中,的密度等于酒精的密度,
、体积之比,故正确;
、在图甲中,则浸入液面的深度,
图丙中下表面的深度为,两次下表面的压强之比为,故错误。
故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3.(4分)两个表面潮湿的相同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则两个篮球下落前的重力势能较大的是 (选填“”或“” 。篮球落地后 (选填“能”或“不能” 弹回原来的高度。
【解析】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弹性形变较大,说明在下落时所处的高度高,重力势能大,所以两个篮球下落前的重力势能较大的是。
篮球落地后不能弹回原来的高度,因为存在空气阻力,在势能与动能转化过程中,会由于克服空气重力做功消耗部分机械能,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不能。
14.(4分)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则内对外做功 次,每次对外做功,该汽油机的效率为,连续工作1小时需消耗汽油 。
【答案】25;0.9。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即汽油机飞轮每秒转50圈,
由于四冲程汽油机1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对外做功1次,所以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5次;
汽油机1小时对外所做的功:,
由可知,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可知,消耗汽油的质量:。
故答案为:25;0.9。
15.(4分)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均选填“”“ ”“ ” 。
【答案】;。
【解析】
(1)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由得,由于甲、乙都为正方体,所以,;
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同,但,由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2)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所以由可知两正方体的棱长关系为,底面积关系为;
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根据知截去部分的高度关系为△△,
因,△△,则根据△△可知甲、乙压强减小量的关系为△△,
因为原来的压强相同,且△,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故答案为:;。
16.(4分)如图所示为小军家上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的示数,从上周一早上6点到这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表盘共转过,这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的示数为 ,若小军家所在区域的电费为0.49元度,这一个星期应该交电费 元。
【答案】20;9.8。
【解析】电能表的转盘转过转消耗的电能:
,
则该电能表显示用户共消耗的电能为度,
所以应该交电费为0.49元度度元。
故答案为:20;9.8。
17.(4分)如图所示,、是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动它们,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大小 ,若甲、乙两图中地面对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和,则 (以上两空均选填“”、“ ”或“” 。
【答案】;。
【解析】把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两次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动它们,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图甲中它们对地面的总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总重力,图乙中它们对地面的总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之和。故甲乙图中它们作为整体对地面的总压力大小相同,且同一水平地面,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甲乙图中它们作为整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即。因为,,那么有。
由于两次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动它们,图甲乙中物体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图甲中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总重力,图乙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可知,图甲中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乙中所受摩擦力。
故答案为:;。
18.(4分)如图甲所示,是小何设计的测量物体重力的电子秤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是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受压能力是有限的,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当物重越小时,电压表的示数越 ,该电子秤正常使用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 。
【答案】小;2.4。
【解析】(1)物重越小时压力敏感电阻受到压力越小,由图象可知压力敏感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变小,则敏感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压力敏感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
(2)由图象可知:,,,,代入可得关系式为:,
所以,当最大压力为时,,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由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即电压表示数为。
故答案为:小;2.4。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答案】见解答图。
【解析】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20.(2分)如图甲所示的多功能碗夹,使用时和钳子类似,其中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使用该碗夹取碗时,作用在点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以及阻力的力臂。
【答案】
【解析】
(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点,因此作为动力臂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垂直于向左作出最小动力的示意图;过支点作动力的垂线即为动力臂;
(2)从支点作阻力的垂线,可得阻力臂;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21.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取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和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和调整。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利用直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选择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确定出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并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像在 (选填“”、“ ”或“” 处。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距离;大小;(2)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像;(3)。
【解析】(1)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直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选择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确定出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硬币成像在处。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距离;大小;(2)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像;(3)。
22.小红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部分特点。已知、、、,电源电压可调。
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补充完整(此时电源电压为。
(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小红同学又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选填字母)。
处断路
处短路
电流表处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中,小红同学调节了电源电压,换用了不同的电阻,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收集的数据如表.表格中第2次实验空格处的数据为 。在误差范围内,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是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是 。
1 与串联 0.1 2 1 3
2 与串联 2 1.6 3.6
3 与串联 0.4 3.2 1.6 4.8
4 与串联 0.3 6 1.2 7.2
【答案】(1)如上图所示;(2);(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比等于各电路的电阻之比。
【解析】(1)已知电源电压为,当、串联接入电路时,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所以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为。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且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完成后,电压表测两端电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电压表测两端电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所在电路是通路,与电压表并联的这部分电路存在断路;
(3)当、串联接入电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则可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路的电流为,将表格中数据代入上式子后,可以确认关系成立,故可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比等于各电路的电阻之比。
23.(5分)小明还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量筒口太小,无法将鹅卵石放进去,他便采用了以下方法完成了对鹅卵石密度的测量。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空烧杯的质量是。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记号笔在烧杯壁上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然后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处,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
(5)若小明在第(3)步测量质量的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则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
【答案】(2)161.8;(3)52;(4)2.65;(5)大。
【解析】(2)物体的总质量;
(3)由题意可知,乙中烧杯内水的质量:,
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4)甲图中水的质量为:,
故甲图中水的体积为:
,
因此鹅卵石的体积为:
,
鹅卵石的密度为:
;
(5)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向右盘添加砝码,所以导致(3)中测量的烧杯和水质量偏小,进而导致得到的鹅卵石的体积偏小,由可知,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2)161.8;(3)52;(4)2.65;(5)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4题9分,25题11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4.(9分)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50欧 2安”字样,电流表和的表盘均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
(1)求通过的电流。
(2)若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
(3)移动滑片,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求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答案】(1)通过的电流为;
(2)若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为或;
(3)移动滑片,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
(1)闭合开关,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端的电压:
;
则通过的电流为:
;
(2)由于通过的电流为,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由乙图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或,
当电流表的示数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
当电流表的示数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
因此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为或;
(3)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移动滑片的过程中,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不变,
消耗的电功率为:
,
由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由图可知,电流表能测的最大电流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为了电路安全,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因此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
则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答:(1)通过的电流为;
(2)若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为或;
(3)移动滑片,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25.(11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口离其底部距离为。已知弹簧原长为,且弹簧每受的作用力其长度变化。现将弹簧与底面积为的实心长方体和溢水杯底部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缩,其弹力为;向溢水杯加水,当水深为时,刚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此时弹簧长为;继续向溢水杯加水,直至弹簧所受的弹力不再发生变化(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的重力、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取,。求:
(1)的重力;
(2)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的密度;
(4)的一半浸入水中与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水对溢水杯底压强的变化量。
【答案】(1)的重力为;
(2)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3)的密度为;
(4)的一半浸入水中与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溢水杯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解析】(1)没有加水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弹簧对竖直向上的弹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的重力:;
(2)刚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此时弹簧长为,由题意可知,此时弹簧被拉伸,对产生的弹力为对竖直向下拉力,
由题意可知,当弹簧长为时,弹簧的拉力:,
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由可知,刚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则的体积:,
由,
因此的密度:;
(4)当刚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时,水深为,此时弹簧长为,物体高,
此时水对溢水杯底压强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知,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弹簧的弹力不再发生变化,
由可知,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弹簧对的拉力:,
由题意可知,此时弹簧的长度:,
则此时水面的高度:,
故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时,不会浸没,
因此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时,溢水杯中的到达溢口,即当溢水杯最后的水溢出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水深为,水对溢水杯底压强为:
,
所以水对溢水杯底压强的变化量为△。
答:(1)的重力为;
(2)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3)的密度为;
(4)的一半浸入水中与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溢水杯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3)
(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2B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1-10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11-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38分)
1.(3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B.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C.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D.宇宙不会随时间膨胀和演化
2.(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3.(3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现象
D.“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4.(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对应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凝固 B.大雾弥漫——汽化
C.霜满枝头——凝华 D.露珠晶莹——熔化
5.(3分)第14届全运会将于9月15日在我省举行,如图是吉祥物演绎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朱朱”打网球时,球拍击中网球,球拍和网球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B.“熊熊”把箭射出,是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C.“玲玲”举起杠铃静止不动,向上的力一定大于杠铃的重力
D.“金金”游泳时手向后划水向前运动,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3分)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下列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7.(3分)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卫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D.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8.(3分)下列是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的生活现象,正确的是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B.利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时,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人体内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等候列车,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9.(3分)以下关于电与磁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绿灯亮
B.如图乙所示,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
C.如图丙所示,与手机无线充电原理相同
D.如图丁所示,小磁针发生偏转是电磁感应现象
10.(3分)如图所示为电阻和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阻值为
B.两电阻串联与并联的总阻值之比为
C.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与两端电压之比为
D.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相同时间内,与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多选)11.(4分)小明家中新购置了一台容积为的挂式电热水器,该热水器设有高温、中温、低温三挡,他查看了电热水器的说明书后,将电热水器内部电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热丝的阻值,,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断开,热水器处于低温挡
B.由高温挡转换为低温挡,通过的电流将变大
C.将满箱水从加热到需要吸收的热量
D.利用中温挡将满箱水从加热到需要,电热转化效率为
(多选)12.(4分)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酒精,现有质地均匀,不吸且不溶于酒精的、两实心柱体,质量之比为,把它们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静止时,如图甲、乙所示;若将置于上面一起放入丙烧杯中,静止时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密度为
B.的密度为
C.在图甲中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与图丙中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之比为
D.、的体积之比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3.(4分)两个表面潮湿的相同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则两个篮球下落前的重力势能较大的是 (选填“”或“” 。篮球落地后 (选填“能”或“不能” 弹回原来的高度。
14.(4分)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则内对外做功 次,每次对外做功,该汽油机的效率为,连续工作1小时需消耗汽油 。
15.(4分)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均选填“”“ ”“ ” 。
16.(4分)如图所示为小军家上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的示数,从上周一早上6点到这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表盘共转过,这周一早上6点电能表的示数为 ,若小军家所在区域的电费为0.49元度,这一个星期应该交电费 元。
17.(4分)如图所示,、是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动它们,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大小 ,若甲、乙两图中地面对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和,则 (以上两空均选填“”、“ ”或“” 。
18.(4分)如图甲所示,是小何设计的测量物体重力的电子秤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是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受压能力是有限的,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当物重越小时,电压表的示数越 ,该电子秤正常使用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20.(2分)如图甲所示的多功能碗夹,使用时和钳子类似,其中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使用该碗夹取碗时,作用在点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以及阻力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21.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取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和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和调整。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利用直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选择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确定出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并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像在 (选填“”、“ ”或“” 处。
22.小红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部分特点。已知、、、,电源电压可调。
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补充完整(此时电源电压为。
(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小红同学又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选填字母)。
处断路
处短路
电流表处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中,小红同学调节了电源电压,换用了不同的电阻,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收集的数据如表.表格中第2次实验空格处的数据为 。在误差范围内,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是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是 。
1 与串联 0.1 2 1 3
2 与串联 2 1.6 3.6
3 与串联 0.4 3.2 1.6 4.8
4 与串联 0.3 6 1.2 7.2
23.(5分)小明还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量筒口太小,无法将鹅卵石放进去,他便采用了以下方法完成了对鹅卵石密度的测量。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空烧杯的质量是。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记号笔在烧杯壁上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然后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处,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
(5)若小明在第(3)步测量质量的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则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4题9分,25题11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4.(9分)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50欧 2安”字样,电流表和的表盘均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
(1)求通过的电流。
(2)若两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相同。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
(3)移动滑片,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求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25.(11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口离其底部距离为。已知弹簧原长为,且弹簧每受的作用力其长度变化。现将弹簧与底面积为的实心长方体和溢水杯底部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缩,其弹力为;向溢水杯加水,当水深为时,刚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此时弹簧长为;继续向溢水杯加水,直至弹簧所受的弹力不再发生变化(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的重力、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取,。求:
(1)的重力;
(2)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的密度;
(4)的一半浸入水中与弹簧不再发生变化,水对溢水杯底压强的变化量。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