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化学一轮
第一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量
1.山东文化历史悠久,下列各地出土文物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淄博龙形玉璜 B.济南唐三彩
C.泰安黄釉葫芦瓶 D.潍坊兽面纹铜钺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卤水点豆腐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无水CuSO4遇水变为蓝色晶体
3.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其过程大致分为4个步骤,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沤浸、蒸煮使树皮等原料在碱液中脱胶成纤维状
B.切割和捶捣纤维,使纤维成为纸浆
C.纸浆制成浆液后,用篾席捞出为湿纸膜
D.将湿纸膜晒晾,晒干后揭下成为纸张
4.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化学之美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涉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B.石蕊遇到碱性溶液变为蓝色与平衡移动有关
C.五彩缤纷的烟花,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D.晶莹剔透的大块水晶是由熔融态的二氧化硅缓慢冷却得到的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1)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有机高分子属于混合物
(2)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
(5)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7)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A.1 B.2 C.3 D.4
6.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Al→Al2O3→Al(OH)3→AlCl3
C.Mg→MgCl2→Mg(OH)2→MgSO4
D.Fe→Fe(NO3)3→Fe(OH)3→Fe2O3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
B.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钝化处理
C.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
D.《诗经·周颂·良耜》中描述农民生产的情形:“荼蓼(杂草)朽(腐烂)止,黍稷茂止”
8.化学一直指引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指引着南北的方向,其主要成分为Fe2O3
B.北斗卫星指引着出行的方向,其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C.海上灯塔指引着船只的航向,灯塔发光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信号弹指引着救援的方向,信号弹中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
9.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廉江乌龙茶”讲究独特,沏泡过程涉及溶解、过滤、蒸馏等
B.“湛江木偶”栩栩如生,木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
C.“雷州石狗”千姿百态,雕刻石狗的石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吴川泥塑”惟妙惟肖,制作工艺中的“烧胚”属于化学变化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氮制作分子冰淇淋
B.高炉炼铁
C.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D.生石灰作为食品干燥剂
1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成分聚丙烯酸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B.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研究,直径为2~20 nm的硅量子点属于胶体
C.“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D.“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硅
12.化学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宣纸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抱朴子内篇·黄白》《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化合反应
C.运载火箭使用了煤油—液氧推进剂,煤油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某公司的智能屏幕含有3 840颗微米级芯片,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1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的主要成分属于(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C.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蚕丝与合成纤维
D.“碳中和”最新成果将CO2合成淀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5.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根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16.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运村餐厅“竹餐具”中含有丰富的多糖
B.火炬燃料“零碳甲醇”燃烧不产生二氧化碳
C.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
D.火炬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17.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下列有关中国空间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中的单晶硅——半导体材料
B.外表面的高温结构碳化硅陶瓷——硅酸盐材料
C.外层的热控保温材料石墨烯——无机材料
D.外壳的烧蚀材料之一酚醛树脂——高分子材料
18.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工业制取漂白粉:饱和食盐水Cl2漂白粉
B.工业制取镁:MgCl2溶液无水MgCl2Mg
C.工业制取硫酸:SSO3H2SO4
D.铝土矿制铝:铝土矿Na[Al(OH)4]AlCl3Al
19.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熵增的原理
B.船体上镶嵌锌块,是利用外加电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C.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
D.“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CO2合成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实现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化
B.光学谐振器中使用的碳纳米管与金刚石、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烯粉体可用于制作高性能涂料,石墨烯属于不饱和有机物
D.我国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以235U为核燃料,235U与238U化学性质不同
2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均属于大宗化学品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冶炼镁
C.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D.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用于食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22.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B.福尔马林溶液和含氯消毒液杀灭流行性病毒的原理相同
C.“嫦娥五号”配置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转化为小分子烃
23.《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简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
B.丝帛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金”的冶炼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D.“石”中的古代陶瓷属于传统的有机非金属材料
24.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碳中和的试验场,这其中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平衡的状态,植树造林捕获和储存大气中的CO2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B.速滑竞赛服采用的聚氨酯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运动员使用的可降解餐具用聚乳酸制造,聚乳酸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D.场馆的照明、运行均由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第一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量
1.山东文化历史悠久,下列各地出土文物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淄博龙形玉璜 B.济南唐三彩
C.泰安黄釉葫芦瓶 D.潍坊兽面纹铜钺
答案 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卤水点豆腐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无水CuSO4遇水变为蓝色晶体
答案 D
3.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其过程大致分为4个步骤,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沤浸、蒸煮使树皮等原料在碱液中脱胶成纤维状
B.切割和捶捣纤维,使纤维成为纸浆
C.纸浆制成浆液后,用篾席捞出为湿纸膜
D.将湿纸膜晒晾,晒干后揭下成为纸张
答案 A
4.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化学之美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涉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B.石蕊遇到碱性溶液变为蓝色与平衡移动有关
C.五彩缤纷的烟花,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D.晶莹剔透的大块水晶是由熔融态的二氧化硅缓慢冷却得到的
答案 C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1)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有机高分子属于混合物
(2)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
(5)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7)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A.1 B.2 C.3 D.4
答案 A
6.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Al→Al2O3→Al(OH)3→AlCl3
C.Mg→MgCl2→Mg(OH)2→MgSO4
D.Fe→Fe(NO3)3→Fe(OH)3→Fe2O3
答案 B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
B.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钝化处理
C.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
D.《诗经·周颂·良耜》中描述农民生产的情形:“荼蓼(杂草)朽(腐烂)止,黍稷茂止”
答案 C
8.化学一直指引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指引着南北的方向,其主要成分为Fe2O3
B.北斗卫星指引着出行的方向,其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C.海上灯塔指引着船只的航向,灯塔发光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信号弹指引着救援的方向,信号弹中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
答案 D
9.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廉江乌龙茶”讲究独特,沏泡过程涉及溶解、过滤、蒸馏等
B.“湛江木偶”栩栩如生,木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
C.“雷州石狗”千姿百态,雕刻石狗的石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吴川泥塑”惟妙惟肖,制作工艺中的“烧胚”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A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氮制作分子冰淇淋
B.高炉炼铁
C.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D.生石灰作为食品干燥剂
答案 A
1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成分聚丙烯酸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B.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研究,直径为2~20 nm的硅量子点属于胶体
C.“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D.“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硅
答案 D
12.化学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宣纸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抱朴子内篇·黄白》《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化合反应
C.运载火箭使用了煤油—液氧推进剂,煤油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某公司的智能屏幕含有3 840颗微米级芯片,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答案 A
1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的主要成分属于(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答案 B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C.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蚕丝与合成纤维
D.“碳中和”最新成果将CO2合成淀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15.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根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答案 A
16.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运村餐厅“竹餐具”中含有丰富的多糖
B.火炬燃料“零碳甲醇”燃烧不产生二氧化碳
C.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
D.火炬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答案 B
17.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下列有关中国空间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中的单晶硅——半导体材料
B.外表面的高温结构碳化硅陶瓷——硅酸盐材料
C.外层的热控保温材料石墨烯——无机材料
D.外壳的烧蚀材料之一酚醛树脂——高分子材料
答案 B
18.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工业制取漂白粉:饱和食盐水Cl2漂白粉
B.工业制取镁:MgCl2溶液无水MgCl2Mg
C.工业制取硫酸:SSO3H2SO4
D.铝土矿制铝:铝土矿Na[Al(OH)4]AlCl3Al
答案 A
19.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熵增的原理
B.船体上镶嵌锌块,是利用外加电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C.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
D.“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A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CO2合成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实现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化
B.光学谐振器中使用的碳纳米管与金刚石、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烯粉体可用于制作高性能涂料,石墨烯属于不饱和有机物
D.我国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以235U为核燃料,235U与238U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B
2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均属于大宗化学品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冶炼镁
C.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D.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用于食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答案 C
22.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B.福尔马林溶液和含氯消毒液杀灭流行性病毒的原理相同
C.“嫦娥五号”配置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转化为小分子烃
答案 A
23.《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简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
B.丝帛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金”的冶炼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D.“石”中的古代陶瓷属于传统的有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A
24.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碳中和的试验场,这其中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平衡的状态,植树造林捕获和储存大气中的CO2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B.速滑竞赛服采用的聚氨酯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运动员使用的可降解餐具用聚乳酸制造,聚乳酸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D.场馆的照明、运行均由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答案 C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