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水和溶液
爱护水资源 水的净化
1.(2024贵阳1题2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B )
A.节水节电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2.(2023遵义3题2分)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D )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3.[跨学科实践]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B.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填空。
(1)[2024省卷8(4)题1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的做法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2024贵阳10(1)题1分]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区别软水、硬水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是取等量的两种水,然后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4)净化水的方法有很多,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其中过滤不能(填“能”或“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水的组成
5.[2023省卷9题(1)题3分]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从宏观视角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直击小实验
6.(2023贵阳8题改编)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如图1是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
【原理与过程】
(1)电解水实验采用的电源为直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a、b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若试管a中的气体质量为0.2 g,则试管b中的气体质量为1.6g。
(3)在实际操作中,常向水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结论与分析】
(4)①宏观: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微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5)图2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
(6)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电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迁移与应用】
(7)除电解水实验外,还可以通过氢气燃烧(如图3)验证水的组成,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点燃氢气燃之前必须验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溶液及其相关判断
7.(2023遵义1题2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B )
A.泥沙 B.食盐 C.豆油 D.粉笔灰
8.判断下列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填“能”或“不能”)
(1)(2023贵阳4题C改编0.5分)如图所示探究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2)(2023省卷6题C改编0.5分)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取等量的固体,加入等量同温的水,溶解,测温度变化。能
9.[2023贵阳9(2)题2分]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再缓慢加入2 mL乙醇,如图,补充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振荡、静置
实验现象 振荡前酒精与红墨水分层,振荡中红墨水与酒精混合均匀,振荡后整体变为红色,不再分层
实验结论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溶解及溶解度
10.(2024毕节7题3分)室温时,向25 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并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B )
A.50 g B.35 g C.30 g D.25 g
11.(2024安顺5题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 g
B.将三种物质t1 ℃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 ℃,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2 ℃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 ℃时,将20 g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12.[2023省卷11(2)(3)题5分]水及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①取15 g “果蔬洗盐”放入1 kg 20 ℃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搅拌,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若配制的“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会影响清洁效果,原因是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不能除尽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2)利用溶解性的差异,可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①分别将50 ℃时NaCl、NaHCO3、Na2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Na2CO3>NaHCO3;
②除去NaCl样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 ℃左右进行的原因是40 ℃左右,碳酸钠的溶解度大,能减少碳酸钠的析出。
【补充设问】
(3)4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50 g,此时将30 g Na2C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精确到0.1%)。
(4)(易错)40 ℃时,将Na2CO3、NaCl和NaH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 ( D )
A.Na2CO3 B.NaCl C.NaHCO3 D.无法确定
(5)若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填“蒸发结晶法”或“降温结晶法”)。
溶液的配制
13.[2024铜仁12(4)题1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a溶液时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是②③(填字母)。
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胶头滴管;④漏斗。
14.[2024贵阳10(2)题1分]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3 g,需要水的质量为47g。
15.[2024遵义15(4)题1分]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游泳池消毒、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现需配制100 g8%的硫酸铜溶液,根据如图提供的试剂,拟定一个配制方案:选用16%的硫酸铜溶液需要50 g,再加入50 g蒸馏水(或选用10%的硫酸铜溶液需要80 g,加入20 g蒸馏水或选用硫酸铜固体需要8 g硫酸铜固体,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92 g)。(写出所选试剂和用量即可)
1.(2024广西中考)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 A )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
2.(2024青岛改编)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关于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C.取出50 g此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
D.从微观角度看,溶质溶解的过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装置创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沪教习题改编]加入硝酸铵后,液面a处变化情况为上升(填“上升”或“下降”)。
5.[人教图片改编]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不是(填“是”或“不是”)纯水。
(2)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河长要督促公民节约用水,还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等。
6.(2024河南中考)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024苏州中考)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
C.T℃时,30 g NaCl能完全溶解于50 g水中
D.T℃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2024遵义红花岗区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自然界的水通常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经蒸馏得纯净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200 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6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
(3)同学们对NaCl、KNO3两种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展开探究。下表是两者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①4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6g;
②20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 NaCl,此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实验室有一包回收所得的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为了选择合适方法分离提纯两种物质,先取80 g混合物样品进行如图实验。通过实验可判断混合物样品中KNO3质量m的范围是43.4 g≤m≤63.9 g。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后续分离提纯实验。写出一种检验40 ℃时烧杯内KNO3溶液是否饱和的实验方法:向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若固体能继续溶解,则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若固体不再溶解,则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主题四 水和溶液
爱护水资源 水的净化
1.(2024贵阳1题2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节水节电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2.(2023遵义3题2分)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3.[跨学科实践]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B.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填空。
(1)[2024省卷8(4)题1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的做法有 。
(2)[2024贵阳10(1)题1分]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 ,区别软水、硬水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是取等量的两种水,然后加入 振荡,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4)净化水的方法有很多,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其中过滤 (填“能”或“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 。
水的组成
5.[2023省卷9题(1)题3分]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宏观视角看,水由 组成;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 。
直击小实验
6.(2023贵阳8题改编)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如图1是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
【原理与过程】
(1)电解水实验采用的电源为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a、b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若试管a中的气体质量为0.2 g,则试管b中的气体质量为 g。
(3)在实际操作中,常向水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目的是 。
【结论与分析】
(4)①宏观: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②微观:1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5)图2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
(6)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电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迁移与应用】
(7)除电解水实验外,还可以通过氢气燃烧(如图3)验证水的组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氢气燃之前必须 。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 色火焰、烧杯内壁有 出现。
溶液及其相关判断
7.(2023遵义1题2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泥沙 B.食盐 C.豆油 D.粉笔灰
8.判断下列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填“能”或“不能”)
(1)(2023贵阳4题C改编0.5分)如图所示探究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2)(2023省卷6题C改编0.5分)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取等量的固体,加入等量同温的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9.[2023贵阳9(2)题2分]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再缓慢加入2 mL乙醇,如图,补充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溶解及溶解度
10.(2024毕节7题3分)室温时,向25 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并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
A.50 g B.35 g C.30 g D.25 g
11.(2024安顺5题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 g
B.将三种物质t1 ℃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 ℃,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2 ℃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 ℃时,将20 g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12.[2023省卷11(2)(3)题5分]水及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①取15 g “果蔬洗盐”放入1 kg 20 ℃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 ,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若配制的“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会影响清洁效果,原因是 。
(2)利用溶解性的差异,可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①分别将50 ℃时NaCl、NaHCO3、Na2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2CO3 NaHCO3;
②除去NaCl样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 ℃左右进行的原因是 。
【补充设问】
(3)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50 g,此时将30 g Na2C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易错)40 ℃时,将Na2CO3、NaCl和NaH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 ( )
A.Na2CO3 B.NaCl C.NaHCO3 D.无法确定
(5)若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法”或“降温结晶法”)。
溶液的配制
13.[2024铜仁12(4)题1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a溶液时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是 (填字母)。
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胶头滴管;④漏斗。
14.[2024贵阳10(2)题1分]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3 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15.[2024遵义15(4)题1分]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游泳池消毒、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现需配制100 g8%的硫酸铜溶液,根据如图提供的试剂,拟定一个配制方案: 。(写出所选试剂和用量即可)
1.(2024广西中考)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
2.(2024青岛改编)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关于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C.取出50 g此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
D.从微观角度看,溶质溶解的过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装置创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沪教习题改编]加入硝酸铵后,液面a处变化情况为 (填“上升”或“下降”)。
5.[人教图片改编]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2)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可以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河长要督促公民节约用水,还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 等。
6.(2024河南中考)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024苏州中考)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
C.T℃时,30 g NaCl能完全溶解于50 g水中
D.T℃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2024遵义红花岗区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自然界的水通常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经蒸馏得纯净水的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200 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 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
(3)同学们对NaCl、KNO3两种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展开探究。下表是两者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①40 ℃时,NaCl的溶解度为 g;
②20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 NaCl,此时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实验室有一包回收所得的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为了选择合适方法分离提纯两种物质,先取80 g混合物样品进行如图实验。通过实验可判断混合物样品中KNO3质量m的范围是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后续分离提纯实验。写出一种检验40 ℃时烧杯内KNO3溶液是否饱和的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