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二 燃烧与灭火化学反应的调控
燃烧与灭火
1.(2023贵阳5题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2.(2023遵义8题2分)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3.(2023黔东南州10题2分)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 。
(2)根据②处白磷不燃烧的原理,写出一个灭火的实例: 。
4.[2024贵阳9(1)(3)题2分]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解决的问题有 。
5.[2024省卷11(1)题3分]蜡烛燃烧:用燃着的火柴将图中两支相同的蜡烛点燃。
(1)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2)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 。
(3)[开放性设问]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
6.(2023遵义1题2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7.(2023铜仁2题2分)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
8.(2024黔西南州1题2分)某中学有两名学生回到住所,闻到屋内的燃气味道,他们赶紧关闭阀门后立即点燃炉灶检测,燃气罐瞬间燃爆,两人都被严重烧伤。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立即 ( )
A.拨打电话向消防救援站报警 B.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拨打电话请燃气部门人员上门维修
9.(2024毕节1题3分)小丹妈妈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这时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 )
A.丢下油锅往外跑 B.把油锅扔到屋外去
C.接一盆水浇上去 D.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盖上锅盖
10.[安全教育](2024遵义4题2分)某市一家五口为避免蚊虫叮咬,在家一次性点了20盘蚊香,导致全家中毒,出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为避免蚊香中毒及预防火灾,正确的做法是 ( )
①点燃蚊香后,将蚊香放在通风处;
②将点燃的蚊香远离易燃物品;
③为达到更好驱蚊效果紧闭门窗;
④点燃的蚊香不宜靠近头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3省卷5题2分)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化学反应的调控
12.[2023贵阳10(1)①题1分]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13.[2024省卷11(2)题2分]氢气燃烧: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
(1)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 。
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烟火 D.禁止堆放易燃物
2.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3.(2024湖南中考)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4.鹏鹏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填“烧杯”或“试管”)。
(2)实验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填字母)。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2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油锅着火 用水浇灭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液化气起火 关闭阀门 隔绝空气
C 住宅失火 用高压水枪灭火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6.(2024重庆中考节选)某探究小组进行了“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的系列探究,该小组分别取1 g不同的催化剂,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5%的过氧化氢溶液20 mL,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催化剂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MnO2粉末 常温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乙 红砖粉末 60℃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丙 红砖小颗粒 常温 缓慢,有少量气泡逸出
丁 块状红砖 常温 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到气泡
(1)写出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MnO2粉末与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具有相同的催化效果,你认为此结论是否科学? (填“是”或“否”)。理由是 。
(3)能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形态有关的实验组合是 (填实验序号)。主题十二 燃烧与灭火化学反应的调控
燃烧与灭火
1.(2023贵阳5题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2.(2023遵义8题2分)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3.(2023黔东南州10题2分)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根据②处白磷不燃烧的原理,写出一个灭火的实例:往火源处覆盖沙土。
4.[2024贵阳9(1)(3)题2分]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解决的问题有氧气在水下与氢气接触;水下温度低,如何使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等。
5.[2024省卷11(1)题3分]蜡烛燃烧:用燃着的火柴将图中两支相同的蜡烛点燃。
(1)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
(3)[开放性设问]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灭火的原理及安全常识
6.(2023遵义1题2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7.(2023铜仁2题2分)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C )
8.(2024黔西南州1题2分)某中学有两名学生回到住所,闻到屋内的燃气味道,他们赶紧关闭阀门后立即点燃炉灶检测,燃气罐瞬间燃爆,两人都被严重烧伤。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立即 ( C )
A.拨打电话向消防救援站报警 B.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拨打电话请燃气部门人员上门维修
9.(2024毕节1题3分)小丹妈妈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这时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 D )
A.丢下油锅往外跑 B.把油锅扔到屋外去
C.接一盆水浇上去 D.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盖上锅盖
10.[安全教育](2024遵义4题2分)某市一家五口为避免蚊虫叮咬,在家一次性点了20盘蚊香,导致全家中毒,出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为避免蚊香中毒及预防火灾,正确的做法是 ( B )
①点燃蚊香后,将蚊香放在通风处;
②将点燃的蚊香远离易燃物品;
③为达到更好驱蚊效果紧闭门窗;
④点燃的蚊香不宜靠近头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3省卷5题2分)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化学反应的调控
12.[2023贵阳10(1)①题1分]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13.[2024省卷11(2)题2分]氢气燃烧: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
(1)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控制阀门A和阀门B,使燃烧室内的液氢、液氧充分反应。
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C )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烟火 D.禁止堆放易燃物
2.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B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3.(2024湖南中考)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B )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4.鹏鹏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烧杯(填“烧杯”或“试管”)。
(2)实验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C(填字母)。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2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5.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 D )
选项 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油锅着火 用水浇灭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液化气起火 关闭阀门 隔绝空气
C 住宅失火 用高压水枪灭火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6.(2024重庆中考节选)某探究小组进行了“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的系列探究,该小组分别取1 g不同的催化剂,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5%的过氧化氢溶液20 mL,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催化剂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MnO2粉末 常温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乙 红砖粉末 60℃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丙 红砖小颗粒 常温 缓慢,有少量气泡逸出
丁 块状红砖 常温 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到气泡
(1)写出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2)MnO2粉末与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具有相同的催化效果,你认为此结论是否科学?否(填“是”或“否”)。理由是实验温度不同,没有控制变量。
(3)能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形态有关的实验组合是丙、丁(填实验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