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历史含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福建省南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南平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还发现了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在遗址呈现的史前聚落中,居住区

2、、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清晰。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A. 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B. 具有多样化的生计模式C. 开发利用海洋优势资源D. 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2. 河南密县出土的汉画砖驼车乘御者多为胡人,南阳汉画资料也多有从事营商、兽医、守卫等工作的诸“胡”,以及参加各种底层劳作的“胡奴”。这一现象可说明(   )A. 胡人政权显现中原B. 北方移民大量南流C. 民族交融业已寻常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 唐太宗在帝范阅武中写道:“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则?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据此可知,唐太宗(   )A. 认为治国理

3、政应该因势而异B. 总结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C. 强调文治武功需要统筹兼顾D. 主张安不忘战的军事思想4. 元朝科场政治议题及考生对策情况统计(部分)科次议题考生对策延祐元年江浙乡试冗官方希愿严吏部之选法,重宪臣之事权吏制黄溍推广教化延祐二年会试冗官杨宗瑞严其赏罚延祐四年江浙乡试吏制沈云超加强监察后至元元年江西乡试用人李廉考试任命吏员吏制涂溍生提高俸禄,以养其廉也据表可知,元代(   )A. 科考专注热门政治话题B. 官府有效推动人事改革C. 着力拓宽官员选拔路径D. 士人借助科举平台议政5. 观察下图,导致两条统计数据线趋向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 赋役制度的变革B.

4、 户籍管理的完善C. 基层治理的加强D. 人口流动的减少6. 近代碑学书法大师于右任认为,北朝碑刻蕴含尚武精神,中国自宋以后,正缺乏尚武精神,所以提倡人们学习。时务报清议报革命军民报纷纷采用豪迈威武的魏碑体。近代魏碑体的复兴(   )A. 迎合中体西用的救亡王张B. 折射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C. 体现文学革命的进步思想D. 铸就社会革命的锐利武器7. 1939年9月,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巩固团结,反对分裂”“力求进步,反对倒退”等口号。这些口号(   )A. 扭转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B. 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C. 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 消除了国共合作的隐患8

5、.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强调:为“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故将外国政府派在中国的代表作为外国侨民而非正式的外交人员对待。这一规定(   )A. 承继了三民主义提出的反帝主张B. 表明了中共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C. 适应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需要D.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自主性9. 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了(   )A. 红军长征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B. 女性参加地质勘探的巾帼气魄C.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时代风貌D. 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10. 1981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只有520万元,

6、不足全国税收收入的万分之零点八。2019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达到10388.5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6%。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增加(   )A. 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B. 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实现C.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D. 有利于财政收支的平衡11. 有学者认为,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的空间距离不过几百公里,彼此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出现了大于印加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差别。这一观点强调(   )A. 农耕生活决定文明差异B. 相互借鉴推动文明进步C. 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D. 人类活动影响文明取向12. 14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他认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15世纪捷克思想家约翰胡司主张用捷克语作礼拜,教权应服从俗权,神职人员应服从国家。他们的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英语试题

下一篇: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2025届高三模拟卷一地理PDF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