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力与运动 检测卷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力与运动 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历史上首先发表这一规律的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2.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加速跑动的龙陵黄山羊 B.站立观察周围环境的林麝
C.匀速绕树转圈的猕猴 D.从树上掉落的保山甜柿
3.下面四幅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4.为了大家的安全出行,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下列交通提示语中,能够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雪天路滑,车辆慢行
C.公交车内,禁止吸烟 D.靠右行驶,小心驾驶
5.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6.巴黎奥运会上女单乒乓球比赛时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C.球被水平击出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作出合理的推理,小悦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
①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
②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越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
⑤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
⑥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事实⑤④①,推论③⑥②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⑥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⑥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⑥⑤④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右端与物块M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M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物块M拉至A处由静止释放,M向左最远可运动至B点,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O物块M先加速后减速 B.O点物块M的速度最大
C.从O到B物块M一直在减速 D.O点物块M受力平衡
1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2~4 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8分)
11.(2分)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在如图所示的踢毽子游戏中,毽子被踢出后,上升到最高处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若此时毽子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毽子将 (选填“保持静止”“下落”或“匀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
第11题图
12.(3分)2024年5月31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二)·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535 km晨昏轨道。如图所示,火箭向下喷气加速升空,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此时火箭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推力;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火箭受到的推力等于重力,此时火箭将做 运动。
第12题图
13.(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11 N的水平推力推着总重力为100 N的超市购物车,沿直线向右匀速前进了15 m,地面对购物车的阻力是 N,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 N。突然,小明发现前方有一小孩,他马上用20 N的水平拉力向后拉小车,此时小车将向右做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第13题图
14.(3分)如图所示,木板B在F=6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 N,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N,木块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 ;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 N。
第14题图
15.(3分)物理课上,同学们用螺丝刀、150 g的西红柿和羊角锤来做实验,如图甲所示,先将螺丝刀下端插入西红柿并紧密接触,螺丝刀就能竖直提起西红柿,使西红柿不下落的力的大小是 N,力的方向是 ,用羊角锤竖直向下敲击螺丝刀上端,西红柿的位置就会上移,如图甲、乙所示,原因是西红柿具有 。(g取10 N/kg)
16.(4分)(1)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1),画出壁虎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2中甲所示,小明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楼。请在图乙简化图中画出小明的受力示意图(“·”表示小明)。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7.(4分)请完成以下填空。
(1)如图1,一水平桌面光滑,如果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的一侧放一个磁铁,则观察到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如图2,研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如图3,匀速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撞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 (选填“右”或“左”)倾倒,这是因为 (选填“小车”或“木块”)具有惯性。
18.(4分)某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他们都将弹簧由A位置拉伸到B位置。研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a)、(b)、(c)所示。
(1)在(a)、(b)和(c)三次实验中,都将弹簧拉伸到B位置,目的是使每次实验中力产生的 相同。
(2)通过比较(a)和(b)两次实验,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19.(7分)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相反。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在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与桌面间存在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经过思考与交流后,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 (选填“丙”或“丁”)装置更好,原因是可以避免 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丁所示的装置中,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
(4)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
20.(7分)牛顿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后,揭开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1)为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改变 ,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 (选填“AB”“BC”或“AC”)段。
(3)由于受阻力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小车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v1,若此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E点的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 (选填“>”“<”或“=”)v2。
(4)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体现了牛顿谦逊的品质,但前人的研究确实使牛顿得到了启迪,其中的一位巨人就是伽利略,他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伽利略之前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甲所示,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平坦,球将会一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①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的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速度 (选填“减小得快”“减小得慢”或“不变”),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光滑而平坦时,球将做 运动。
②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
四、综合题(共3小题,计20分)
21.(4分)某款植保无人机如图所示,其质量为18 kg,药箱最多可装22 kg的农药,g取10 N/kg,求:
(1)无人机满载时受到的重力;
(2)满载的无人机悬停时所受的升力。
22.(7分)一辆质量为4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g取10 N/kg。
(1)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少?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当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变为5×103 N,此时它受到的合力为多少?
23.(9分)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还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体阻力 (选填“能”或“不能”)等同于摩擦力;我们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 就是利用形状减小流体阻力的。
(2)大量研究表明,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v-t图像如图所示,小球在空气中运动时,随着速度变大,受到的阻力 。
(3)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由于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所以竖直向下做 运动,此过程中雨滴(假设质量不变)的惯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重力等于阻力时,雨滴就会以某一速度做 运动,此时雨滴受到的合力为 N。
(5)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关系为F阻力=kv2,其中k=1×10-4 N/(m2·s-2),则一个质量为0.25 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 m/s。(g取10 N/kg)第八章 力与运动 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历史上首先发表这一规律的物理学家是( A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2.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B )
A.加速跑动的龙陵黄山羊 B.站立观察周围环境的林麝
C.匀速绕树转圈的猕猴 D.从树上掉落的保山甜柿
3.下面四幅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C )
4.为了大家的安全出行,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下列交通提示语中,能够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B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雪天路滑,车辆慢行
C.公交车内,禁止吸烟 D.靠右行驶,小心驾驶
5.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D )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6.巴黎奥运会上女单乒乓球比赛时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C.球被水平击出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作出合理的推理,小悦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
①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
②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越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
⑤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
⑥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 )
A.事实⑤④①,推论③⑥②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⑥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⑥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⑥⑤④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右端与物块M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M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物块M拉至A处由静止释放,M向左最远可运动至B点,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从A到O物块M先加速后减速 B.O点物块M的速度最大
C.从O到B物块M一直在减速 D.O点物块M受力平衡
1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2~4 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8分)
11.(2分)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在如图所示的踢毽子游戏中,毽子被踢出后,上升到最高处时,处于 非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若此时毽子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毽子将 保持静止 (选填“保持静止”“下落”或“匀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
第11题图
12.(3分)2024年5月31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二)·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535 km晨昏轨道。如图所示,火箭向下喷气加速升空,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此时火箭受到的重力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推力;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火箭受到的推力等于重力,此时火箭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第12题图
13.(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11 N的水平推力推着总重力为100 N的超市购物车,沿直线向右匀速前进了15 m,地面对购物车的阻力是 11  N,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 100  N。突然,小明发现前方有一小孩,他马上用20 N的水平拉力向后拉小车,此时小车将向右做 减速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第13题图
14.(3分)如图所示,木板B在F=6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 N,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木块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 水平向右 ;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 4  N。
第14题图
15.(3分)物理课上,同学们用螺丝刀、150 g的西红柿和羊角锤来做实验,如图甲所示,先将螺丝刀下端插入西红柿并紧密接触,螺丝刀就能竖直提起西红柿,使西红柿不下落的力的大小是 1.5  N,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用羊角锤竖直向下敲击螺丝刀上端,西红柿的位置就会上移,如图甲、乙所示,原因是西红柿具有 惯性 。(g取10 N/kg)
16.(4分)(1)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1),画出壁虎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2中甲所示,小明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楼。请在图乙简化图中画出小明的受力示意图(“·”表示小明)。
【答案】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7.(4分)请完成以下填空。
(1)如图1,一水平桌面光滑,如果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的一侧放一个磁铁,则观察到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2)如图2,研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3)如图3,匀速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撞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 右 (选填“右”或“左”)倾倒,这是因为 木块 (选填“小车”或“木块”)具有惯性。
18.(4分)某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他们都将弹簧由A位置拉伸到B位置。研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a)、(b)、(c)所示。
(1)在(a)、(b)和(c)三次实验中,都将弹簧拉伸到B位置,目的是使每次实验中力产生的 作用效果 相同。
(2)通过比较(a)和(b)两次实验,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和 。
(3)通过比较 (a)、(c) 两次实验,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 较大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19.(7分)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相反。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在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与桌面间存在 摩擦力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经过思考与交流后,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 丁 (选填“丙”或“丁”)装置更好,原因是可以避免 摩擦力 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丁所示的装置中,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
(4)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把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两卡片的运动情况 。
20.(7分)牛顿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后,揭开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1)为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 相同 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改变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 BC (选填“AB”“BC”或“AC”)段。
(3)由于受阻力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小车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v1,若此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E点的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 = (选填“>”“<”或“=”)v2。
(4)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体现了牛顿谦逊的品质,但前人的研究确实使牛顿得到了启迪,其中的一位巨人就是伽利略,他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伽利略之前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甲所示,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平坦,球将会一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①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的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速度 减小得慢 (选填“减小得快”“减小得慢”或“不变”),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光滑而平坦时,球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②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惯性 。
四、综合题(共3小题,计20分)
21.(4分)某款植保无人机如图所示,其质量为18 kg,药箱最多可装22 kg的农药,g取10 N/kg,求:
(1)无人机满载时受到的重力;
(2)满载的无人机悬停时所受的升力。
解:(1)无人机满载时受到的重力G=mg=(18 kg+22 kg)×10 N/kg=400 N
(2)满载的无人机悬停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升力和重力是平衡力,升力F=G=400 N
22.(7分)一辆质量为4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g取10 N/kg。
(1)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少?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当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变为5×103 N,此时它受到的合力为多少?
解:(1)汽车所受的重力G=mg=4 000 kg×10 N/kg=4×104 N
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
F支持=G=4×104 N
(2)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牵=f=0.05G=0.05×4×104 N=2×103 N
(3)当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时,汽车在水平方向运动,竖直方向合力为0,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发动机的牵引力变为5×103 N,此时它受到的合力
F合=F牵'-f=5×103 N-2×103 N=3×103 N
23.(9分)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还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体阻力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等同于摩擦力;我们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 鱼(或动车等) 就是利用形状减小流体阻力的。
(2)大量研究表明,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v-t图像如图所示,小球在空气中运动时,随着速度变大,受到的阻力 先增大后不变 。
(3)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由于重力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所以竖直向下做 加速 运动,此过程中雨滴(假设质量不变)的惯性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重力等于阻力时,雨滴就会以某一速度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雨滴受到的合力为 0  N。
(5)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关系为F阻力=kv2,其中k=1×10-4 N/(m2·s-2),则一个质量为0.25 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 5  m/s。(g取10 N/k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梁原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衡水金卷]广东省2024-2025学年度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