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学生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精练(人教版)

第三讲 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1.(安徽中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河南中考)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块凸透镜,现有焦距为5 cm和10 cm的两种凸透镜可供选择,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f=5 cm h=10 cm
B.f=10 cm h=12 cm
C.f=5 cm h=12 cm
D.f=10 cm h=6 cm
3.(日照中考)某兴趣小组模拟制作了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4.(河北中考)(多选)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块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5.(甘肃中考)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6.(新考法·模型构建)(山西中考改编)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
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向白墙移动,在墙上能看到烛焰 (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8.(遵义一模)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眼睛及视力矫正时组装的眼球模型,该模型为〖=C〗 〖=D〗眼模型,要对这种情况进行矫正,应配戴 透镜.
9.(铜仁一模)在图中完成光路图.〖=C〗如图所示:〖=D〗
10.(新趋势·创新装置)(2024潍坊中考)如图甲所示,镜片a可通过抽出或注入液体来改变其厚度,抽出少许液体后得到镜片b,注入少许液体后得到镜片c.
(1)镜片b可用于矫正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镜片c的成像情况.
①将蜡烛、镜片c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蜡烛、镜片c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的像距v= cm;
③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镜片c移动到光具座上25 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
11.(广东中考)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1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1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 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 cm.
(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2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 (填字母).
(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 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第三讲 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1.(安徽中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河南中考)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块凸透镜,现有焦距为5 cm和10 cm的两种凸透镜可供选择,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D)
A.f=5 cm h=10 cm
B.f=10 cm h=12 cm
C.f=5 cm h=12 cm
D.f=10 cm h=6 cm
3.(日照中考)某兴趣小组模拟制作了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4.(河北中考)(多选)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块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5.(甘肃中考)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6.(新考法·模型构建)(山西中考改编)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焦点位置.
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向白墙移动,在墙上能看到烛焰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照相机(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8.(遵义一模)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眼睛及视力矫正时组装的眼球模型,该模型为〖=C〗近视〖=D〗眼模型,要对这种情况进行矫正,应配戴凹透镜.
9.(铜仁一模)在图中完成光路图.〖=C〗如图所示:〖=D〗
10.(新趋势·创新装置)(2024潍坊中考)如图甲所示,镜片a可通过抽出或注入液体来改变其厚度,抽出少许液体后得到镜片b,注入少许液体后得到镜片c.
(1)镜片b可用于矫正近视眼(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镜片c的成像情况.
①将蜡烛、镜片c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蜡烛、镜片c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的像距v=15.0cm;
③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镜片c移动到光具座上25 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11.(广东中考)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1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实像.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1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上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2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D(填字母).
(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①②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韶关市始兴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4-2025河南省济源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