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学2026届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50分。其中1-6为单选,每题6分;7-8为多选,每题7分)
1.关于以下四张图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竖直的肥皂膜上出现的水平彩色横纹,是由于光的干涉产生的
B.图乙中,激光切割金属利用了激光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
C.图丙中,当偏振片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偏振片N时,透射光的强度变化,表明光波是横波
D.图丁中,影的中心存在一个亮斑,是光线通过一个小孔得到的衍射图样
2.关于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
C.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D.0℃的水变成0℃的冰时,分子势能增大
3.如图所示,是水平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均为2m/s,波长均为8m,E点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处质点为振动减弱点
B.B、D两处质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cm
C.此时图中E正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D.经2s,B点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cm
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低
B.图甲中,两条曲线如果完整,下方的面积不相等
C.图乙中,当分子间的距离从逐渐减小为时,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图乙中,当分子间的距离从逐渐减小为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光的干涉现象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图甲所示是利用干涉现象检查平面平整度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测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
B.图乙为俯视图甲所示装置时看到的干涉条纹,若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密集
C.若图丙为俯视图甲所示装置时看到的干涉条纹,条纹弯曲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
D.如图丁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单色光从上方竖直射下,从上往下看凸透镜,可以看到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6.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
C.时,质点P的位移为
D.再过,Q通过的路程为50cm
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P、Q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已知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2m,t=0时刻,质点P、Q均已开始振动,P、Q的振动方程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可能为24m
B.若波速为4.8m/s,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C.若波速为8m/s,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D.经的时间,P、Q的位移相同
8.一块三棱柱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AC边长为,该玻璃砖对红光的折射率为。一束平行于AC边的红光从AB边上的某点O(未画出)射入玻璃砖,并恰能射到AC边的中点D,不考虑光在BC边上的反射,光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玻璃砖射出的红光将不再与AC边平行
B.红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为
C.只将红光改为紫光,紫光会从AC边射出玻璃砖
D.只将红光改为紫光,射出玻璃砖的紫光将仍与AC边平行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21分)
9.某实验小组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为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按图甲进行实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用笔在白纸上沿着玻璃砖上边和下边分别画出直线a和
B.在玻璃砖一侧插上大头针、,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把挡住,这样就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再插上大头针,使它把、的像及都挡住,这样就可以确定出射光线和出射点
C.实验时入射角应尽量小一些,以减小实验误差
(2)乙同学在画完边界时,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小段距离,然后画出下边界,导致两边界间距略小于玻璃砖宽度,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3)丙同学根据测出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画出相应正弦值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 。
10.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②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完成下列填空:
(1)某位物理老师在讲解实验时提出将油酸分子看作“一桶乒乓球倒在水中漂浮”,该描述体现本实验的理想化假设是______。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
B.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2)某次实验中采用油酸浓度为0.5%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mL溶液共165滴,则每滴溶液中油酸体积为 (保留1位有效数字),画出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本次实验中油酸膜的面积是 。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m(保留1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2小题,11题12分,12题17分,共29分)
11.图示为用玻璃做成的一块棱镜的截面图,其中ABOD是矩形,O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一条光线从AB面上的某点入射,入射角θ1=45°,它进入棱镜后恰好以临界角射在BC面上的O点,光路图如图所示,求:
①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②求光线在该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v(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12.如图甲所示,有一悬挂在O点的单摆,将小球(可视为质点)拉到A点后释放,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A、B、C之间来回摆动,已知B点为小球运动中的最低点,A、C两点为小球运动中的最高点,摆角为()在O点接有一力传感器,图乙表示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由力传感器测出的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由力传感器测得最小拉力为,图中、t0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单摆的周期T和摆长L;
(2)小球的质量m;
(3)力传感器测出的拉力的最大值。西安中学2026届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D 2.B 3.D 4.C 5.C 6.D 7.BD 8. BD
9.(1)B (2)偏大 (3)1.5 10.(1)AC (2) 61/62/63/64/65 (3)
11.答案】①;② ×108m/s。
【详解】①光线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有:
光线在AB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
由折射定律得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②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m/s
12.【答案】(1),;(2);(3)
【详解】(1)由题图乙可知,单摆周期为
由单摆周期公式 解得
(2)小球在A点时拉力最小,则有 解得
(3)小球在平衡位置B点时拉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小球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