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一中高2024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试卷
化学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Ni 59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6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属于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九霄环佩木古琴 狗头兽首铜像 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陶彩绘女舞俑
2. P2O5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易吸水转化为H3P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2O5中P元素化合价为+5价 B.P2O5属于碱性氧化物
C.P2O5能与CaO反应 D.P2O5能与NaOH反应
3. 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5.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B. 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
C. 用盐酸去除铁锈 D. 用活性炭吸附甲醛、苯等室内污染气体
6.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实验可知,Ⅰ、Ⅱ、Ⅲ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将实验Ⅰ中的镁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镁粉后释放出的热量增多
C. 实验Ⅲ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实验Ⅲ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则测定的ΔH偏低
7.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加热分解的反应:
B.铁和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C.过量和NaOH溶液反应:
D.过量的Fe和稀硝酸反应:
8. 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制备及性质实验,已知: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不互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制备利用了的分解反应
B.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丙中的能防止倒吸
D.丁也可以用于制备氨气
9. 近日,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下列关于氨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氨易液化便于存储,且液化时吸热
C.具有还原性,可以在中燃烧
D.与柴油发动机相比,氨燃料发动机可降低碳排放
10. 图为酸雨形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溶于水也会形成酸雨
B.易溶于水,并在雨水中转化为
C.含的雨水在空气中放置其pH可能会降低
D.硝酸型酸雨会腐蚀石灰岩建筑,而硫酸型酸雨不能
11.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1 L 1 mol·L-1氨水含有的OH-数目为NA
C.1 mol NH3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3NA
D.常温常压下,45 g N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12.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气体(a、b、c表示在相应仪器中所加入的试剂),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1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④光导纤维做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14. 某小组同学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向试管①、②中加入等量的98%的浓硫酸,实验如下。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现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品红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褪色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上述实验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15. 按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稀硫酸的氧化性
B. 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氧化性
C. 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 撤掉热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16. 碱式氧化镍(NiOOH)是镍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利用镍渣(主要含NiO,及少量、CuO、CaO、BaO、等杂质)制备碱式氧化镍的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是
A. 浸渣的成分主要为、、
B. “除铜”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C. 试剂R可以是
D. 最后一步“氧化”工序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 ,理论上能够制备碱式氧化镍36.8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4题,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8分)硫和硒(34S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1)含+4价硫元素的化合物有SO2、H2SO3和X等。已知X属于钠盐,写出一种X化学式: 。
(2)生成SO2并检验性质
操作及现象:
点燃酒精灯,试管ⅰ中有白雾生成,铜丝表面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溶液红色褪去,一段时间后,将铜丝抽离硫酸并停止加热。
①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ii中现象说明SO2具有 作用。
③SO2能使溴水褪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关于SO2和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具有氧化性
c.S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3 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SO2有毒,实验室可以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⑥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FeCl3和SO2一定发生了反应的是 (填字母)。
a.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3)以工业硒为原料制备高纯硒时的主要物质转化如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b.硒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c.SeO2属于酸性氧化物 d.过程ⅰ中硒被氧化
②过程ⅲ中使用的还原剂为N2H4·nH2O,对应产物是N2。理论上,过程ⅰ消耗的O2与过程iii消耗的N2H4·n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工业硒中杂质与O2的反应可忽略)。
18.(每空2分,共12分)某同学研究浓硝酸的氧化性,做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实验现象 铜片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成绿色 滴入硝酸后,溶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为无色。
资料:
i.中、、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价、价、价。
ii.的性质类似卤素离子,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1)写出实验Ⅰ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甲同学对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猜想,浓硝酸氧化了,其理论依据是 。
甲同学为证明猜想,做了如下实验Ⅲ
实验Ⅲ:
(3)向浓硝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推测红棕色气体是 (填化学式)。
(4)研究的转化产物:
实验Ⅳ:
a.将实验Ⅲ中的气体通入和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溶液,不褪色。
c.另取少量实验Ⅲ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通过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证据是 。
②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转化的最终产物中一定有 。
19.(每空2分,共12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随意排放氮的化合物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装置C用于收集,应将导管_____(填“a”或“b”)延长至集气瓶底部。
写出氨气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中的无水硫酸铜作用是_____。
(4)A中为“固固加热型”制取氨气的装置,请写出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
Ⅱ.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的工业中有含NO、等氮氧化物的尾气排出,有多种方法解决尾气污染环境问题。
(5)氨气催化吸收处理尾气法:已知6mol氨气恰好能将含NO和共7mol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则混合气体中N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Ⅲ.NO和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用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
(6)在酸性溶液中,氧化NO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 _。
20.(每小题2分,共10分) 我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湖盐和井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某同学进行粗盐的提纯并配制溶液、检验纯度实验。
(一)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SO杂质,请选择合适的操作补全实验流程。将粗盐溶解→加入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晶得到精盐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稀硫酸 C.过滤 D.加入BaCl2溶液 E.加入Na2CO3溶液
(2)以上流程中加酸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3)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4)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 ,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5)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没有进行洗涤操作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嘉陵一中高一下第一学月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本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B 2.B3.C4.A5.B6.D7.B8.D9.B10.C11.C12.D13.C14.C15.C16.B
二、本大题有4题,共52分
17.(每空2分,18分)
(1)Na2SO3、NaHSO3等
(2) 漂白 ab a
(3) acd 1:1
18.(每空2分,共12分)
(1)
(2)中价的是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硝酸氧化
(3)
(4)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溶液,不褪色 、
19.(共12分,每空2分)
(1)b (2)3Cu+2NH3 3Cu+3H2O+N2
(3)检验D中反应有水生成
(4)-
(5)(6)
20.(每小题2分,共10分)
(1)DECA
(2)H++OH-=H2O;2H++CO= CO2↑+ H2O
(3)玻璃棒,100mL容量瓶
(4)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AC嘉陵一中高一下第一学月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 16 小题,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48 分)
1.B 2.B3.C4.A5.B6.D7.B8.D9.B10.C11.C12.D13.C14.C15.C16.B
二、本大题有 4 题,共 52 分
21.(每空 2 分,18 分)
(1)Na2SO3、NaHSO 等 SO +Br 2 - - 3 2 2 2 4
(2) Cu+2H2SO4 浓 CuSO4+SO2 +2H2O 漂白 +2H O=SO +2Br +4H ab
SO2 2OH- SO 2-3 +H2O a
(3) acd 1:1
22.(每空 2 分,共 12 分)
(1)Cu 4H 2NO 2 3 Cu 2NO2 2H2O
(2)SCN 中 2 价的 S是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硝酸氧化
(3) (SCN)x NO2
(4)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 KMnO4溶液,不褪色
CO2、SO24
23.(共 12 分,每空 2 分)
(1)b (2)3Cu+2NH3 3Cu+3H2O+N2
(3) 检验 D 中反应有水生成
△
(4) -2NH4Cl Ca OH 2 CaCl2 2NH3 2H2O
(5) 5:2 (6)3HClO 2NO H2O 3Cl 2NO 3 5H
24(每题 2 分,共 10 分)
(1)DECA
(2)H++OH-=H2O;2H++CO 23 = CO2↑+ H2O
(3)玻璃棒,100mL 容量瓶
(4)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AC
第 1 页/共 8 页
{#{QQABKYSw5gi4kATACI4KA0WECgkQkJEhLQoMAVARuARiwBFAF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