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八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Zn-65 Ca-40 Cu-6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2.(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 D.熄灭酒精灯
3.(2分)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
4.(2分)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5.(2分)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宏观角度: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质量角度: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C.微观角度: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变化角度:黄酮素完全燃烧,会产生CO2和H2O
6.(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
7.(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大理石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8.(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取样,灼烧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A B.B C.C D.D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个
10.(2分)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C>B B.C>A>B C.C>B>A D.A>B>C
11.(2分)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氯酸钾、氢气
B.氧化铁、锰酸钾、水
C.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D.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12.(2分)LiCo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3.(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4
B.上述物质中只有甲和丁可作燃料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14.(2分)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下列有关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CH4对应的点是f
B.b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石墨
C.雪碧中含有的e会分解产生d
D.c转化为d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15.(2分)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原理可用于灭火,也可用于防止铁制品锈蚀
B.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C.O2、CO2气体由分子构成,则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氧化反应有热量放出,有热量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16.(2分)2015年4月10日,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汤勺 B.塑料玩具
C.羊毛围巾 D.纯棉T恤
17.(2分)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B 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铜溶液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所含金属离子不同
C CO2无毒,CO有毒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很硬,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18.(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9.(2分)水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时能够流动
B.0℃时能够结冰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0℃时能够沸腾
D.通电条件下能够分解
20.(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21.(2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22.(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5O2P B.氯化钾KCl
C.氧化铁FeO D.氯酸钾KClO4
23.(2分)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  )
A.N2 B.NO C.NO2 D.N2O5
24.(2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25.(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水的电解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二、填空与简答
26.(6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3)3个硝酸根离子: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5)2H2O中前面2表示的意义    ,H右下角2表示的意义    。
27.(6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我国规定饮用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成为饮用水。感官指标的主要要求为:①不得呈现异色;②不得有异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④应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的吸附作用达到;后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加入常用的絮凝剂如明矾经沉淀、   后达到。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3)在预防新冠肺炎过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生成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
28.(8分)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I.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1:
(1)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与“过筛”原理相同的基本实验操作是    。
Ⅱ.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同时实现光能转化为所需能量的目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新的应用技术,如图2:
(3)已知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推断化合物甲含    元素。
(5)该体系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9.(8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药品;E、F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试推断: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F:   ;B→C:   。
(3)请写出D元素形成的常见的两种单质的名称    。
(4)F物质的用途    。
三、实验题
30.(1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4)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B装置为发生装置,若用装置F收集CO2,则接口②应与    (填接口序号,下同)相连;若在F中加入浓硫酸作干燥剂,用装置B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②接    ,   接    。
四、计算题
31.(4分)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7.6g过氧乙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
32.(5分)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图1实验: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A B B B D B C A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C C A B A B D A A B
题号 23 24 25
答案 B A B
二、填空与简答
26.(6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Al2O3 ;
(3)3个硝酸根离子: 3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O3 ;
(5)2H2O中前面2表示的意义  2个水分子 ,H右下角2表示的意义  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
27.(6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我国规定饮用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成为饮用水。感官指标的主要要求为:①不得呈现异色;②不得有异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④应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活性炭 的吸附作用达到;后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加入常用的絮凝剂如明矾经沉淀、 过滤 后达到。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
(3)在预防新冠肺炎过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生成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NaCl 。
(4)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28.(8分)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I.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1:
(1)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该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与“过筛”原理相同的基本实验操作是  过滤 。
Ⅱ.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同时实现光能转化为所需能量的目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新的应用技术,如图2:
(3)已知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4)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推断化合物甲含  碳、氢、氧 元素。
(5)该体系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O2 。
29.(8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药品;E、F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试推断: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O2 ,F  CO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F: 2C+O22CO ;B→C: 2H2O2H2↑+O2↑ 。
(3)请写出D元素形成的常见的两种单质的名称  金刚石、石墨 。
(4)F物质的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
三、实验题
30.(1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试管 ,b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A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在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
(4)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B装置为发生装置,若用装置F收集CO2,则接口②应与  ⑦ (填接口序号,下同)相连;若在F中加入浓硫酸作干燥剂,用装置B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②接  ⑦ , ⑥ 接  ③ 。
四、计算题
31.(4分)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
(2)7.6g过氧乙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4.8g 。
解:(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
(2)7.6g过氧乙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7.6g100%=4.8g。
故答案为:
(1)6:1:12;
(2)4.8g。
32.(5分)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图1实验: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g/片×20片+100g﹣115.6g=4.4g。
(2)设20片钙片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解得:x=10g
该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答:该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故答案为:(1)4.4;
(2)5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下学期2月测试英语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