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投向空中的篮球,篮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篮球只受到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小林用20牛的水平推力F推木箱,木箱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当推力突然增大到30牛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木箱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4、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乘客会感觉向_____倒。其解释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乘客会感觉到倒向一侧;②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匀速运动状态;③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汽车向左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随车向左转弯。
5、滑雪运动员在高速下滑时,常采用“下蹲”的姿势,这是为了________;假如教室里悬挂电灯的绳子突然断了,且同时受到的所有的力全部消失,电灯将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张课桌 B.一只口罩 C.一名学生 D.两个鸡蛋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现象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铁锤松了向石头上撞击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
6、手握住系有水桶的绳子,从井中往上提水的过程中,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桶 B.地球 C.手 D.绳子
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比石头受到的力大些
B.鸡蛋比石头受到的力小些
C.鸡蛋与石头受到的力大小相等
D.鸡蛋比石头小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0、图中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OA B.OB C.OC D.OD
11、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 B.大小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2、以下四幅图中,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13、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产生弹力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16、以下关于重力及其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作用
C.g=9.8N/kg表示1kg=9.8N
D.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7、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正在腾空而起的火箭 B.自由竖直下落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18、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下列说法正确( )
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19、目前,部分快递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送货,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升力F和阻力f,如图所示。这三个力关系式正确的是( )
A.G > F+f B.G < F—f C.G = F+f D.G = F—f
20、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应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 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 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21、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
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作图题
1、(4分)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2、(2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31分)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1 2 3 4 5 6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4)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
(5)小明同学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 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6)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______________。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将甲图中的纸质小卡片从中间沿竖直方向剪开,纸片下落,说明_________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直线运动,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乙、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3)由______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甲实验中,当木板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果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样,改变______ 的大小。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拉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__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___________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分)如图,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质量为40kg的小红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900m。已知平衡车的质量为10kg,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g取10N/kg。求:
(1)平衡车的速度;
(2)平衡车的重力;
(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平衡车的牵引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投向空中的篮球,篮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篮球只受到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答案】重力,地球
2、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
3、小林用20N的水平推力F推木箱,木箱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当推力突然增大到30牛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木箱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答案】20,20,改变
4、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乘客会感觉向_____倒。其解释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乘客会感觉到倒向一侧;②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匀速运动状态;③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汽车向左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随车向左转弯。
【答案】右,②④③①
5、滑雪运动员在高速下滑时,常采用“下蹲”的姿势,这是为了________;假如教室里悬挂电灯的绳子突然断了,且同时受到的所有的力全部消失,电灯将________。
【答案】降低重心,保持稳定;静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张课桌 B.一只口罩 C.一名学生 D.两个鸡蛋
【答案】D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D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D
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现象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铁锤松了向石头上撞击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
【答案】D
6、手握住系有水桶的绳子,从井中往上提水的过程中,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桶 B.地球 C.手 D.绳子
【答案】D
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比石头受到的力大些
B.鸡蛋比石头受到的力小些
C.鸡蛋与石头受到的力大小相等
D.鸡蛋比石头小
【答案】C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答案】B
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答案】D
10、图中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OA B.OB C.OC D.OD
【答案】B
11、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 B.大小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A
12、以下四幅图中,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B
13、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1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1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产生弹力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答案】D
16、以下关于重力及其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作用
C.g=9.8N/kg表示1kg=9.8N
D.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答案】D
17、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正在腾空而起的火箭 B.自由竖直下落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答案】D
18、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答案】A
19、目前,部分快递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送货,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升力F和阻力f,如图所示。这三个力关系式正确的是( )
A.G > F+f B.G < F—f C.G = F+f D.G = F—f
【答案】D
20、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应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 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 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答案】D
21、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
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三、作图题
1、(4分)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答案】
2、(2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答案】2.2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31分)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1 2 3 4 5 6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4)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
(5)小明同学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 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6)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______________。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平,弹簧测力计;(2)7;(3)A;(4)不变,竖直向下;(5)C;(6)得出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普遍规律 ,不可以 一组数据,找不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答案】(1)相同;(2)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小,慢;(4)匀速直线;(5)运动状态;(6)D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将甲图中的纸质小卡片从中间沿竖直方向剪开,纸片下落,说明_________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2)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B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直线运动,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乙、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3)由______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甲实验中,当木板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果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样,改变______ 的大小。
【答案】(1)匀速;(2)大;(3)甲、丙;(4)不变;(5)接触面积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拉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__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___________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水平,平衡;(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变量;(3)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或测力计静止时读数误差小
五、计算题
1、(9分)如图,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质量为40kg的小红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900m。已知平衡车的质量为10kg,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g取10N/kg。求:
(1)平衡车的速度;
(2)平衡车的重力;
(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平衡车的牵引力。
【答案】(1)平衡车的速度为
v===3m/s
(2)平衡车的重力
G车=m车g=10kg×10N/kg=100N
(3)总重力
G总=m总g=(m小红+m车)g=(40kg+10kg)×10N/kg=500N
平衡车受到的阻力
f=0.1G总=0.1×500N=50N
因为匀速行驶,平衡车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牵引力
F=f=50N
答:(1)平衡车的速度是3m/s;
(2)平衡车的重力是100N;
(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平衡车的牵引力是5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