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重点高中2024-2025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3月学情调研考试
化  学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025.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V—51 Cu—64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科学家在所获得的月壤中发现玻璃。玻璃属于下列材料中的(  )
A. 金属材料  B. 硅酸盐材料
C. 高分子材料  D. 磁性材料
2. 反应H2S+CuSO4===CuS↓+H2SO4可用于除去C2H2中混有的H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1
B. H2S的电子式为H+[]2-H+
C. C2H2中C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杂化
D. 1 mol H2SO4含有4 mol σ键
3. 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Ge、As、Se常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Se)>r(As)>r(Ge)
B. 电负性:χ(Se)>χ(As)>χ(Ge)
C. 第一电离能:I1(Se)>I1(As)>I1(Ge)
D. 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Se>As>Ge
4. 实验室制取、收集SO2并验证其漂白性,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 下列关于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精炼铜时,阴阳极质量变化相等
B. 铁质钥匙上镀锌时,钥匙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C. 保护钢闸门时,可以将钢闸门与铜块焊接
D. 海水中的铁闸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6~8题。
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作用广泛。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羟胺(NH2OH)可作油脂工业中的抗氧化剂。N2H4在水中可生成N2H4·H2O,N2H4·H2O溶液呈碱性。Li2CN2是一种高活性的人工固氮产物,其晶胞如图乙所示。
6. 下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2是非极性分子,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 N2H4分子含有非极性键,N2H4易溶于水
C. NH2OH具有还原性,可作油脂工业中的抗氧化剂
D. NH3易液化,可用于制硝酸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角:NOB. NH2OH属于共价晶体
C. NH2OH与NH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D. N2H4与C2H6沸点接近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2H4·H2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N2H4·H2O N2H+OH-
B. 图甲所示转化中,N元素被还原的转化有4个
C. 图甲所示转化均属于氮元素的固定
D. 图乙所示Li2CN2晶胞中X表示的是Li+,Y表示CN
9. 化合物Z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 X→Y时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C. X与足量H2加成后所得分子中含4个手性碳原子
D. Y、Z可用2%的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10. 一种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使用Al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反应后有Al2(C2O4)3沉淀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正极区的总反应为6CO2+6e-+2Al3+===Al2(C2O4)3↓
C. 放电时电子经导线移向铝电极
D. 常温时,铝电极质量减少2.7 g,理论上消耗6.72 L CO2
11. 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分别向装有大小相同铁片的两只锥形瓶中加入10 mL 1 mol·L-1 H2SO4溶液和10 mL浓硫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验证反应物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B 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ol·L-1 H2SO4溶液,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 证明淀粉水解后有还原性糖生成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测定NaClO溶液的pH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振荡,再滴加KSCN溶液 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12. 一定温度下,将2 mol N2和4 mol H2充入容积为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反应中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10 min平均反应速率v(N2)= 0.2 mol·L-1·min-1
B. E(NN)+3E(H—H)>6E(N—H)(E表示键能)
C. 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到达平衡
D. 该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通入0.5 mol N2、0.5 mol H2、1.0 mol NH3,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13. CO2催化加氢制CH3OH能实现碳的循环利用。一定压强下,1 mol CO2与3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Ⅰ: CO2(g)+3H2(g)===CH3OH(g)+H2O(g);ΔH<0
Ⅱ: CO2(g)+H2(g)===CO(g)+H2O(g);ΔH>0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CO2转化率和CH3OH选择性如右图实验值所示。图中平衡值表示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O2转化率和CH3OH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已知:CH3OH的选择性=×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b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
B. 其他条件不变,240 ℃时加压或使用高效催化剂均可能使CO2转化率达到X点
C. 220~280 ℃时,反应Ⅰ生成CH3OH速率小于反应Ⅱ生成CO的速率
D. 为提高CH3OH生产效率,需选择相对较低的温度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1分。
14. (4分)根据提供的情境书写指定反应的方程式。
(1) 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可以经过如图所示转化后制取PbO。
已知铅膏经脱硫、过滤后所得滤渣中主要含PbCO3、PbO2等物质。写出“酸浸”时PbO2反应生成Pb(CH3COO)2(可溶于水、难电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 用具有涂层的电极(不参与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含ClO2在内的消毒气体。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5. (12分)五氧化二钒(V2O5)具有强氧化性,可作制硫酸的催化剂。利用废钒催化剂的酸浸液(含VO、VO2+、K+、Fe3+、Al3+和SO)制取V2O5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ⅰ. 溶液中含+5价V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ⅱ. “离子交换”和“洗脱”可表示为4ROH+V4OR4V4O12+4OH-(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1) “氧化”时控制溶液的pH<1,VO2+(约0.1 mol·L-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 “调pH”时控制溶液pH约为7~8。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
(3) “沉钒”时,得到NH4VO3沉淀。确认沉淀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 “煅烧”时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
(5) 为测定所制得V2O5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0.500 0 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定容得100 mL(VO2)2SO4溶液。量取20.00 m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30.00 mL 0.050 00 mol·L-1(NH4)2Fe(SO4)2溶液,再用0.010 0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Fe2+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计算V2O5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过程中反应如下:
VO+Fe2++H+——VO2++Fe3++H2O(未配平);
MnO+Fe2++H+——Mn2++Fe3++H2O(未配平)。
16. (16分)下图为某有机物H的合成路线:
已知:(R、R′、R″表示烃基)。
(1) A→B转化时K2CO3的作用是________。
(2) 比较F、G两种有机物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 B→C转化中,可能生成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副产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
(4) E→F反应时,除F外,还有另一含3个碳原子的有机产物X生成,X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 含酰胺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9。
(6) 已知:(R表示烃基,R′、R″表示H或烃基);RMgX不能与酸、H2O或醇共存。
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7. (14分)研究反应中影响物质转化率的因素对物质生产或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 NaClO与Na2FeO4均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
① 强碱性条件下,NaClO溶液与Fe(NO3)3溶液反应可制取Na2Fe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 pH=13时,控制n(NaClO)与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使用“NaClO”与“NaClO+Fe3+”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如右图所示。“NaClO+Fe3+”条件下有机物的氧化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③ 温度高于30 ℃,其他条件相同,仅使用NaClO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 铁粉可将水体中Cr(Ⅵ)还原为Cr3+,再通过调节溶液pH,可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被除去。为探究Cu2+浓度对Cr(Ⅵ)的去除率影响,向1 000 mL某浓度酸性废水中加入2.0 g铁粉,随着Cu2+浓度由0升高至15 mg·L-1,测得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增大,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
(3) 将一定浓度的NO、O2、NH3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发生反应:4NH3(g)+O2(g)+4NO(g)===4N2(g)+6H2O(g);ΔH=-1 632.4 kJ·mol-1。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 在50~1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去除率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②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18. (15分)CO2的捕集与转化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二氧化碳加氢可以制取甲烷,向恒压、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若只考虑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ΔH=-164.7 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41.2 kJ·mol-1
则平衡时含碳物种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 说明B代表的物质,并解释温度高于600 ℃后B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的原因:________。
② 实际反应过程中,还会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Ⅲ: 2CO(g)===CO2(g)+C(s);ΔH= -172.5 kJ·mol-1
反应Ⅳ:CH4(g)===C(s)+2H2(g);ΔH
则反应Ⅳ的ΔH=________。
③ 保持温度一定,实际反应过程中测得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活性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通CO2至饱和,电解后在电极上反应生成CO(NH2)2,原理如图2所示。电解过程中生成尿素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3) 电解吸收CO2的KOH溶液可将CO2转化为有机物。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的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3所示。
FE%=×100%。
其中,QX=nF,n表示电解生成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
① 分析电解所得含碳还原产物的种类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② 当电解电压为U3时,电解生成的CH4和C2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2. C 3. B 4. D 5. D 6. C 7. C 8. A 9. C 10. B 11. B 12. D 13. A
14. (4分)
(1) PbO2+H2O2+2CH3COOH===Pb(CH3COO)2+O2↑+2H2O(2分)
(2) 2Cl-+6H2O2ClO2↑+5H2↑+2OH-(2分)
15. (12分)
(1) 6VO2++ClO+3H2O===Cl-+6VO+6H+(2分)
(2) pH过大,OH-浓度过大,抑制后续离子交换反应向正向进行;pH大于8,V4O的浓度降低;Al(OH)3溶解后带入杂质(2分)
(3)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2分)
(4) 防止V2O5煅烧时被NH3还原(2分)
(5) n(KMnO4)=10.00×10-3 L×0.010 00 mol·L-1=1.000×10-4 mol(1分)
n(Fe2+)=30.00×10-3 L×0.050 00 mol·L-1=1.500×10-3 mol
根据电子守恒有:
5n(KMnO4)+n(VO)=n(Fe2+)
n(VO)=(1.500×10-3 mol-5×1.000×10-4 mol)×=5.000×10-3 mol
n(V2O5)=5.000×10-3 mol÷2=2.500×10-3 mol(1分)
w(V2O5)==91%(2分)
16. (16分)
(1) 与生成的HCl反应,有利于B 的生成(2分)
(2) F的沸点高于G,因为F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17. (14分)
(1) ① 2Fe3++3ClO-+10OH-===2FeO+3Cl-+5H2O(3分)
② “NaClO+Fe3+”条件下产生FeO,FeO氧化有机物的速率更快(2分)
③ 温度高于30 ℃,温度升高导致NaClO分解,c(NaClO)减小,有机物的氧化速率降低 (2分)
(2) 铁粉置换出铜形成FeCu原电池,加快Cr(Ⅵ)的还原反应速率 (2分)
(3) ① 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 (2分)
② 催化剂活性下降与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共同使NO去除反应速率迅速下降 (3分)
18. (15分)
(1) ① B是CO2。反应Ⅰ的ΔH<0,温度升高促进CO2的生成;反应Ⅱ的ΔH>0,温度升高促进CO2的消耗;温度高于600 ℃的条件下,升高温度对反应Ⅱ的影响大于对反应Ⅰ的影响(3分)
② +74.6 kJ·mol-1(3分)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积碳覆盖在催化剂表面(2分)
(2) 2NO+16e-+CO2+18H+===CO(NH2)2+7H2O (3分)
(3) ① 电压越大,所得含碳还原产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越低(2分)
② 15∶8 (2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