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9 压强实验
1.(2023 烟台)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2.(2023雅安)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图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动到山上,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3.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4.(2024安徽)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ρD(选填“>”“=”或“<”).
5.(2024宜宾)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1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填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向U 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 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 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Pa. g取 10 N/ kg)
(5)利用如图2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2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 cm,在B中盛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 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度
微专题9 压强实验答案
1.(2023烟台)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D )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2.(2023雅安)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 )
A.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图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动到山上,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3.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甲、乙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4.(2024安徽)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大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 ρD(选填“>”“=”或“<”).
5.(2024宜宾)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1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C (填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 高度差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 乙、丙 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 上窄下宽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800 Pa.(ρ红墨水=1.0×10 kg/m ,g 取 10 N/ kg)
(5)利用如图2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2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 cm,在 B中盛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 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