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学
校
摸拟测试(二)》
A.溶液都是无色的
题号
二
总分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得分
C.实验室里常将固体试剂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姓
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一12
016Ca-40
密
10.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得分评卷人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0
点燃
班
级
线
1.以下寓言故事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鉴别CH和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 公移山
B.孔融让梨
C.抱薪救火
D.刻舟求剑
C
除去CuCl:溶液中少量的FeCl2
加人过量的Fe粉,过滤
内
2.常用于登山、潜水、急救病人,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D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号
不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得分评卷人
3.为确保孩子吃得营养均衡,某校食堂师傅拟定了一份食谱,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
二、非选择题:19题(4)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
要
豆腐汤。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
()
答
A.炒青菜
B红烧鲤鱼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其,用化学用语填空。
C.炒鸡蛋
D.牛奶
(1)两个氢离子
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题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NaOH
(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豢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
答下列问题
封
A称量NaOH固体
B.洗涤试管
C移走蒸发皿
D.添酒精
线
银
5.《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
107.9
外
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
(
)
E
A.是黑色固体
B.机械强度高
不
(1)图中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C,常温下性质稳定
D.具有还原性
(2)D中x=
写
6.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制得了新型氧分子(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银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一个O,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
B.O,与O2的性质完全相同
考
13.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溶
C.O,和O2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D.一个O,分子含有两个O2分子
(1)由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度80
号
7.酸、碱、盐是我们身边常见、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较大的是
g60
A纯碱可用于玻璃、造纸
(2)40℃时,Y的溶解度为
g60℃时,把45g的X
40
20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姓
C.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020406080温度/0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名
D.浓硫酸长期霹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1)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8.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2)《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是
A.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KNO2,在肥料中属于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3)《天工开物记载一种净水方法:“宜捣蒜少许,投人水缸中,以使
C,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水沉淀净化。”蒜可加速水中难溶性杂质沉降,蒜与自来水厂中使用
考
生
D.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适量硼酸溶液
的
(填物质名称)的作用相似。
座位序号
化学试卷第1页(共4页)
化学试卷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