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备考练习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如图所示,梦天实验舱在轨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三舱
(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轨组装完成。如果此时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
则梦天实验舱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
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 . 小军在整理房间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动玩具箱,如图所示。若地面粗糙程度相同,
则箱内玩具越重,箱子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4 .经常用热水泡脚是养生的方式之一、现有质量为5kg、初温为90℃的热水和质量为5kg、
初温为20℃的冷水,则可配制成温度为 ℃的温水(不计热损失),
[已知]
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舱内3名宇航员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6. 某同学按如图方式测量的电阻,若考虑电压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则测量的值比的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某型号起重机吊起重为1.5t的重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直吊臂上,
则此时吊臂下方的支撑杆给吊臂施加的力F1为 N。
8. 将质量是150g的金属块加热到98℃,立即投入300g、20℃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4℃,
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冷水吸收,则金属块的比热容是 J/(kg·℃)。
9 . 一名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N,单脚着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cm2,
则此时该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
已知电阻R1=10Ω,通电200s,则电流通过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J。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 如图甲是小明和小聪周末一起玩荡秋千的情景,乙图是她们荡秋千的示意简图,
关于她们荡秋千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在荡到A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B.小明在荡到B点时,动能最小
C.小明从A点荡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明从B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拉弓将箭射出 B. 运动员下落过程
C. 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D. 降落伞匀速下落
13. 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反射形成的是( )
A.树下光斑 B.杯中“折”笔
C.海市蜃楼 D.山峦倒影
如图是小张同学在做蹦床运动,她离开蹦床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在蹦床上,
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张同学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下落到最低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C.上升到最高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D.刚碰到蹦床时小张同学重力势能不再减小
15. 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中的电热器和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
C.丙图的动圈式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将声信号变为电信号
D.丁图能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小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将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电压表V1、电压表V2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电压表V2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小
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
18.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当把金属球徐徐浸入水中的时候,弹簧秤的示数将变 ,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徐徐变 ,
若金属球有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
若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 N。
19 .小江用图甲中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M是一实心木块,
电子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与推力,其力的大小可以从其屏幕直接读出,
如图甲,两测力计分别用拉力与反向作用于木块而处于静止状态。
(1)木块M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选填“是”或“否”);
(2)与的合力大小为 N;
(3)如图乙,当左边的电子测力计向右推,右边的电子测力计向右拉时,与示数如图示,
此时木块恰好能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判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如果想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可多选)
A.增大M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B.让M做加速直线运动
C.在M的上方增加一个重物N D.在M所在的平面铺一条毛巾,使接触面更粗糙
E.在M下方铺一层小钢珠 F.用更大的拉力拉动M运动
20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
本实验是通过比较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其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对比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 ;
(3)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丁所示,
实验中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让装满水的木桶向四周裂开,
图中 (选填甲、乙、丙中的两个)两幅图对比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4)实验结束后,粗心的小明没有收拾器材便离开了,一段时间后,图丙中盐水的水分蒸发,
则剩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剩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依据是 ;
(5)小聪在家里利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他先向隔板左侧倒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向隔板右侧倒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1 . 如图所示,是某旅游景点所用的旅游观光潜艇。在一次潜水旅游观光的过程中,
观光潜艇以28.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80kW,整个观光航行25min,则:
(1)观光潜艇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
(2)整个观光航行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J?
22. 如图所示,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滑动变阻器标有“40Ω 1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的阻值为16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在保证电路安全前提下,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大值。
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3×1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且容器内盛有5×10-3m3的水。求:
(1)求水面下0.1米深处水的压强;
(2)薄壁圆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将另一个底面积为2×10-2m2、高度为0.4m的实心金属圆柱体A,缓慢竖直地浸入水中,
如图b所示,当薄壁圆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大一倍时,实心金属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备考练习试卷解答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如图所示,梦天实验舱在轨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三舱
(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轨组装完成。如果此时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
则梦天实验舱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静止
【详解】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
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
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答案】响度
【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用力大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用力小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3 . 小军在整理房间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动玩具箱,如图所示。若地面粗糙程度相同,
则箱内玩具越重,箱子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答案】大
【详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地面粗糙程度相同,箱内玩具越重,则对地面的压力越大,箱子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4 .经常用热水泡脚是养生的方式之一、现有质量为5kg、初温为90℃的热水和质量为5kg、
初温为20℃的冷水,则可配制成温度为 ℃的温水(不计热损失),
[已知]
【答案】55
【详解】若热水从90℃降低到t释放的热量为Q放,冷水从20℃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吸,不计热损失,则Q放=Q吸,即
即
解得。
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舱内3名宇航员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答案】增加
【详解】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舱内3名宇航员的质量不变,加速升空,舱内3名宇航员的速度不断增加,动能增加,舱内3名宇航员的高度不断增加,势能增加,所以舱内3名宇航员的机械能增加。
6. 某同学按如图方式测量的电阻,若考虑电压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则测量的值比的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答案】偏小
【详解】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值准确,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某型号起重机吊起重为1.5t的重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直吊臂上,
则此时吊臂下方的支撑杆给吊臂施加的力F1为 N。
【答案】
【详解】由图可知,起重吊臂是直的,由于,则OB的长度是OA的5倍,根据力臂的定义和数学关系可知,则物体拉力F2的力臂和吊臂下方的支撑杆给吊臂施加的力F1比值为
L2∶L1=OB∶OA=5∶1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2L2=F1L1
吊臂下方的支撑杆给吊臂施加的力F1为
8. 将质量是150g的金属块加热到98℃,立即投入300g、20℃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4℃,
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冷水吸收,则金属块的比热容是 J/(kg·℃)。
【答案】0.45×103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t-t0)=4.2×103J/(kg·℃)×300×10-3kg×(24℃-20℃)=5040J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冷水吸收,所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为
Q放=Q吸=5040J
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9 . 一名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N,单脚着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cm2,
则此时该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答案】5×105
【详解】该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力
F=G=475N
此时该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
已知电阻R1=10Ω,通电200s,则电流通过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J。
【答案】160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
U1=U-U2=6V-4V=2V
通过R1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通过R2的电流是0.5A,电流通过电阻R2产生的热量
Q=U2I2t=4V×0.2A×200s=160J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 如图甲是小明和小聪周末一起玩荡秋千的情景,乙图是她们荡秋千的示意简图,
关于她们荡秋千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在荡到A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B.小明在荡到B点时,动能最小
C.小明从A点荡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明从B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B
【详解】A.小明质量不变,在A点时,位置最高,所以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C.小明质量不变,从A点荡到B点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到达B点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小明质量不变,从B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到达C点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拉弓将箭射出 B. 运动员下落过程
C. 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D. 降落伞匀速下落
【答案】B
【详解】A.将弓拉弯时,人对弓做功,弓形状发生改变,产生了弹性势能;松手后,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箭做功,使箭的速度变大,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时,所处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其速度增加,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符合题意;
C.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时,其速度变慢,动能减小,所处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不符合题意;
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所处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但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反射形成的是( )
A.树下光斑 B.杯中“折”笔
C.海市蜃楼 D.山峦倒影
【答案】D
【详解】A.树下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杯中“折”笔,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山峦倒影,是光在空气中射到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如图是小张同学在做蹦床运动,她离开蹦床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在蹦床上,
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张同学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下落到最低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C.上升到最高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D.刚碰到蹦床时小张同学重力势能不再减小
【答案】B
【详解】A.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张同学的重力势能先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故A错误;
B.下落到最低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此时蹦床的形变最大,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故B正确;
C.上升到最高点时,小张同学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故C错误;
D.刚碰到蹦床时,小张同学受到的合力向下,还要向下运动,她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5. 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中的电热器和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
C.丙图的动圈式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将声信号变为电信号
D.丁图能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详解】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该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当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时,衔铁被吸引向下运动,动触点与电动机的静触点接触,电动机开始工作,当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时,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被拉起,动触点与电动机的静触点分开,与电热器的静触点接触,电动机停止工作,电热器开始工作,因此电热器和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故B错误;
C.动圈式话筒是由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了随声信号变化而变化的感应电流,将声信号变为电信号,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正确;
D.丁图能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小
【答案】A
【详解】由图得,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串联R2电压,电压表V2串联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滑片向左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
A.此时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到电压越大,则电压表V1示数变大,故A正确;
B.电压电压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为0,则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为0,故B错误;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故C错误;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故比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将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电压表V1、电压表V2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电压表V2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小
【答案】C
【详解】由实物电路可知,闭合开关S,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A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ABC.电压表V1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V1示数不变;将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也随之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由可知,R0两端的电压也变大,即电压表V2变大,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可知,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比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
18.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当把金属球徐徐浸入水中的时候,弹簧秤的示数将变 ,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徐徐变 ,
若金属球有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
若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 N。
【答案】 小 大 2 6
【详解】[1][2][3][4]当把金属球徐徐浸入水中的时候,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变大;由可知,弹簧秤的示数将变小;若金属球有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N,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
若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此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9 .小江用图甲中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M是一实心木块,
电子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与推力,其力的大小可以从其屏幕直接读出,
如图甲,两测力计分别用拉力与反向作用于木块而处于静止状态。
(1)木块M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选填“是”或“否”);
(2)与的合力大小为 N;
(3)如图乙,当左边的电子测力计向右推,右边的电子测力计向右拉时,与示数如图示,
此时木块恰好能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判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如果想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可多选)
A.增大M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B.让M做加速直线运动
C.在M的上方增加一个重物N D.在M所在的平面铺一条毛巾,使接触面更粗糙
E.在M下方铺一层小钢珠 F.用更大的拉力拉动M运动
【答案】 是 0.5 2.5 CD
【详解】(1)[1]木块M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2]由图甲可知,与方向相反,则与的合力大小为
(3)[3] 如图乙,木块恰好能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与均方向向右,则摩擦力方向向左,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4)[4]AB.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增大M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或者让M做加速直线运动,不能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AB不符合题意;
C.在M的上方增加一个重物N,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在M所在的平面铺一条毛巾,使接触面更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E.在M下方铺一层小钢珠,变滑动为滚动,摩擦力减小,故E不符合题意;
F.滑动摩擦力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无关,用更大的拉力拉动M运动,不能增大木块M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F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20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
本实验是通过比较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其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对比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 ;
(3)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丁所示,
实验中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让装满水的木桶向四周裂开,
图中 (选填甲、乙、丙中的两个)两幅图对比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4)实验结束后,粗心的小明没有收拾器材便离开了,一段时间后,图丙中盐水的水分蒸发,
则剩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剩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依据是 ;
(5)小聪在家里利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他先向隔板左侧倒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向隔板右侧倒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答案】 高度差 不是 见详解 甲乙 变小 变小 见详解 大于
【详解】(1)[1]根据转换法,可知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连通器应具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结构,而压强计的U形管有一端口是封闭的,所以压强计不是连通器。
(2)[3]对比乙和丙两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相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4]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图中的甲乙对比液体密度相等而压强计所处深度不同,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4)[5][6][7]因为盐水中水分蒸发,所以容器中水减少,而盐的质量不变, 因为容器为规则柱体,所以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等于盐水的重力,由于水分蒸发,盐水的重力减小,对容器底压力减小,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5)[8]如图所示,水对橡皮膜有向右的压强,液体对橡皮膜有向左的压强,压强相等时,橡皮膜不发生凸起,此时两侧压强相等,即, 由图戊知,所以。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1 . 如图所示,是某旅游景点所用的旅游观光潜艇。在一次潜水旅游观光的过程中,
观光潜艇以28.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80kW,整个观光航行25min,则:
(1)观光潜艇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
(2)整个观光航行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J?
【答案】(1);(2)
【详解】(1)已知
由可得,牵引力
由于观光潜艇匀速航行时,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
(2)已知
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答:(1)观光潜艇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2)整个观光航行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为。
22. 如图所示,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滑动变阻器标有“40Ω 1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的阻值为16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在保证电路安全前提下,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大值。
【答案】(1)12Ω;(2)16V;(3)32W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根据公式P=U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再根据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由题意可得,当S闭合,S1、S2断开,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0Ω,而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根据根据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R=IR=0.5A×20Ω=10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
U=UL+UR=6V+10V=16V
(3)由图可知,当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灯泡L被短路,形成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R0的电流为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通过其电流最大,根据P=UI可知,此时干路电流消耗的总功率最大,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滑=1A,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
满足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最大值
I大=I0+I滑=1A+1A=2A
小于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会对电流表造成损坏,所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P大=UI大=16V2A=32W
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2)电源电压为16V;
(3)在保证电路安全前提下,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大值为32W。
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3×1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且容器内盛有5×10-3m3的水。求:
(1)求水面下0.1米深处水的压强;
(2)薄壁圆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将另一个底面积为2×10-2m2、高度为0.4m的实心金属圆柱体A,缓慢竖直地浸入水中,
如图b所示,当薄壁圆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大一倍时,实心金属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
【答案】(1)103Pa;(2)2×103Pa;(3)0.3m
【详解】解:(1)水下0.1m深处水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3Pa
(2)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5×10-3m3=5kg
容器中水的重力
G水=m水g=5kg×10N/kg=50N
容器的重力
G容=m容g=1kg×10N/kg=1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为3×10-2m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由题意知:当A浸入水中,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为原来二倍时,即
而对地面的压力为
F'=G水+G容+F浮A
故
A浸入水中的体积
A浸入水中的深度
答:(1)水面下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103Pa;
(2)薄壁圆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3Pa;
(3)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为0.3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