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Zn-65
一、选择题(共 13 题,共 18 分。1 8 题,每题 1 分;9 13 题,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本草经集注》中记“菊有两种……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野菊花因蒙花苷和 Fe、
Mn 等含量丰富,加工后具有药用价值。回答 1-3 小题。
1.在下列野菊花的加工过程中,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加水清洗 B.自然风干 C.架火炒制 D.研磨粉碎
2.野菊花中 Fe、Mn 等含量丰富,“Fe、Mn”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3.下列关于蒙花昔(C28H32O14)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蒙花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92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7: 8
C. 一个分子中含有 7 个 O2 分子 D.蒙花苷属于氧化物
4.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下列做法不得自该理念的 是
A.污水集中净化 B.垃圾分类处理 C.滥用农药化肥 D.积极植树造林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6. 2 月,我国科学家用稀土元素“铈”制备的高效催化剂,使“水变氢”取得新突破。铈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为 ce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D.徐光宪为我国稀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7.在下列场景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场景 化学解释
A 卫生间内放置固体清新剂 分子不断运动
B 冰箱内用活性炭包去异味 碳能与异味物质反应
C 生活中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金属铜的导电性最好
D 用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去油污 氢氧化钠能溶解油污
8.湖北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分甲烷的反应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乙的化学式为 20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9.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0.在探究酸、碱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溶液均变为蓝色
B.③、⑥对比可知金属活动性:Zn>Cu
C.④、⑤溶液变色一致是因其中都含有 0H-
D.可滴加酚酞溶液判断⑥中反应后的溶液酸碱性
1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t1℃时,100g 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g
D.t2℃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2.在探究气体 X 元素组成实验时,相关记录如下表记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气体 X 烧杯 A 中的现象 烧杯 B 中的现象
A 一氧化碳 无明显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氢气 烧杯内壁出现液滴 无明显现象
C 甲烷 烧杯内壁出现液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乙醇 无明显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宋代《开宝本草》记载铁华粉[醋酸亚铁(CH3COO)2Fe]的制作:“取钢煅作 叶,……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放)醋(酸)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 衣生,铁华成矣”。 下列判断母掌的是
A.“取钢煅作叶”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B.“平面磨错,令光净”是为除去表面的杂质
C.“醋瓮”可敞口放置于烈日下加快反应 D.“铁上衣生”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
二、非选择题(共 7 题,共 32 分)
14.(4 分)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1)图 A “金燧”是古人将铜打成薄片制成凹面镜用于取火的工具,利用铜的 (填 性质)。
(2)图 B 中利用铁粉生锈的原理吸收包装中的 (填化学式),实现“双吸”保鲜。
(3) 一段时间后,图 C 中烧杯②颜色变化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 D 为古代炼铜工艺原理。孔雀石受热分解出氧化铜,持续高温燃烧后得到粗铜。 其中木炭的作用有:①燃烧提供热量;② (写一条)。
15.(4 分)阅读科普短文。
我国在“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在密封舱内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系统)上
取得多项关键性突破。
太空舱中“电解制氧子系统”通过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因微重力条件下,水气处于混
合状态,故需将生成的氧气和氢气通过“新型膜”,实现气体与液体分离。“二氧化碳 还原子系统”则将舱内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收集,在一定条件和催化剂作用
下生成水和甲烷。“尿和水处理”子系统则将尿液、汗液等深度处理后,经过银离子消
毒器经净化后,送入贮水箱备用。
(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 “新型膜”与实验室中 的操作原理相似。
(3)利用“循环水电解”制得氧气和氢气,从宏观角度说明水是由 组成。
(4)写出文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 (5 分)某制糖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1)60℃时,磷酸钙的溶解度为 。
(2)“脱色池”用活性炭脱色,利用活性炭的 (填性质)
(3)“中和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结晶罐”内获得全部白砂糖的方法是 结晶。
(5)生产中用 60℃热水浸泡甘蔗渣,以提高白砂糖产率,其原理是 。
17.(5 分)正常胃液中 HCl 的质量为 0.2-0.4 g。某患者胃液中 HCI 的质量分数为 1.13%。 (胃液体积视为 100 mL,密度视作 1 g/cm3)
(1)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显 性。
(2) 患者至少服用几片复方氢氧化镁片[每片含 0.29 g 的 Mg (OH) 2],胃液才能恢 复正常?
(原理:Mg (OH)2+2HCI = MgCl2+2H2O。 写出计算过程)
18.(4 分)以下是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和探究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图 A 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 B 发生装置可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是根据 (写一条)所 决定的。
(4)图 C 为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装置,若需控制反应停止进行,则应 。
19.(6 分)我校兴趣小组对《天工开物 下篇 五金》中“锡”的内容开展探究。
【火炼】“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精熔化”
(1)“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备】“火力已到,(锡)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引(入),方始沛然……流出炉外低池”
(2)上述操作利用锡铅合金熔点比纯锡要 (填“高”或“低”)。
【提纯】“售者杂铅太多,欲取净则熔化,入醋(酸)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
(3)小明依据上述描述,认为金属活动性:锡 铅。(填“大于”或“小于”)
【反思与探究】小红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小组交流后开展如下图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如下表。
试管序号 实验现象
① 产生少量气泡,反应速率较慢,无金属剩余,无不溶物生成
② 初始少量气泡,一段时间后停止,有金属剩余,有不溶物生成
③ 产生少量气泡,反应速率适中,无金属剩余,无不溶物生成
④ 产生少量气泡,反应速率较慢,无金属剩余,无不溶物生成
(4)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锡(Sn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小明对比试管②④分析,铅与酸反应的程度可能和酸的 相关。
【信息技术】
(6)小组成员利用 Deep Seek (人工智能软件)查得:“铅尽化灰而去”与金属表面的 氧化物有关,且与铝锈、铁锈的结构相似。则导致锡与铅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20.(4 分)臭氧因强氧化能力在除臭、消毒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某臭氧发生器装置如下 图所示。
(1)氧气与臭氧的性质不同,微观角度看是由于 不同。
(2)图 A 中需用冷水降温,防止臭氧产率降低。据此推测臭氧具有的性质是 (写 一条)。
(3)图 B 是“气体分流板”的结构图,其能够将气流分为多股均匀细流,其目的是防 止 。
(4) 由图 C 可知,在 2.0kW 时,氧气流速越大,臭氧产量越 (填“高”或 “低”)。
参考答案
1-8 CDACDB BAB (每题 1 分)
9-13 BCDDC (每题 2 分)
以下各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
14. (1)延展性;
(2)H2O 、O2;(注:写名称、漏写,均不给分)
(3)NaOH + HCl = NaCl + H
2O;(注: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4)作为还原剂 或 还原氧化铜 或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注:意思相近;言之有 理,可酌情给分)
15. (1)+4
(2)过滤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4H2 + CO2 CH4 + 2H2O(注:条件、箭头等不全/错误扣 0.5;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16. (1)0.003 g(注:单位不带,不给分)
(2)吸附性
(3)2H3PO4 + 3Ca(OH)2 = Ca3(PO4)2 ↓+ 6H2O(注:条件、箭头等不全/错误扣 0.5;化学式
写错不给分)
(4)蒸发
(5)温度升高,蔗糖溶解度增大,使得更多的蔗糖溶解。(注: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
17. (1)酸 ………(1 分)
(2)解:该患者胃液中 HCl 的质量为:1.0 g/cm3×100mL×1.13%=1.13 g
至少要消耗 HCl 的质量为:1.13 g - 0.4 g=0.73 g………(1 分)
设:消耗 0.73 g HCl 需要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x。 Mg(OH)2+2HCl=MgCl2+2H2O
58 73
x 0.73 g ………(1 分)
,解得 x=0.58 g ………(1 分)
则需服用片数为:0.58 g ÷ 0.29 g/片= 2 片
答:至少服用 2 片。 ………(1 分)
(注:按照步骤要点给分;体现思考逻辑,合理亦可给分;微观质量与实际质量书写错位或颠
倒, 扣 1分)
18.
(1)试管
(2) 2KMnO4 K2MnO4+ MnO2+ O2↑
(注:条件、箭头等不全/错误扣 0.5;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3)反应物状态 或 反应条件
(注: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将小塑料瓶移出 或 将小塑料瓶提起来
(注: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
(1)C + O2 CO2(注:条件、箭头等不全/错误扣 0.5;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2)低
(3)小于
(4)Sn + 2HCl = SnCl2 + H2 ↑(注:条件、箭头等不全/错误扣 0.5;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5)浓度
(6)锡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酸与内部锡反应 或 铅生成疏松多孔的氧化膜,不能阻止酸
与内部铅反应,进而被完全反应。(注: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分子种类 或 分子构成
(2)受热易分解
(注: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气体流速过大,导致堵塞。
(注: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4)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