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第一学段作业质量评价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学段作业质量评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17 S-32 K-39 Ca-40 Mg-2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伐木制舟 B.五谷酿酒 C.浪里淘金 D.粉碎矿石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 D.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氢氧根:OH- B.金刚石:C60 C.5个臭氧分子:5O3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出自唐代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中“水、冰、雪”不同的是 A.每个水分子的体积 B.每个水分子的质量 C.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间的间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都应立即开窗通风 B.铝表面致密的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D.洗洁精、汽油均能洗去油污,二者去油原理相同 6.某农场种植的棉花,叶片发黄,枝叶生长不茂盛,需施用的化肥是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 7.铑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化工、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领域,用量虽少,但起着关键作用,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根据如图。下列有关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铑的元素符号是RH B.铑原子的中子数为45 C.铑是第五周期金属元素 D.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实验是化学课堂的“最高法庭”,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获得。下列实验设计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 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D. 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 9.下列化学方程式反映的物质性质与后面所述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B. CO用于炼铁 C. 生石灰可用作发热包 D. 木炭可用于吸附色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0-11小题:近期,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主要过程如下。 10.阶段Ⅰ的物质转化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2种单质 B.甲醇的化学式可为CH4O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11.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如图,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测一个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甲醛 B.反应a和反应b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C.反应b属于化合反应 D.阶段Ⅱ甲醇能够持续转化为甲醛(CH2O),反应b还需补充H2O2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燃烧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则空气一定属于混合物 D.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都相同 1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现物质的鉴别与除杂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氧化铜和木炭粉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B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铵固体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硝酸钾降温结晶D除去四氧化三铁中混有的铁粉在空气中点燃
1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都是20g B.t2℃时,将10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t2℃时,质量相等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D.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 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往装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里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充分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等质量的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锌粉 D.在密闭空间内燃烧足量的红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8分)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今年“博物馆日”小华同学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的一天。 请据图回答下题。 (1)早餐 ①早餐食物中有牛奶、煎糕、鸡蛋和香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儿童人体中缺少钙元素易得 病。 (2)出发 ①她使用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标号)。 A.纯棉帽子   B.涤纶背包   C.不锈钢水壶 ②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爆胎的原因是 (用微观解释)。 ③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不易生锈,原因是 。 (3)参观 ①博物馆内《同文、同种、同根生》为主题的火药爆绘壁画是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火药爆绘时,用打火机引燃的目的是 。 (4)离开 ①小华和同学们按垃圾箱上的标志将产生的垃圾分类放入。下列属于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是 (填标号)。 A.果皮    B.废报纸    C.铝制易拉罐    D.塑料矿泉水瓶 ②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SO2,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CaCO3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发生的反应是:2CaCO3+2SO2+O2=2X+2CaSO4,X的化学式为 。 17.(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再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来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玻璃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来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该物质的优点是 (写一个即可)。 (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对比题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 载荷下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高。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复合材料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环氧树脂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 c.碳纳米管与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 18.(10分)I.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图1实验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还缺少一种实验用品是 。 (3)图2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 II.跨学科实践 任务一:制作钠原子结构模型 (4)准备好材料(剪刀、胶水、卡纸、绳子、橡皮泥),用橡皮泥搓11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表示质子,12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 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 (5)把所有 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放在卡纸中心,并以此为共同的圆心,用绳子绕3个直径依次增大的圆表示核外电子层,然后在各电子层上粘上剩余小球,作品如图3。 任务二:探索物质的组成(用图4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6)在做该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 (7)待试管a中气体集满后,将其取出,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轻微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 19.(10分)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炼铜原料、炼铜的原理、炼铜厂废水的成分、炼铜业的发展前景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了解炼铜所用原料 【查阅资料】炼铜的原料主要是铜矿石。铜矿石可分为三类(括号内为主要成分): 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和辉铜矿(Cu2S)等; 氧化矿,如赤铜矿(Cu2O),孔雀石【Cu2(OH)2CO3】等; 自然铜。 铜矿石中铜的含量在1%左右(0.5%~3%)的便有开采价值。 【分析资料】 (1)同学们分析资料信息后,认为以上铜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任务二:咨询专家炼铜的原理 创新小组的同学们线上咨询了炼铜厂的专家,了解到铜的冶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火法炼铜,另一种是湿法炼铜。 【交流讨论】 (2)火法炼铜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硫化亚铜与氧气作用生成铜和二氧化硫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与湿法炼铜相比,火法炼铜具有的缺点是 (写1条)。 任务三:探究湿法炼铜厂废水的成分 【教师指导】湿法炼铜厂废水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猜想假设】炼铜厂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 (4)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湿法炼铜厂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②另取少量湿法炼铜厂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产生蓝色沉淀③另取少量湿法炼铜厂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总结反思】 (5)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6)小智认为步骤①②可以并为一步,只用一种试剂即可,该试剂可能是 。 任务四:展望炼铜业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对废铜进行回收、冶炼、加工、再利用将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意义是 。 (10分)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制取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Al(OH)3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NaAlO2)。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Ⅱ中生成红褐色固体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写出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铵明矾溶液中获得铵明矾晶体的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降温结晶、______、_______和干燥,由此说明铵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步骤Ⅱ中加过量烧碱的目的是 。 (6)等质量的铵明矾与明矾[KAl(SO4)2·12H2O]中,所含铝元素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 21.(10分)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 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CaAc2)、水、二氧化碳: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4)根据实验结果,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喉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 (填“科学”或“不科学”)的。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学段作业质量评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D C B C D D B D C A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8分)(1)①香蕉 ②佝偻 (2) ①B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增大
③隔绝氧气和水 (3)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①BCD ②CO2
17.(7分)(1)属于 (2) 涂料 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
(3) (4) 0.5N (5) ac
18.(10分)(1)酒精灯 (2) 2KMnO4 K2MnO4+MnO2+O2↑ 棉花
(3)白光 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4)11 (5)红和黄 (6)增强导电性 (7)H2
19.(10分)(1)赤铜矿 (2)Cu2S+O2 2Cu+SO2
(3)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或 反应需要高温,能耗高)
(4) 溶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碱液即可)
(5)【或 】
(6)Fe(或Mg、Al、Zn)
(7)节约铜资源(或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合理即可)
20.(10分)(1)复分解反应 FeCl3、AlCl3、HCl
(2) FeCl3+3NaOH=Fe(OH)3↓+3NaCl
(3)作发酵粉 (4)过滤 洗涤 增大
(5)将氯化铝完全转化成偏铝酸钠 (6)铵明矾
21.(10分)(1)吸收水分,干燥气体,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 变小 0.11g
(3)解:设20g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
(4)不科学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

下一篇: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