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氢能 B. 天然气 C. 风能 D. 太阳能
2. 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可以支持镁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和黑色颗粒炭黑。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 下列资源的利用中,其目的是得到单质的是
A. 石油分馏 B. 煤的液化 C. 海水淡化 D. 金属冶炼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其pH可能为
A 11 B. 7 C. 5 D. 2
6. 我国是豆腐的发源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谷部豆腐》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下列制作豆腐的工艺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洗大豆 B. 浸泡大豆 C. 过滤浆液 D. 凝固成型
7. 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SO2、FeSO4、C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 MnO2 B. HNO3 C. P2O5 D. K2SO4
8. 水杨酸(化学式为C7H6O3,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有清理毛孔能力,安全性高,可作保养品。下列关于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氧化物 B. 由三个元素组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D. 由三种原子构成
9. 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B 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
C 湿衣服晾晒后会变干 水分子变成了原子
D 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原因是碳原子的数量不相同
A. A B. B C. C D. D
10.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3种物质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发生反应,反应后容器内物质有丙、丁、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反应后的丙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一定均为化合物
B. 物质丙反应前后质量一定相等
C. 生成物丁和戊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5:4
D. 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40分)
11.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主题,积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你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回答下列问题(选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开发新能源 D.结晶法 E.沉淀法
(1)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2)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形成这类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3)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处理含有Hg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4)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难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学生养成传统美德、树立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素有“瓷母”之美称,瓷母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
(2)成语“雾起云涌”中“雾”是由______形成的一种现象。
(3)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包含的化学知识: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降低温度,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3)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可得到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4)现有含少量乙的甲溶液(甲与乙不发生反应),若要提纯得到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5)T1℃时,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一部分水(析出的晶体均不含结晶水),剩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从大到小的是______。
14.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过程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______。
A. 活字印刷 B. 手工剪纸 C. 陶瓷烧制 D. 机杼织布
(2)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CO2在低温、高压条件下能变成固态物被封存,该过程中CO2分子间间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用CO2合成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①该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______(填“不发生”或“发生”)改变。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该反应发生前后远离明火的原因是______。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_______。
15. 某学习小组回收废旧锌锰干电池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已知:废旧锌锰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回收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填料研碎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
(3)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滤液2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5)灼烧滤渣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 根据图甲、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过程中,在集气瓶内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红磷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
(2)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按如图乙开展实验:实验Ⅱ所得的结论是______,实验Ⅲ说明______,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17. 某学习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观某养鱼基地时,发现技术员向鱼池中抛撒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钙(CaO2)。该小组探究CaO2与水反应的产物,并开展相关实验。
【相关资料】CaO2与水缓慢反应,生成的气体可溶解在水中,满足鱼类的需求,同时增大池水的pH。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实验1】小组同学用适量过氧化钙和水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为小组同学设计的以下实验装置,为便于控制反应的速率,使实验顺利进行,最好选用装置______(选填“A”“B”或“C”)。
A. B. C.
(2)取0.72gCaO2置于锥形瓶中,加水配成50mL溶液X,若要证明有氧气生成,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
(3)取2mL充分反应后的溶液X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产物还有______(填化学式),25s后,溶液红色褪去。
【提出新问题】
(4)研究小组基于实验1中溶液褪色原因提出如下假设(假设褪色原因是单一物质造成)。
假设I:H2O2能使溶液褪色,因为CaO2溶于水可能生成少量的H2O2。
假设Ⅱ:Ca(OH)2能使溶液褪色。
请提出假设Ⅲ: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2】
(5)验证假设1:取5mLX溶液,加入少量MnO2,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取2mL滤液,加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15min后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说明假设______正确。
【实验3】
(6)验证假设Ⅱ:取2mL经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的饱和Ca(OH)2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将Ca(OH)2溶液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拓展延伸】
(7)下列有关CaO2用于鱼虾养殖的推测错误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向养殖池中施用CaO2要注意用量
B. 易溶于水,被水迅速充分吸收
C. 可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
D. 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
18. 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15.0g此黄铜材料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和______。
(2)求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B (2)A
(3)E (4)C
【12题答案】
【答案】(1)+4 (2)水蒸气遇冷液化
(3)
【13题答案】
【答案】(1)减小 (2)T1
(5)乙>甲>丙
【14题答案】
【答案】(1)C (2)变小
(3) ①. 发生 ②. ③. 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④. 22∶3
【15题答案】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2)过滤 (3)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
(4)ZnCl2 (5)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 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2) ①. 水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②. 氨水具有碱性 ③. 没有证明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17题答案】
【答案】(1)C (2)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3)Ca(OH)2 (4)Ca(OH)2和H2O2共同作用使溶液褪色
(5)I (6)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7)B
【18题答案】
【答案】(1)硫酸锌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24.5%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