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
物理答案
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9-12小题,每小题选全6分,部分3分,错选0分,共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C B B A B D BD BD BC AB
填空(每空2分,共10分)三、计算题
13.(1)A (2)AC (3) 小球抛出后受到空气阻力,影响验证机械能守恒
14.(10分)(1)地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得地球半径
则遥感四十二号01星距地面的高度 (3分)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3分)
(3)从两卫星及地心在同一直线上到再次在同一直线上的过程中
又,可得则 (4分)
15.(12分)答案:(1) (2)mgr+-Ep
解析:(1)由小球在C点对轨道没有压力,
有mg=m
小球从出发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3mgr-μmg·s=mv
解得s=。 (6分)
(2)速度最大时,小球加速度为0,设弹簧压缩量为x。由kx=mg,得x=
由C点到速度最大时,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设速度最大时的位置为零势能面,
有mv+mg(r+x)=Ekm+Ep
解得Ekm=mgr+-Ep。 (6分)
16武安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
高一 物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时,请使用0.5mm的黑色水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答题时禁止查阅书本、网络等资料,禁止使用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4. 在本卷中,除特别声明外,物理常量请以本注意事项中给定的值为准。
Ⅰ卷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情景中,经典的牛顿力学不再适用的是 ( )
A.电子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
B.超音速飞行的歼-20战斗机
C.地球绕太阳运动
D.体育课上,被小明同学抛出的篮球
2.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静止轨道卫星。下列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同步卫星都与c在同一个轨道上,并且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a与地球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D.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小关系为Ta=Tc>Tb
3.地球半径为R,距地面高为h处有一颗同步卫星。另一星球半径为3R,距该星球表面高度为3h处也有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小时,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 ( )
A.1∶3 B.1∶6 C.1∶9 D.1∶8
4.夜空中我们观测到的亮点,其实大部分并不是单一的恒星,
而是多星系统。在多星系统中,双星系统又是最常见的,图甲为
绕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两颗中子星组成
的双星系统,其抽象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若两中子星的质量之
比mP∶mQ=k∶1。则 ( )
A.根据图乙可以判断出k>1
B.若P、Q的角速度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则P、Q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和一定
C.P的线速度大小与P、Q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D.仅增大P、Q之间的距离,P、Q运行的周期变小
5.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一电动玩具汽车启动时,以额定功率沿直线加速并达到最大速度,其加速度a与速度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电动玩具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100N,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则电动玩具汽车的额定功率和最大速度分别为( )
A.200W 2m/s B.100W 4m/s C.100W 2m/s D.200W 4m/s
7.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在松软路面上,砸出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对小球从抛出到落至坑底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力对小球做的总功为mg(H+h)+
B.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量为mg(H+h)+
C.路面对小球做的功为mg(H+h)+
D.路面对小球做的功为
8.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o点,右端与滑块相连。直杆上还有b、c、d三个点,b点与o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且ob=l,oa、oc与ob的夹角均为37°,od与ob的夹角为53°。现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在滑块下滑到最低点d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在b点时动能最大
B.滑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滑块做的总功为负功
C.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
D.滑块从c点下滑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为mgl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全对6分,不全3分,选错0分。
9.如图所示,探测器前往月球的过程中,首先进入环绕地球的“停泊轨道”,在P点变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接近月球时,被月球引力俘获,在Q点通过变轨实现在“工作轨道”上匀速绕月飞行。下列关于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B.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工作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在“停泊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D.在“停泊轨道”的P点必须加速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在Q点必须减速才能进入“工作轨道”
10.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四个小球1、2、3、4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图甲、丙、丁)和平抛(图乙),其中图丙、丁分别是倾角为45°和60°的光滑斜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对四种情况下相关物理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落地时间t1=t2
C.落地瞬间重力的功率P1=P2=P3=P4
D.全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11.如图所示,一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O点,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质量为3m的小球A固定在杆的末端,质量为m的小球B固定在杆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g,轻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则当杆运动至竖直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过程中,轻杆对两小球均不做功
B.处于竖直位置时,A球的速率一定是B球的两倍
C.处于竖直位置时,A球的速率为2
D.该过程中,B球机械能增加了mgL
12.2021年2月10日,在历经近7个月的太空飞行后,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太空刹车”,顺利被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作引力势能,若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距质量为M的引力源中心为r时,其引力势能Ep=-(式中G为引力常量)。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则以下“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速度大于火星第二宇宙速度的是( )
A.7.9 km/s B.5.5 km/s
C.4.0 km/s D.3.2 km/s
Ⅱ卷 主观题
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3.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天平(含砝码) C.刻度尺
(3)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通过测量并计算出点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若相邻两点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重锤质量为m,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从静止释放到下落OC距离时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___ ,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在实际计算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四、计算题(3小题,共34.0分)
14.(10分)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3月27日,云海三号02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4月3日,遥感四十二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已知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云海三号02星绕地球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遥感四十二号01星绕地球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求:
(1)遥感四十二号01星距地面的高度H;
(2)云海三号02星和遥感四十二号01星的线速度v1、v2之比;
(3)再次出现如图所示位置关系(两卫星及地心在同一直线上)所需要的时间t。
15.(12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平滑连接,其中AB为光滑的曲面,BC为粗糙水平面,CD为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四分之一圆管,管口D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D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在曲面AB上距BC高为3r处由静止下滑,进入管口C端时与圆管恰好无压力作用,通过CD后压缩弹簧,压缩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为Ep。已知小球与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水平面BC的长度s;
(2)小球向下压缩弹簧过程中的最大动能Ekm。
16.(1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t=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变力F作用,t=1s时,撤去力F,某时刻物体滑上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其他阻力,g取10m/s2,求:
(1)变力F做的功;
(2)物体从斜面底端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