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焙制糕点用到的发酵剂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小苏打”指的是
A. 碳酸钠 B. 碳酸氢钠 C. 碳酸钙 D. 氢氧化钠
2. 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 复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
3. 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与深厚底蕴。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的原理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粮食酿醋 B. 用活字印刷 C. 用磁石指南 D. 用甲骨刻字
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收集并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5.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与材料: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
B. 化学与农业: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化学与健康:老年人要多补钙,以预防骨质疏松
D. 化学与环境:要合理使用化肥,以减少水污染
6. 如图所示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人的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灯罩左右开合能调节灯光的亮度,宫灯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灰和废气会通过烟管引入水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制作长信宫灯的材料青铜属于合金
B. 通过开合灯罩控制进入空气的量来调节灯光亮度
C. 烟灰和废气通过烟管引入水中,能体现环保理念
D. 内盛清水可溶解因燃料未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7.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受热时会生成氯化钠和氧气,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应常温保存
B. 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C 次氯酸钠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
D. 氯酸钠的组成元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 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有助于化学学习。下列结构化知识体系表示错误的是
A. 粒子之间转化关系 B. 空气组成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水净化模型
9.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的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C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洗气瓶
D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氮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A. A B. B C. C D. D
10.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完成加热高锰酸钾并收集一瓶氧气的任务,集气瓶内液面的高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P点时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示可以开始收集
B. N点:将试管内固体经溶解、过滤、蒸发,可得到二氧化锰
C. P点:试管中可能含有两种固体
D. M→N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集气瓶内减少的水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 石家庄公交车使用的能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迁,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60年代的燃油汽车使用柴油、汽油等作为燃料。柴油、汽油是______综合利用的产物。
(2)为了满足使用电能、氢能等能源的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在车身结构中广泛使用到了铝合金,铝合金与铝相比其硬度更______(选填“大”或“小”)。
(3)电动汽车普遍采用锂电池来提供动力,其中是常见的正极材料。中锂(Li)元素化合价为+1,则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______。
(4)氢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梦溪笔谈》中记载薯莨汁可用于染色,薯莨汁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单宁酸属于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松烟墨在中国书法和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烟”是由松木的不完全燃烧而形成的,这里“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3)非遗民俗表演“打铁花”,是将铁水抛洒向空中,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绚丽场景。铁花在飞溅过程中形成黑色固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 《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图1所示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其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半日晒出盐霜”中,“晒”与实验室中______(填操作名称)的原理相同。
(4)在40℃时,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该实验所用氯化钠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
14. 在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的“零碳排放制氢技术”中,涉及到乙醇和水分子的重整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丙分子中和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_。
(3)该反应创新性地使用了铂-铱双金属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条件的难度。以下有关此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加快了反应速率 B. 降低了反应所需温度
C. 反应后质量会减少 D. 使生成氢气的质量增加
(4)“零碳排放制氢技术”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该技术可减少的排放,从而能够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缓解该环境问题的做法______。
15. 铁红()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从“暖宝宝”的废渣中提取的实验,具体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已知:暖宝宝的废渣中含有Fe、、NaCl、活性炭和蛭石等,蛭石不溶于水也不参与流程中的任一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分离出铁粉的方法为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的目的为______,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
(3)步骤③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备;时发生的反应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16.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图中①、②、③处均为光亮的铁丝绒。对比______(填序号)的现象,可得铁生锈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植物油的作用为______。
(2)乙是探究热量变化的实验。将两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铁槽中后,④、⑤中的白磷都发生燃烧,说明④中的反应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④中白磷燃烧的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对比⑤装置滴入液体前后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
1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很多智慧。《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用水冲去生成物,就可把丝洗得顺滑亮丽、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尝试制备洗涤丝帛的溶液M并探究其成分(已知:“灰”、“蜃”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探究Ⅰ、制备洗涤丝帛的溶液M
(1)CaO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为______。
(2)步骤Ⅱ中加入草木灰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Ⅱ、探究溶液M的成分
【提出问题】溶液M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猜想三:______。
【进行实验】
(4)同学们按下表所示进行了实验,并加以分析。
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方案1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通入气体 无明显现象 溶液M中没有
再继续滴加溶液 ______ 溶液M中有
方案2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逐滴滴加______至过量 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溶液M中有
方案3 取少量溶液M,测pH pH>7 溶液M中只含KOH
【交流讨论】
(5)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分析后指出方案1、3都不严谨,请你从方案1、3中任选一个并说明理由______。
【实验结论】同学们最终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
【延伸应用】
(6)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浓度为10%的溶液的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的pH=13.2,根据如图所示数据分析,选用______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
18. 为测定某被部分氧化为氧化铜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4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9.6%的稀硫酸。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为______(填字母)。
(2)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2025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石油 (2)大
(3)+3##+3价 (4)无污染(或热值高、原料来源广等合理答案)
【12题答案】
【答案】(1)有机 (2)碳
(3)
【13题答案】
【答案】(1)265%
(2)
(3)蒸发结晶 (4) ①. 不饱和 ②. 36.6
【14题答案】
【答案】(1)1:2 (2) ①. ②. (3)AB
(4) ①. 温室效应 ②.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5题答案】
【答案】(1)用磁铁吸引
(2) ①. 使氧化铁完全反应 ②. 、、NaCl
(3) ①. ②.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③ ②. 隔绝氧气
(2) ①. 放出 ②. 氧气浓度 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题答案】
【答案】(1)作干燥剂
(2)
(3)KOH和Ca(OH)2
(4) ①. 产生白色沉淀 ②. 稀硝酸(稀盐酸等)
(5)方案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后,二氧化碳足量,会与碳酸钙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无法判断是否含有Ca(OH)2
(6)KOH##氢氧化钾
【18题答案】
【答案】(1)b (2)解:设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解得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