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西南大学附中初2025届初三下3月定时检测
化学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学科共用120分钟)
2025年3月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训练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Cl-35.5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
1. 重庆沱茶是中国黑茶中的代表性产品。下列制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自然阴干 B. 手工捻揉 C. 渥堆发酵 D. 压制成型
2.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臭氧 D. 可吸入颗粒物
3. 2024年西部(重庆)国际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的主题是“共建绿色生态,共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 开展荒漠光伏发电项目 B. 使用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C. 露天焚烧秸秆进行土壤增肥 D. 建设生态防护林工程
4. 拉瓦锡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下列化学成就与拉瓦锡有关的是
A.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B. 发现青蒿素 C. 发现酸碱指示剂 D. 启蒙中国近代化学
5.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生铁 B. 溶液:乳胶漆 C. 复合肥:硝酸钾 D. 纯净物:稀有气体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与液体相关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读取体积 D. 过滤液体
7. 符号表征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 水、干冰、 B. 氢氧化钠、纯碱、NaOH
C. 氢氧化钙、消石灰、 D. 碳酸氢钠、小苏打、
8. 钐是一种稀土元素,可以用于制造陶瓷颜料,产生独特的颜色和效果。下图是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钐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B. 位于第六周期
C. 原子内有62个电子 D. 钐原子的质量为
9.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A.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作吸附剂 B. 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D.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细胞冻存
1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仍在运动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 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硫酸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 氢气燃烧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1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其分子中含有 B. 完全燃烧生成和
C. 由27个原子构成 D.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Ⅰ为分解反应
B. 整个反应过程涉及到3种氧化物
C. 该反应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乙烯分子个数比为2:1
13. 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和主要操作 实验目的
A 和固体 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鉴别
B 久置的溶液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检验是否变质
C 和的混合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 除去
D 和的混合溶液 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除去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 、、 B. 、、
C. NaOH、KOH、HCl D.
15. 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错误的是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6.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展现了多项材料技术创新,请根据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材料:亚冬火炬主体材料使用轻便的镁合金,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高效能源:亚冬会场馆中摆渡车以氢能为动力源,氢气燃烧供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备升级:亚冬会中速滑冰鞋使用了新型轴承材料氮化硅,其中氮和硅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价,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
(4)环保清洁:场馆建设涂装二氧化钛()自清洁涂层,可分解污染物。标出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 掌握“火”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一大步。
(1)粗盐提纯过程中用酒精灯进行蒸发结晶时加热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2)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中蕴含的原理是______。
(3)非遗技艺“打铁花”是将红热的铁水用力一击,便可让“铁花”在半空燃烧绽放。“击打”的目的是______。
(4)铁板缝隙常用铝热剂(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只需开始时高温灼烧诱发反应,此后无需加热便可持续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铁水进行焊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从能量角度属于______反应。
18. 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且性能优异。
(1)铝在氧气中高温煅烧可制得人造刚玉(),人造刚玉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金属材料。
(2)火车铁轨材料一般选用锰钢而不用纯铁,这是因为锰钢硬度______纯铁(填“>”“<”或“=”)
(3)为探究铁、铜、镍(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蔡同学利用打磨后的镍片分别进行如图实验,已知的溶液为绿色。
①小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实验无现象;实验中有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实验中的现象为______。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
②小佳为验证铁、镍、铜金属活动性顺序,欲选择下列试剂组合进行实验,可直接验证的试剂组合为______(填字母)。
A.Fe、Ni、溶液
B.Fe、溶液、
C.溶液、、溶液
1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为______。
(2)时,将固体甲投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取一定质量时的甲溶液,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最终析出的固体______。
(4)将时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甲、乙依旧为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C. 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20. 2025年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汽车灯光秀技惊四座,这是重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名片展示。碳酸锂作为电车所需的一种新型锂电池原料,由锂辉石(含等)为原料,用硫酸焙烧法制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
(2)“除镁”步骤中加入后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则“沉锂”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为减少晶体的溶解,操作之后洗涤滤渣需用热水,由此推测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若原料锂辉石中的含量为,理论上可产出的的质量为______t。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1.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
(2)装置A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B在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不到气体,原因是______。
(4)若用双氧水制取纯净的氧气,发生与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5)若用充满水的装置收集氢气,则进口应为______(填“a”或“b”)。
(6)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可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填序号)。
A. B. C.
22.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课白丝形的过程。其中,制取氢氧化钾的关键步骤为向石灰乳中加入草木灰()。
(1)请写出关键步骤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2)某兴趣小组对关键步骤所得上层清液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 猜想Ⅱ:KOH和______
猜想Ⅲ:和 猜想Ⅳ:和
有同学认为猜想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
方案 实验 现象 结论
一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______ 猜想Ⅱ不正确
二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正确
【提出质疑】小符同学认为方案二不能证明猜想Ⅰ正确,理由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为进一步确定溶质成分,方案二中的试剂可以替换为______。
A.酚酞试剂 B.氢氧化钡溶液 C.硫酸镁溶液 D.硝酸钡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3.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小孙同学称取该样品12.4g,加入水后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
(1)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西南大学附中初2025届初三下3月定时检测
化学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学科共用120分钟)
2025年3月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训练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Cl-35.5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6题答案】
【答案】(1) (2)
(3)Si3N4 (4)
【17题答案】
【答案】(1)蒸发皿中出较多固体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 ①. ②. 放热
【18题答案】
【答案】(1)不属于 (2)>
(3) ①. ②. 镍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于由蓝色变为绿色 ③. B
【19题答案】
【答案】(1)t2℃,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70g
(2)85 (3)4 (4)AC
【20题答案】
【答案】(1)过滤 (2)复分解反应
(3) (4)减小
(5)14.8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1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
(3)长颈漏斗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CF
(5)b (6)AB
【22题答案】
【答案】(1)
(2) ①. KOH、Ca(OH)2 ②. 碳酸钾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两者不能共存 ③. 没有沉淀产生 ④. 滴入盐酸少量,盐酸先和氢氧化钾反应,则即使碳酸钾过量,也不会有气泡产生 ⑤. BD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3题答案】
【答案】(1)1:4 (2)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则
解得x=106g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10.6g。
(3)设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

解得y=11.7g、z=4.4g
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7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二模)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下一篇: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图片版无答案)